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探究
時間:2022-01-26 02:58:48
導語: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縱觀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對青年群體社會運動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正確把握,是一項系統而又關乎國家發展全局的基礎性工作?;诖耍疚膶η嗄?a href="http://www.trq119.com/lunwen/sxzz/sxzh/202101/735184.html" target="_blank">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總結方法,整合資源,強化認知,開拓創新,通過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的分析和宏觀上把握、微觀上的細化,從整體上分析和把握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面對日益復雜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通過對青年群體社會運動的分析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精準把握,揭示了青年群體如何在新時期統籌“四個偉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主體性規律,以及如何應勢而用,激發青年群體的主觀能動性,樹立“青年強則國強”的理念[1]。
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分析
(一)時代背景。任何時代的理論研究都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經驗總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與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脈相承[1],同時又與時俱進的,能夠有效解決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新問題。一方面,根據相關研究可知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歲,假設青年的階段為15-34歲,青年的思想至少會被影響40年。因此,青年教育工作的正確把握,是為黨和國家長遠計、為民族復興計[2]。目前中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道路上青年群體有廣闊的實踐空間。同時,互聯網的普及,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每個群體基本都成了一個移動的自媒體,青年是一個人理想價值觀念形成塑造的關鍵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各種思想對青年群體均能產生較大影響。因此,社會要對青年群體的理想信念教育投入更多精力,精心培育。另一方面,從全球發展的新態勢觀察,“國之交在于民相親”。青年群體在國際教育、經濟、文化以及旅游等方面屬于橋梁紐帶作用。深入國與國之間的溝通協作,促進“民相親”,要從青年做起。鼓勵青年群體在國際交流中,既要注重學習世界先進思想,又要善于預防西方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滲透,既要注重從本國文化中汲取營養,又要豐富家國一體的社會情懷,使之成為民族復興大任的內生動力。所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著眼于國內外大勢,回應社會訴求的、科學的行動指南和方法論。(二)理論淵源??偨Y創新、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重要品質。對青年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黨治國理政過程中一貫堅持的重點。早在馬克思和恩格斯時代,兩位先進思想者基于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探索和認識,得出了青年群體的理想信念對社會發展前進方向的重要作用[2]。列寧也系統闡述了要實現真正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組織社會多層次、多領域青年群體活動,要把青年活動組織起來的步調邁得更大。馬列主義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聚焦激發青年人崇高奔放的激情,將培養青年社會命運共同體的理想信念,作為青年群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旨向[2]。自社會主義思想傳入中國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產生百年來,我黨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從未停止過。在我黨成立之初便做出了“青年運動為本黨重要工作之一”的專門論斷。指出青年是革命的先鋒隊和排頭兵,永久奮斗是中國青年群體優良的革命傳統?!坝谰脢^斗”的精神和傳統也是我黨的傳家寶,各屆領導人都在不同的場合中和方針政策制定安排上表達了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關注,也是我們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從萌芽到不斷豐富成熟的不竭理論源泉。通過對中國青年運動主題和方向的正確把握,結合自身十幾年青年工作和學習的豐富實踐經驗,在承繼中國共產黨青年工作原則基礎上,對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新的論述和部署。從辯證發展的哲學角度,系統揭示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何去何從的問題,是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全面把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內蘊和工作路徑的根本方針。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本內容
(一)根本任務。以科學的理論基礎和堅定的行動,從時代特征和新時期加強憲法實施與監督框架下的依法治國的實踐要求出發,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則和方法論,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全局高度,深入考察當代中國青年發展運動的內在規律,明確提出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傲⒌聵淙恕备救蝿帐巧羁贪盐债敶袊嗄晁枷胝谓逃F狀提出的戰略方位,核心要義:一是要以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專業人才為根本目標。面對當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諸多嚴峻挑戰,堅持規范原則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當前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在一切工作中都不能放松對“立德樹人”這一根本目標的追求。推動我國國情導致的應試教育不斷向素質教育轉化,實現教育公平,并使之成為全民教育的常態化原則。二是要以培育有信仰、真本領、敢擔當的時代新人為具體目標。當前,國家開始了系統而又全方位的新一輪的革命,如何使青年群體在自己所處的時代背景中正確認識自我,投入實踐,不僅是每個青年的自身問題,也是國家和社會為長遠發展而始終關注的問題。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切實加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戰略謀劃。要結合實際、穩舵方向,統籌推進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原則。讓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精神觸及青年群體的靈魂,滲透思政教育和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二)基本內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承繼歷代共產黨人青年工作觀的基礎上,總結國內外青年運動發展趨勢和時代特點,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第一,全面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回答了在什么樣的社會環境中培養青年何種價值觀念,同時也回答了青年核心價值觀形成與社會核心價值觀形成的具體要求。當前世界范圍內的文化交流日趨密切,青年的價值觀很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使青年在奠定自身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可能出現迷惘、認識錯誤等問題,因此,必須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青年群體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工作的機制。青年要養成勤儉樸實、艱苦奮斗的品質,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修養,加強道德實踐,做到“明德、明辨、篤行”。第二,不斷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義,也是激勵青年努力奮斗的精神支柱。當前,對社會發展出現的新問題,我們應當把握新發展階段,從青年教育觀認識和把握青年發展新格局。最大限度地凝聚社會共識,鼓勵青年群體敢擔當、勇作為;強化青年群體主人翁意識;激發他們主動投身國家事業發展。關于青年思想政治教工作宣傳落實的科學路徑,要發揮社會多領域多層次合力,將青年培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虔誠傳播者、積極踐行者。
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價值意義
