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時間:2022-05-17 05:04:49

導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摘 要: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緊緊圍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際,探索建立了“輔導員+”工作模式,建立了輔導員兼任班主任、大學生黨支部書記的工作模式,以專業為單位設置輔導員,解決了班主任和大學生黨支部書記流動性強、班主任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得不嚴、大學生黨支部書記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將3個主要力量統一起來,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地貫穿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全過程,提升了工作實效。該模式對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如下配套的措施:①落實輔導員擔任班主任和大學生黨支部書記的工作津貼;②建立協助輔導員開展日常工作的學生團隊;③制定科學有效的輔導員工作考評體系。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經歷了幾個階段的變化,分別為以管理為主要手段的“教育-管理”模式,以服務為中心內容的“教育-管理-服務”模式,以發展為目標的“教育-管理-服務-發展”模式等。2010年,艾楚君[1]提出構建了集教育、管理、服務、發展、培養的“五位一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提出“提高認識、形成合力、全員育人、優化隊伍”的建議。2012年,任志峰等[2]認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統領,堅持以人為本的邏輯起點,實現多樣與主導、分化與綜合的有機統一。2013年,楊洪澤[3]分析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環境,研究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建設方法體系的思路。2015年,黃艷[4]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需要結合教育發展的現狀,遵循相關原則與規律,適時調整教育的原則和機制,使其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通過查閱文獻,筆者發現,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模式的實效,在新形勢(如移動互聯網時代)新任務下,如何創新模式以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等;研究角度基本上都是從大的層面來探索,涉及高校領導機制、思政教師、團干部、輔導員等各個方面,從學院學生工作層面探討如何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研究不多。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但同時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還有班主任、大學生黨支部書記等。2016年9月份以來,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探索建立了“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整合學生工作中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力量,建立了輔導員兼任班主任、大學生黨支部書記的工作模式,以專業為單位設置輔導員,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全過程,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聚集和高效運行,形成了以“1+9”為核心內容的工作格局,即圍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這一核心,聚焦關鍵少數,全面落實輔導員9項職能。該模式運行以來,通過調查,筆者發現學生反應良好,提升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實施背景

當前,高校學院層面學生工作中涉及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員主要有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黨支部書記。其中,班主任的來源一般是輔導員(有的學院為了減輕輔導員工作任務,也會明確輔導員不擔任班主任)、專業教師、行政人員等;學生黨支部書記的來源一般是輔導員、專業教師、行政人員和高年級學生黨員等。多數情況下,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黨支部書記并不是同一個人,且班主任隊伍流動性強(主要是因為除學校強制要求的年限外,專業教師大多不太愿意主動擔任班主任工作,而專業教師又是班主任隊伍的重要來源),學生黨支部書記(一般是小部分輔導員和大部分高年級學生黨員來擔任)流動性強、能力參差不齊。這些客觀因素造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務分散,對同一批學生來說,歸口管理多、管理難以形成工作合力。由于流動性強,班主任和大學生黨支部書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有效積累少,有的甚至沒有積累,一直在重復日常性工作。根據教育部2014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規定,輔導員要承擔思想政治教育、黨團和班級建設、學業指導、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9項職能。當前,高校一般以年級為單位設置輔導員,負責幾百名(雖然教育部規定的師生比是1∶200,但受編制、人員等限制,一般高于這個比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設置學工辦或學生事務科來處理學生日常事務性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這些科室的工作人員也是由輔導員來擔任的。以年級為單位設置輔導員,輔導員一般在輔導大二的學生時,才會接觸專項的職業規劃工作;輔導大四學生時,才會直接接觸就業指導工作。這種斷續的工作安排,造成輔導員工作能力積累不系統,不利于輔導員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學生成長的全過程,不利于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發展。這種情況下,負責就業工作的輔導員要從新認識大四的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而大一至大三期間,輔導員對這一屆學生的輔導工作沒有傳遞下來,造成輔導員工作經驗積累的浪費。

二、“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內容

(一)以專業為單位設置輔導員改革輔導員設置,以專業為單位設置輔導員,變革輔導員負責具體業務工作的模式。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有9個專業,多數專業一屆有2個班,4個年級共有8個班,人數在240人左右,以專業為單位設置輔導員后,一名輔導員承擔4個年級8個班學生的工作任務,涉及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在同一時間可以全面落實教育部規定的9項職能。在以專業為單位設置輔導員工作模式過程中,將9項職能分解到所有輔導員。比如就業指導工作,以前由1~2名輔導員負責全院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現變為9名輔導員都承擔所輔導的專業畢業班的就業工作。因為他們已經跟學生接觸3年,非常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學生大四階段,容易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有利于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另外,學院規定每個系要有1名專業教師負責聯絡對應的輔導員,建立“輔導員+專業發展”的工作模式,有利于輔導員和專業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實現了輔導員與專業教師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深度合作。

