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大學生思政工作中的科學發展
時間:2022-01-06 10:59:59
導語:略談大學生思政工作中的科學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育內容從傳統的呆板到現代的新穎角度轉變
德育教育的教學內容必須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各項要求,這個時候就會引起我們對現實社會建設的反思,考慮到現實社會建設的需求性。在規劃德育教育內容的時候,擺脫傳統的理論知識嚴重脫離現實社會的情況,還要避免出現超出大學生接受能力的不良情況。當代高校的德育教育內容有馬列主義的內容、共產主義的思想、愛國主義的宣傳和人生觀的培養等。這些內容相對來說都是很完整的,但是這樣純理論性的知識帶給學生的只有一味的枯燥和呆板,缺乏吸引學生的內涵。最主要的體現方面就是很多知識和中小學道德教育的知識相互重疊,沒有新意,理論性太強。并且根據我國中央教育局的統計調查顯示,在大學生的德育教育中,只有不到8%的學生認認真真的閱讀了德育內容,這個數據值得我們反省。通過上述材料的分析,我們很有必要對教育內容進行優化創新。首先是教育內容應該“優化+精選”。根據每個板塊和知識內容的不同,禁止再次出現內容重復的現象。在寬廣度方面,還應該加入一些社會學、美學、心理學和邏輯學等學術特點,使得德育教育更加全面。在內容的深度方面,不能過分的強調理論知識,而是多涉及一些現實問題,從現實問題的背后引發出來的德育教育的內容和知識。而且從現在大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角度看,知識的可讀性成為主要問題,并對他們對于理性的認識比較薄弱,對于新興的事物都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在尋找,失去一種科學發展觀理性分析的知識。因為在當代大學生德育教育當中,吸引力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也是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唯一方法。
二、科學發展觀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理論指導
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就是全面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發展的主體對象就是人本身,如果在發展中離開了人這個主體,就缺少了發展的動力,發展也就無從談起了。但是作為生產力中作為活躍發展因素和社會進步最重要的中堅力量——大學生,更加需要樹立一定的科學發展觀意識,才可以更好跟全面的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是科學發展觀可以使得大學生變得極具社會責任感??茖W發展觀是辯證的發展觀,也是相互對立統一的發展觀,鑒于這樣的本質,需要我們大學生將個人的發展和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自我發展的同時必須對國家無私奉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社會主義責任感,拋棄那些極端的個人主義思想,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積極投身到現代化的建設當中,在奉獻社會的同時也體現了自身的存在價值。然后是科學發展觀引導當代大學生成為一個知識結構非常完整的人。因為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就是全面協調發展,所以完善的知識結構可以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而且在現在存在一種重視理科、輕視文科的現象,雖然說專業課的成績非常優秀,但是如果缺少科學發展觀中人文素養和世界觀依然是不完整的。綜上所述,當代大學生在已經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還應該涉獵更多的學科知識。
三、結語
在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時候,高校實行德育教育必須把握以人為本這個唯一的核心理念和前提,才可以繼續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戰略。高校的德育教師需要樹立更加崇高的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理念,不單單是德育教育,在每個學科都需要加入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努力實現教育和自我教育相互結合的形式,提升大學生的德育教育的質量。
作者:余洋單位:合肥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規劃局紀檢監察工作要點
- 下一篇:規劃局黨員輪訓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