參政黨理論建設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02 05:40:00
導語:參政黨理論建設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什么要開展參政黨理論研究,如何認識參政黨理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我們在學習與研究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參政黨理論建設這一命題受到了、鄧小平、等各個時期的中共中央領導人的重視,也日益受到各派及各級社會主義學院的重視,并有相應研究、宣傳活動。當前開展參政黨理論研究,應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大和各派全國代表大會的精神要求。實踐證明,重視和加強參政黨理論建設,既是建設高素質參政黨的要求,也是促進我國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參政黨理論重要性
在多黨合作實踐中產生、完善和發展的中國特色政黨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以派建設與參政規律為研究方向的參政黨理論,則是中國特色政黨理論的一個重要領域,一個不可或缺的分支學科,是一個亟待加強和進一步完善的領域和學科。為什么要開展參政黨理論研究,如何認識參政黨理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我們在學習與研究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一
參政黨理論建設似乎是一個新的命題,實際上在我國政黨制度形成期間,這一課題就已經提出來了,最先提出這一課題的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1949年8月24日,正在第一屆人民政協會議籌備期間,在《人民日報》上讀到中國民主建國會發言人針對美國國務院《美國與中國的關系》白皮書發表的嚴正聲明《加強內部團結和警惕,答告美帝好夢做不成》,當日致函民建負責人黃炎培說:“民建發言人對白皮書的聲明寫得極好,這對于民族資產階級的教育作用當是極大的。民建的這一類文件(生動的、積極的、有原則的、有前途的、有希望的),當使民建建立自己的主動性,而這種主動性是一個政黨必不可少的?!?月26日,又給黃炎培寫信指出:“民建此次聲明,不僅是對白皮書的,而且說清了民族資產階級所以存在發展的道理,即建立了理論,因此建立了民建的主動性,極有利于今后的合作?!?/p>
的這兩封信函在中國政黨合作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派理論這一重大課題,提出了派思想理論建設的要求和方式,并把建立派理論的重要意義提升到建立派主動性和發展多黨合作的戰略高度來認識。1994年,作為當事人之一的民建中央主席孫起孟著文重溫的這一重要論述,感慨萬千,他說:“在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的風風雨雨,特別是參加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以后,重溫的指示有了較之過去清醒得多、深刻得多的認識。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派理論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彼赋?“主動性是一個政黨必不可少的基本性能,是一個政黨能否保持和增強生命力的關鍵所在?!边@位曾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的內容寫進《憲法》作出貢獻的老一代黨派負責人,一直不忘的指示,長期堅持思考和研究派理論建設問題。《孫起孟文稿選編》中有7篇講到理論建設。孫老深有體會地說:“派的理論建設并不難,其實質就是把派的實踐經驗加以總結,使之帶有條理性、結合性,上升到理論。這種理論事實上派已經在做,只是還沒有把它擺在應有的重要位置上,工作還不系統,還不夠自覺,與實踐本身相比還落在后面。”這一點是十分中肯的。
客觀地說,真正意義上的參政黨理論研究是從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開始的。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過程中,非常重視中國特色政黨理論建設,宣布各派是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并把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由“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發展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極大地調動了各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各派工作獲得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鄧小平非常重視派參政的制度化建設。1989年1月2日,鄧小平在一位派成員的建議上批示:“可組織一個專門小組(成員要有派的),專門擬定派成員參政和履行監督職責的方案,并在一年內完成,明年開始實行。”
根據這一批示,以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經與各派協商,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1989]14號文件),成為新時期中國多黨合作的綱領性文件和共同行動準則。這一文件科學地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理論原則、方針政策和重大措施,其中最大的理論貢獻是首次提出“參政黨”的概念,確立了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參政黨”地位,賦予了各派“一個參加三個參與”即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的重大職責和光榮使命。這就為參政黨理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14號文件的指引下,我國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參政黨建設不斷加強,參政黨理論體系的框架初步形成。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以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著眼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進一步加強中國特色政黨理論建設,包括參政黨建設,以理論創新引領多黨合作事業的創新,經過同各派、無黨派人士的充分協商,先后制定頒發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2005]5號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2006]5號文件)。