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時間:2022-04-28 04:02:54
導語:新一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時代的沖擊,導致中國新一代大學生對本國的文化不甚了解,對國外的情況卻如數家珍。比如新一代的大學生常常濫用成語,卻可以嫻熟地使用英文交流,對中國的文字只停留在簡單的日常交流中,沒有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一個熱愛的情感。而通過傳統文化,可以提升新一代大學生的對祖國的認同感。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在整個世界中都沒有任何一國可以媲美的。除此之外,中國的四大發明、絲綢之路、詩詞歌賦、陶瓷以及其他手工藝都是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這些傳統文化都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對自我民族的驕傲感,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精神。新一代的大學生獨生子比較多,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很多學生都會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無法和身邊的人和睦相處。甚至有的學生自私自利、通過不良手段來實現自我的滿足感,這是十分可怕的。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精神,如田忌賽馬的故事就說明了在自我力量抵不過對手的時候,策略也可以取勝的;還有很多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諺語: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些都體現著合作的精神。只要新一代大學生好好領悟,就能從這傳統文化中有所收獲,能夠提高大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精神,在以后的工作和發展中更好的前進。
(三)有利于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三觀。新一代的大學生已經是90后為主了,這新一代的大學生受到了社會上的眾多質疑。要免除這些質疑,重視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西方的獨立思想固然有道理,但是身為中華民族的傳人,一定要有正確的三觀才能在以后的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通過傳統文化和新一代的大學生進行對照,就可以發現,傳統文化可以讓大學生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能夠在人生中腳踏實地的前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對整個世界的認知也不是局限于自己接觸的圈子,不是做一只井底蛙,應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自身的體驗來完善自己的世界觀?!靶∪擞饔诶佑饔诹x”這些都對新一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四)有利于培養綜合性人才。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論是在人際交往中的“和而不同”還是為人處世的誠實守信都有涉及。新一代大學生通過學習傳統文化,不僅學到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的技能,還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養。傳統文化能夠增強大學生的自覺性,如頭懸梁錐刺股的戰國蘇秦和東漢的孫敬,在面對困難時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為自己的夢想而不斷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新一代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得到了鍛煉和提高?!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都能夠提升新一代大學生的學習勁頭。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較快適應新的環境,掌握新的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
二、如何發揮傳統文化在新一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作為中華民族的傳人,需要對傳統文化有全面的認知和掌握。新一代大學生是受高教育的群體,但是卻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對傳統文化沒有認同感和熱愛感。因此要加以宣傳,引起大學生的重視,從而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歸屬感,這才是中華民族傳人對傳統文化應有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適應時展的要求。
(一)采取揚棄的方式。傳統文化雖然有很多精華,但是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有些東西已經不能順應時展的潮流,甚至會阻礙發展。因此要對傳統文化采取揚棄的方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比如傳統文化的重農輕商、男尊女卑都是落后的思想觀念,要拋棄這些陳舊不適應時代的觀念,才能更好地宣揚傳統文化。此外,傳統文化中的自強不息精神不論是對大學生個體還是對整個國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就要汲取這些精華的部分,來宣揚傳統文化。
(二)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實踐中。傳統文化也是從實踐中積累出來的,要宣揚好傳統文化,一定要將傳統文化置于實踐中,而不只是課堂中書本中。在實踐的過程中,新一代大學生才能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比如,在對詩詞歌賦進行講解的時候,我們可以到大自然中,體會秉燭夜談、對酒當歌的情感,大學生們能夠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此外,學校也可以舉行傳統文化的演講比賽、知識競答等,讓學生們能夠在這些過程中主動學習傳統文化。還可以通過“傳統文化進我家”等主題來裝扮宿舍等,讓學生們可以動手去體驗這些傳統文化,效果比直接在課堂上的講解式要好得多。
三、總結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華民族的根。她不僅僅在新一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其他各個領域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我們要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摒棄糟粕,以順應時展的潮流,為傳統文化的明天而盡自己的一份力。
作者:張佳和迎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張卜中學
- 上一篇:黨員干部常態化作風建設論文
- 下一篇:文化活動安排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