(一)理論價值。第一,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創新和發展。作為新時期國家開展青年工作的總的指導思想,是我黨針對社會發展階段青年社會結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得出的專項思想指南和行動綱領。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就在他的著作、研究和學說中體現著對青年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我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國家建設過程中,始終將青年工作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當今時代是一個奮斗的時代,所有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成果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通過不竭的努力奮斗出來的,鼓勵青年以推動國家和民族發展為自己畢身的事業追求。第二,豐富了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內容。作為一項不斷豐富的全局政治工作,中國的問題能不能辦好,關鍵在人。思想政治教育關系我們首先在意識層面就需明確把握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思想工作如何具體地內化為實踐,去解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因此要不斷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進行經驗總結,賦予其新的生機。自黨十八大以來,我黨始終重視中國夢的實踐教育,尤其重視青年群體在實現中國夢實踐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引導青年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人生態度,幫助青年提高處理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能力。(二)實踐價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來源于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實踐經驗的總結,主要體現了兩點實踐價值。第一,新時期開展青年工作的行動指南?;趶碗s多變的國內外環境,通過對青年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新特點的正確分析,使得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所蘊含的理論和思想,以及將要解決的問題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重視青年主體地位是正確認識和把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想其所想,注重實際調查,切實制定符合青年成長成才的制度。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為共青團開展青年活動的行動指南。以點帶面,共青團組織青年工作的有序開展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事業不斷發展,更好實現共青團青年教育工作的平臺作用。第二,為青年群體成長成才提供科學指引。如何保障廣大青年成為有理想、有抱負、敢作為、渴望在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中貢獻自己智慧和力量的全面發展人才,需要堅強的領導集體和先進的指導思想。傳統的理念和觀點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求。要正確認識青年的成長成才與祖國和民族發展的辯證關系。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所論述和部署的原則及方法等并不是孤立地只關注青年群體的發展,而是針對當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針對性地提出許多新方案與新思路,將青年的發展作為一個動態的過程滲透到國家和全球發展的大環境中去分析。青年群體承載著偉大時代使命,因此有必要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豐富理論內涵,為更好地幫助青年群體成長成才提供科學指引。
四、推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堅持知行合一教育。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是任何人探求真理、實現個人目標必須堅持的基本方法和正確態度。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臨深溪不知地厚。要想順利有效實現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宏偉目標,就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理念正是哲學中理論和實踐的相互關系。對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知行合一,這既是青年群體成長成才的必經之路,也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觀點[1]。社會青年從事的實踐總是不一樣的,對青年學生來說,在各種教育機構和組織進行理論知識傳授的過程中,不能僅讓知識停留在學生的大腦里,真正的知識必然是要指導實踐的。高校指導青年學生進行各種科研更需要明白,論文不是要寫在紙上,而是要寫在大地上。為什么有些同學的論文寫作能力、科研能力很強,但是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卻不能很好拿出解決方案,都不能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育組織特別是各類高校將實踐調研課作為一項重要課程納入學生人才培養計劃中。在知識教育的過程中,讓青年學生養成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優良品質。對已經從事各類工作的青年群體而言,在平時工作中更要善于總結,不斷在工作中實現各類創新,提升技能,不斷使青年群體在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實踐中增長知識,明辨是非。(二)堅持以文化人、育人。中國傳統文化包含豐富的內容,被歷史不斷沉淀凈化而來的主要精神應當是愛國、明德、思辨、篤行等價值觀念,它們是中國人的脊梁。新時代,思想的發展和個體意識的提升以及外國思想的傳入,使得封建殘余思想、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以及民族虛無主義和又有了抬頭的趨勢,牢固樹立文化自信是我們在社會潮流中站穩腳步、高質量前進的思想根基。在當今社會,我們所倡導的不是三綱五常、君權神授,而是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立足點,對程朱理學、王陽明的心學等優秀思想理論進行符合社會發展思潮的新注解,讓傳統文化煥發時代新光,創新教育內容與形式。在青年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使他們明白應當具有“”先進青年們該有的民族擔當,他們就是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能夠挑起民族復興大任的熱血青年;使他們明白自己就是時常掛念、特別強調、重點發展的對象。將優秀傳統文化理念滲透到青年靈魂深處,唯有此,才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三)堅持目標引領創新。伴隨著網絡與技術發展而成長的青年一代,他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以及社會實踐都與以往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進入新時代,基于民族復興大任,明確了符合時展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根本任務,為新時期青年思想運動有序開展指明方向。除了可以繼續發揮課堂教育、專項實踐教育等傳統方式外,還可以立足宣傳渠道,發揮互聯網媒體傳播速度快、青年群體受眾廣等優勢。青年網民占全體網民總數的70.8%,使用頻率最多的基本是電子信息軟件。作為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思想指南——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建設諸如學習強國等專題App,創新宣傳形式,整合宣傳內容,形成多功能、智能化的網絡宣傳模式。同時要加強對網絡空間的調控與治理,開拓正向輿論宣傳陣地,開展線上線下多領域相互交融、各青年群體多主體數據資源共享、形成生態化、多功能、集約高效的全方位宣傳教育體系。
五、結語
從全局角度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時代價值是新時期我國青年發展現狀的客觀需要[1],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不斷發展的內在要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蘊含對青年“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立者,成就事業;達者,辦事通達”的期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工作要不斷地經過實踐檢驗,并在實踐中不斷成熟豐盈。
參考文獻:
[1]張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碩士論文,2018.
[2]徐華偉.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觀論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6):1-5.
作者:劉帥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 上一篇: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與針對性研究
-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