這兩個5號文件,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政黨理論,對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原則、內容、方式和程序作出了科學規范,進一步完善了對派性質、地位、職能、作用等重大問題的表述,對支持派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指導新世紀新階段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引領參政黨理論建設的重要指針。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擴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參與,拓寬社會利益表達渠道,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進一步概括了我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必須堅持和遵循的重要政治準則,這也是開展參政黨理論研究的準則;進一步強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發展作為各派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上來;進一步確定派是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是發展先進生產力、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實現祖國統一、民族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這是我們準確認識參政黨性質、地位和作用的理論依據。兩個5號文件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理論觀點和政策思想,是我們深入開展參政黨理論研究中應該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的指導原則。2006年7月10日,胡
錦濤總書記在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我們要支持各派按照參政黨建設的目標和原則,以思想建設為核心、組織建設為基礎、制度建設為保障,全面加強參政黨建設,使他們始終成為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使執政黨建設與參政黨建設相互促進,更好地統一于多黨合作、共創偉業的歷史進程中。這一重要講話,對派建設寄予厚望,為深入開展參政黨理論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
參政黨建設的核心是思想建設,思想建設的根本是理論建設。這項工作已受到各派的高度重視,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2002年5月30日,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在民建中央第一次理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理論是指南針,理論是主心骨,理論是粘合劑,加強參政黨理論建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需要,是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需要,是加強本會自身建設的需要。農工黨中央主席蔣正華指出:“要加強參政黨理論建設,從參政黨的性質、地位、特點出發,對參政黨的自身建設、履行職能進行理論研究,形成規律性認識。”2004年7月4日,農工黨中央在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中發出了《關于加強參政黨理論建設的意見》,對參政黨理論建設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落實措施等都作出了詳盡的規定,并發出了研究計劃和選題,先后在上海、重慶、四川、湖北等省市建立了參政黨理論研究點,以此推動對參政黨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工作向縱深發展。2006年10月23日,九三學社主席韓啟德在九三學社理論研究和社史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指出:“要在新形勢下完成多黨合作的歷史使命,就必須加強參政黨理論建設,沒有理論上的清醒,就沒有行動上的堅定。”他提出“參政黨的政治紀律也應該是理論研究的一個課題”、“參政黨理論研究必須解決學風和文風問題”。我們高興地看到,從中共中央[1989]14號文件頒發以來,特別是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2005]5號、[2006]5號文件的熱潮中,各派都加強了理論學習與理論武裝,都對思想理論建設作出了安排,采取各具特色的研討活動,以理論創新引領各方面工作創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各派在學習和研究的同時,積極宣傳我國多黨合作制度,宣傳參政黨理論和實踐,擴大了社會影響,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果。2005年9月,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在民革中央編寫的《中國的參政黨》一書的序言中提出:“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積極宣傳參政黨的理論與實踐,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與政黨制度,了解中國的參政黨,也是中國各派的一個重要任務。”《中國的參政黨》一書,以參政黨的獨特角度客觀準確全面地介紹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著重介紹和研究參政黨的性質與政治地位、政治主張與政治優勢、基本職能、作用和參政黨建設的目標、原則與內涵、途經與方法等,這本書體現了很高的政治把握能力、深厚的理論功底、鮮活的資料運用、深刻的切身感受、嫻熟的語言特征,書中有很多啟迪讀者的精彩論述,例如關于派為什么要接受共產黨領導的“十大根本理由”的論述等等。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甄小英在《參政黨研究的力作》一文中高度評價《中國的參政黨》一書,稱贊它是“第一部由參政黨所寫的系統闡述中國參政黨理論的專著”,“填補了我國政黨制度研究的空白”,可以說當之無愧。由此也說明參政黨內確有理論干才,可以擔當起參政黨理論建設的重任,他們在研究和宣傳方面的獨特優勢,往往是“旁觀者”所不可替代的。
