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時間:2022-12-05 09:05:13
導語:高職英語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教授英語知識以外,還需要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英語教學同思想政治教育能很好的結合起來,更好的達到素質教育,教師需要有針對性的制定英語教學內容,實現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創新。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一、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英語是大學必修的一門課程,也是比較綜合的一門學科。在課堂上,教師主要以書本上的知識為講解的主要內容,通過灌輸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相應的知識點。然而,傳統的灌輸方式往往忽略了英語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如教師忽略了對學生三觀及行為規范的引導等。事實上,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涉及到西方豐富的人文底蘊,蘊含了它們國家悠久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價值觀等。教師僅僅依賴于教材,不能達到對西方文化的傳遞,教師應采取更靈活的教學方法對一些相關的人文知識進行補充,啟發學生思考,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展開創新對策論述
1、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在高職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師采用的都是“教師講授”的方式,學生們只是被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這就打擊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對英語失去興趣。為了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作用,教師應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供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前抽5分鐘的時間,做一個熱身練習,可以講解一些名人名言。因為在名言中涉及了許多哲理,是配合英語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材料,對學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但僅僅由教師講解,學生會感覺很枯燥,難以提起他們的興趣。而讓學生參與到熱身練習當中,有效的調動了課堂氛圍,學生的興趣上來,自然就會對相應的知識點牢記于心。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啟迪思維、端正思想、提高學習效率,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融入中西文化豐富的教學內容語言最博大精深的部分在于它的文化,因此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還應補充講解其它國家的一些相關文化。這樣,更能讓學生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老師在授課時可向學生介紹一些西方歷史中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名人事跡,用以感染學生。比如:玻利瓦爾,他是南美洲北部地區民族獨立戰爭中最重要的領導人,也是整個拉丁美洲反殖民統治革命的最為杰出的人物,他被授予了“解放者”(ellibertador)的光榮稱號。美洲有很多城市以“玻利瓦爾”為名字來紀念他。老師可以著重講他的愛國熱情,使學生在學習英語西方文化歷史的同時感受偉人們的浩然正氣,幫助他們樹立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理想。西方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是同學們了解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其中也伴隨著一些錯誤的觀念,比如說莎士比亞的著名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學生們會被這對戀人至死不渝的愛情所感動,可能也會對殉情這類悲壯的行為而感到好奇或者崇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正確的觀念哲學來引導學生,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們接受正確的思想教育。
3、融入紅色教育題材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融入一些以紅軍長征、抗戰等內容的英文題材,例如老師可以制作有關中國共產黨革命時期的PPT,將每個人物標出簡單的英文對話,在課堂上觀看,相互討論,這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興致,也使師生之間,黨與學生之間積極溝通交流、增強凝聚力?;顒有问揭部梢允嵌鄻拥模痪心嘤谛问?,做到既有政治意義,又有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樹立好正確的三觀。
三、總結
高職英語教學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是必要的,有著雙贏的效果。教師積極專研教學,挖掘其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的改善教學方法,進而靈活的運用到教學中,定能有所成效。
作者:王伊琳 單位:遵義醫藥高等??茖W校
參考文獻:
[1]徐飛燕.大學英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J]才智,2008(10)
[2]劉倩.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3(11).
[3]張敏.加強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研究[J].中國培訓,2016(14).
-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探析10篇
- 下一篇: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設與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