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研究
時間:2022-09-27 10:26:30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探索人才培養創新形式的實踐中,“精致育人”模式進入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視野?!?a href="http://www.trq119.com/lunwen/sxzz/sxzh/201809/678064.html" target="_blank">精致育人”模式是一個以大學生的有效需求為出發點,尊重大學生的個體差異,以“文”教化人心,在規則之下引導大學生個性發展的人才培養過程。它在教育的內容上體現針對性,在教育安排上體現科學性,在教育方法上體現藝術性。基于此,從問題導向型需求管理、規則意識下個性管理、扁平化組織項目管理、興趣朋輩型自我管理、精致模塊式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微輔導等六個方面,構建了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路徑選擇
黨的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痹谔剿魅瞬排囵B創新形式的實踐中,“精致育人”模式進入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視野。
一、“精致育人”模式提出的依據
1理論依據。理論依據是“精致育人”理念提出及框架搭建的堅實基礎。馬克思關于個人全面發展的學說為“精致育人”理念所倡導的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到尊重學生、培養學生、引導學生、服務學生的全過程之中提供了理論支持;馬克思主義關于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在“精致育人”理念下得到了全新的運用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分清主次,學會抓重點、抓關鍵并兼顧其他,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事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精致育人”理念的提出源于精細化企業管理理論,以“精、準、細、嚴”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則,要求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流程化,體現出精益求精的精細化要求;“精致育人”理念的提出借鑒了現代分層管理理論,將育人對象以年級進行精細分層,按照各層次大學生的實際需要,設計相應的管理規則、辦法、路徑,實現各層次對象管理的最優化[1];“精致育人”理念還將公務員分類管理理論納入到框架構建之中,以問題為導向,根據特征差異對大學生進行分類指導。2政策依據。政策依據是“精致育人”理念提出及框架構建的重要依托?!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強調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黨的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中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敝泄仓醒?、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發31號)中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教書育人全過程,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薄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43號)明確要求“高等學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提出“堅持育人導向,突出價值引領;堅持遵循規律,勇于改革創新;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精準施策;堅持協同聯動,強化責任落實”等原則?!熬掠恕崩砟畹奶岢黾翱蚣軜嫿ㄈ婵偨Y和推進了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3現實依據?,F實依據是“精致育人”理念提出及框架構建的根本源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95后大學生群體是高校的主體,他們正處于人生成長的“灌漿”期,具有兩個顯著特征:其一,95后大學生群體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信息獲取的及時性與信息傳遞的互動性,大大拓展了大學生的自我表達空間。這就決定了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具備互聯網思維,教師已不再是絕對的權威,師生之間的對話更加趨于平等,其溝通也更為及時;其二,95后大學生是充滿自信、獨具個性的一代,他們對國家抱有更大的期待,對“中國夢”的實現更有信心。面對新變化、新情況、新任務,95后大學生在理想信念、學業規劃、日常生活、課外活動、人際交往、就業創業、心理調適、綜合訴求等八大方面都存在著迫切的個性需求,傳統的同質化教育已經難以滿足現實的個性需要,采取以問題為導向的非同質化教育手段勢在必行[2]。
二、“精致育人”模式的內涵與特征
在幾年的實踐中,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是系統化、整體化、層次化、協同化的一項創新工程,是新時代背景下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一種創新形式。具體地講,“精致育人”模式就是一個以大學生的有效需求為出發點,尊重大學生的個體差異,以“文”教化人心,在規則之下引導大學生個性發展的人才培養過程。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具有以下特征:1在教育的內容上體現針對性?!熬掠恕蹦J揭蟀阉枷胝谓逃ぷ髯鼍?、做細、做實。具體地說,要根據當代95后大學生群體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價值形成規律,對思想政治教育程序進行精心設計,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具體化、明確化、條理化;以問題為導向,全方位、全過程、多角度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有效需求;精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注重細節管理,在規則意識下引導大學生個性發展。2在教育的安排上體現科學性。“精致育人”模式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要確保把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覆蓋到每一個過程、細化到每一個環節、規范到每一個步驟、具體到每一個動作、落實到每一個人員。在推進“精致育人”模式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管理要體現出分層的思想,即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成長規律及發展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要體現出分類的思想,即教育主體針對特征典型的特殊群體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要體現出聯動的思想,即形成優質的家庭社會學校良好呼應的教育氛圍。