參政黨理論研究是一個政治性、實踐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必須開門科研、聯合攻關。2003年11月29日,作為派聯合黨校和理論研究基地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成立了政黨制度研究中心,聯合各派和相關專家,共同研究中國特色的政黨理論特別是參政黨建設理論,先后出版了《多黨合作與參政黨建設調研報告集》、《中國派建設理論》、《中國參政黨新論》(鄭憲等編著)等著述。2006年4月25日,湖北省八個派省委會與省社會主義學院聯合成立了湖北省統戰理論研究參政黨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已出版《參政黨理論研究論文集(第一輯)》,目前已在籌備第二屆年會和編輯出版論文集第二輯。在這樣的研究中心和專委會里,各派和相關部門、理論專家密切配合、團結合作、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呈現出和諧科研的新氣象。參政黨理論研究的活躍開展,正是我國寬松和諧、民主團結、生動活潑政治環境和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的生動體現。
三
2007年10月15日,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進一步強調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促進政黨關系和諧,要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國內各黨派合作共事,支持派和無黨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選拔和推薦更多優秀黨外干部擔任領導職務。進一步表達了中共中央對多黨合作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各派、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的真誠愿望。
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根本建設,黨的理論創新引領各方面創新。”這是為全面推進執政黨建設的偉大工程提出的要求。這一點,對于與共產黨長期親密合作的參政黨來說同樣適用。這正是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要堅持執政黨建設與參政黨建設相互促進”重要指示的一個重要方面。新世紀新階段,各派與共產黨一樣處于相同的歷史背景和國內外環境,面臨著同樣的戰略機遇期和各種風險的考驗,擔負著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光榮任務,同樣需要研究參政黨參政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切實加強思想理論建設,特別要加強參政能力建設和進步性建設,不斷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更好地擔當起“參政為民”的重大政治責任。公務員之家:
最近,八個派陸續召開五年一次的全國代表大會,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審議黨派工作報告,修改章程,選舉產生新的領導班子,在新老交替的基礎上順利實現政治交接。各派各具特色,但大家不約而同地認為,過去五年是我國派發展中最好的時期之一,最重要的是加強了思想理論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對今后的工作,都強調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神實質,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認真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教育活動,繼續搞好政治交接,堅持和發揚優良傳統,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動員和支持廣大成員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作出新貢獻。許多黨派領導人在代表大會上提出“要加強參政黨理論研究工作”,“加強理論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參政黨理論研究工作者”,“積極探索參政黨自身建設的規律”,“努力建設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組織上鞏固、制度上健全,充滿活力的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參政黨”等等。這表明各派把思想理論建設擺到了參政黨根本建設的重要位置。
我們開展參政黨理論研究,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大和各派全國代表大會的精神,按照各自章程的規定和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準確把握中國特色政黨理論的深刻內涵,特別是其中關于參政黨理論建設的基本理論和原則,緊密結合參政黨建設的實際,深入開展參政黨理論研究,重點研究“建設什么樣的參政黨”和“怎樣建設參政黨”的問題。要認真落實總書記2007年12月24日在中南海同各派、全國工商聯新老主要領導人座談時的講話精神,“切實解決好政治交接、提高參政黨履行職能和發揮作用能力的歷史性課題”。要在中國特色政黨理論的框架內進行研究,繼續深化對參政黨基本理論的研究,注重應用理論的研究,深入研究參政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擔負的歷史使命,弄清參政黨存在和發展的價值和功能,包括“政治參政”、“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維護穩定”等方面的重大政治責任,深化對參政黨性質、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明確參政黨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原則,繼續深入研究參政黨的思想建、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機關建設、作風建設以及優化結構、健全機制等問題,將多年來自身建設和履行職能的好傳統、好經驗加以總結和升華,上升到理論層面,進一步完善對自身建設和參政規律的認識,逐步形成一整套比較系統比較成熟的有自身特色的理論,用以指導、規范和推進參政黨建設和履行職能的實踐。以理論研究促學習、促團結、促素質提高、促能力增強、促政治交接、促宣傳普及,以理論建設激發廣大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理論創新帶動實踐創新、事業興旺。實踐證明并將繼續證明,重視和加強參政黨理論建設,既是建設高素質參政黨的客觀需要,也是促進我國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的迫切要求,是實現我國政黨關系長期和諧的必然要求。
- 上一篇:黨的先進性建設中的基礎地位研究論文
- 下一篇:深化行政效能建設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