(二)輔導員兼任班主任、大學生黨支部書記輔導員兼任班主任是指原則上對于輔導員所輔導的班級,班主任由輔導員兼任。但有帶班意愿、表現良好、通過考核的其他行政人員或專業教師,也可以擔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職責也包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大部分班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班級日常事務管理上,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得不緊、不實。因此,實行輔導員兼任班主任的制度,一方面有利于輔導員統籌日常輔導、班級管理工作,能從整體上思考如何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工作效果的有效積累;另一方面,留任班主任的非輔導員都是表現優秀的行政人員或專業教師,提高了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大學生黨支部是培養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最基層單位,是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搖籃,是大學生黨建工作的主要抓手,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因此,教育部非常重視大學生黨支部的建設,2017年2月出臺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對大學生黨支部設置、入黨積極分子培養、發展對象培養、發展黨員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實際工作也表明,選配好大學生黨支部書記,對于大學生黨支部工作來說非常關鍵。輔導員政治素養高、工作經驗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強、聯系學生緊密,相對于高年級學生黨員和行政人員,其指導支部工作能力更強,更有利于支部的建設,同時也更能夠根據日常輔導、班級管理的安排,系統安排不同層次的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因此,輔導員兼任大學生黨支部書記對于提高大學生黨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輔導員兼任班主任、大學生黨支部書記的工作模式,可有效地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散、多頭執行、互相交叉、合力不強的突出問題,整合了學生工作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了“三駕馬車”同向而行、形成合力的局面。

三、對“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實踐的思考

自2016年9月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探索建立了“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以來,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顯著提高。以往學院的輔導員設置是由2名或3名輔導員帶一個新生年級,從大一帶到大三,到大四時,整個年級由學院就業指導中心的輔導員接管,這一現狀已被“輔導員+”的模式所代替,徹底改變了輔導3年、到大四被就業指導中心的輔導員重新接管的被動局面。筆者經過調查發現,“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使輔導員與大學生直接接觸的時間增加一倍以上,杜絕了學生不熟悉自己輔導員的情況,輔導員在班級建設、支部管理以及其他履行“9項職能”的工作中發揮了更大作用。同時,輔導員在與各系日常工作的融合中,加強了與學生工作團隊和專業教師的聯系。

(一)“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對輔導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專業為單位設置輔導員,有利于輔導員在同一時間段履行教育部規定的9項職能,有利于輔導員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學生工作全過程,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但這種設置模式也會讓輔導員的工作變得復雜多樣,比如在開展“新生引航”等迎新專項工作的同時,輔導員要做好大二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大三學生的畢業路徑選擇輔導和大四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具備履行9項職能的能力和技巧,具備開展多方面、多層次工作的能力,具備統籌協調和系統思考的能力,從“大而單一”(如帶一個年級,只針對這個年級開展相對單一的工作)工作走向“全而精細”的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二)“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實施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下,輔導員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必須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以確保該模式的良性運行。1.落實輔導員兼任班主任和大學生黨支部書記的工作津貼輔導員、班主任、大學生黨支部書記都有專門的工作津貼,有人認為,雖然輔導員擔任班主任和大學生黨支部書記,但做的工作仍屬于9項職能之內,不應該再拿除了輔導員專項津貼之外的錢,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輔導員、班主任、大學生黨支部書記是不同的工作角色,這些不同的工作角色承擔了不同的工作任務,特別是輔導員擔任了較多班級班主任的情況下,輔導員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如不按照班級數量發放班主任津貼,則會嚴重影響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2.建立協助輔導員開展日常工作的學生團隊充分發揮學業輔導員、優秀學生干部、高年級優秀學生黨員的作用,根據專業實際情況,由學院統一安排,建立起科學高效的學生團隊,協助輔導員處理事務性工作,使輔導員從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把工作重心轉為統籌安排落實班級、黨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對個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學院層面要出臺統一的政策,對于這些學生團隊里的學生干部給予綜合素質加分和工作補助,并對于他們的工作開展統一的督導和考核。3.制定科學有效的輔導員工作考評體系“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是以專業為單位設置輔導員,但各個專業的情況差別很大。有的專業高考錄取時分數很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就業情況良好;有的專業大多是調劑來的學生,其學風稍差、就業一般。因此,在制定輔導員工作考評體系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輔導員工作考評條例,促進輔導員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艾楚君.“五位一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0:34-35.

[2] 任志鋒,楊曉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轉換的歷史軌跡與發展趨勢[J].思想教育研究,2012(7):64-68.

[3] 楊洪澤.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17-18.

[4] 黃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34-46

作者:李軍 單位: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