3在教育的方法上體現藝術性?!熬掠恕崩砟钤谕七M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強調“以文教化人心”的浸潤式文化態度。要求用校園文化主旋律凝聚共識,用精致文化帶動校園新風尚,實現精致模塊式的以文化人。在教育的方法上,以具有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標識的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方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充分激發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地開展獨具特色的校園特色文化活動,包含體育文化、學業文化、寢室文化、骨干文化、班團文化和典禮文化等,推進精致模塊式以文化人。
三、“精致育人”模式的路徑選擇
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是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探索,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有效形式,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舉措。實施“精致育人”模式路徑涉及精致管理、文化引領、網絡輔導等內容。1問題導向型需求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下的問題導向型需求管理,要求教育主體及時發現教育對象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引導其在認知達到一定階段后,將問題與不足轉化為其成長過程中的“有效需求”。問題導向型需求管理主要包括“大學生有效需求”征詢、“大學生有效需求”確認和“大學生有效需求”滿足等三個階段的工作?!按髮W生有效需求”征詢工作就是如何發現大學生的有效需求[3]。這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始,一般采用“調查問卷”“深度訪談”等方式來征詢“大學生有效需求”;大學生“有效需求”確認工作就是要找準大學生“有效需求”。在大學生“有效需求”征詢工作的基礎上,一般將大學生“有效需求”確認為理想信念需求、學業知識需求、日常生活需求、校園文化需求、就業創業需求、人際交往需求、心理健康需求、綜合素養需求等八個方面;根據“大學生有效需求”類型,結合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可以通過開設領航微講堂、實施朋輩引領工程、開展自我探索項目等路徑來滿足“大學生有效需求”。2規則意識下個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給了教育主體和教育對象積極發揮的空間,在管理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特點,充分尊重了個體差異性和價值多元化的實際。規則意識下個性管理包括家校社會聯動管理、年級差異分層管理、特征差異分類管理等工作,三個方面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并呈現清晰的邏輯關系。家校社會聯動管理強調家庭關系、社會環境和學校教育對教育主體的個性塑造,三者之間互為補充,互相促進[4];年級差異分層管理是教育主體通過精心識別不同年級學生的成長特點和發展層次,根據學業水平、發展規劃、個性特征、身心健康、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有效需求,設計有針對性的相應層次的管理核心任務;特征差異分類管理是教育主體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差異,尊重學生的意愿個性和興趣愛好,為每一類型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輔導及服務。3扁平化組織項目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實行扁平化管理,力爭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活動參與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讓工作由被動轉為主動參與。扁平化組織項目管理將項目管理與扁平化管理理念有機結合,共同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過程,以項目凝聚團隊,以團隊凝聚力量,精簡程序,提升效率。工作實踐中,可以根據具體實際搭建“創新創業”“素質拓展”“公益項目推廣”“骨干培養”“就業發展與服務”“信息傳播與檔案管理”“宿舍聯合會”等學生組織平臺,從當代大學生各個方面的有效需求出發,自主設計和申報精品項目,實行扁平化組織項目管理[5]。4興趣朋輩型自我管理以興趣小組為依托,推進朋輩型自我管理,主要有思想引領、學業指導、情感交流、文化熏陶等四個方面內容。思想引領主要是通過大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共青團員多層次、多方位的交流和溝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明辨是非能力,加強學生的政治素養和理論素養;學業指導主要是通過對自身專業的不斷研習和各項比賽的積極參與,引導學生全面地認識所學專業,樹立正確的專業觀,激發學習興趣;情感交流主要是指不同學子以興趣凝結,促使志趣相投的學生找到“知音”,讓朋輩在心理疏導、情感宣泄等方面以同輩人的低姿態,引導低年級學生消除環境變化的焦慮與不安;文化熏陶更是貫穿于興趣小組朋輩互動的各個環節[6]。興趣小組中自上而下的規則引領是一種制度文化;小組內部成員之間良性的互動體現出一種和諧文化;在賽事面前團結拼搏、永不服輸、互幫互助,尊重比賽、尊重對手,更是對體育文化的一種詮釋。5精致模塊式以文化人。思想政教育“精致育人”模式下精致模塊式以文化人是一種以“文”教化人心的育人態度,用獨具特色的校園特色文化活動激發大學生成長的內驅力,培養大學生內化自主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7]。精致模塊式的體育文化、學業文化、寢室文化、骨干文化、班團文化、典禮文化必將引起大學生的廣泛關注,激發大學生的參與熱情,真正發揮精致育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巨大作用,唱響和諧的校園文化主旋律,弘揚校園文化新風尚。6思想政治教育微輔導。思想政治教育微輔導由于借助于微媒體平臺,也可以理解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微媒體平臺”構建微社區,在微社區中與大學生平等交流成長中任何話題并對其進行精致化、個性化深度輔導。同時,善于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對錯誤思潮及時開展批評和討論,強化正面信息,消解負面消息,對學生實施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作者:金建龍 單位:遼寧大學
- 上一篇:紅色文化在干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 下一篇:探析高中思想品德教育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