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數據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時間:2022-11-09 03:41:12
導語:淺談大數據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運用大數據技術能將學生的現實思想客觀反映,運用現代科技統計分析手段,可以做到滿員額、全覆蓋、多層次、多角度,解決學生的現實思想問題,真正做到新時期思想教育的對癥下藥。
關鍵詞: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教授在《大數據時代》中指出:“大數據時代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的改變將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彼砸槕獨v史變革的大勢,就必須占領基礎設施和思維觀念等方面,在高校政治教育上合理運用大數據是緊貼時代的現實要求。
1.1大數據引起了思維觀念的變遷,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緊貼時代要求基于國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模式與現狀,深刻理解大數據時代的特征,可以使教育理念得到更迭,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首先大數據能夠克服傳統思維禁錮,尋求思想教育新突破,又能夠夠把握客觀規律,解決思想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思想政治教育運用大數據能把握學生的現實思想反映,運用現代科技輔助統計分析手段,做到滿員額、全覆蓋、多層次、多角度,解決學生的實際思想困難,切實做到思想教育對癥下藥。同時大數據能夠適應形勢需要,實現教育的新價值,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學生來說,現實需求不盡相同,而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法,可以提取出不同群體學生的思想情況和內心愿望,從而實現數據實際與預測方法的有機結合,切實增強思想教育的投送效果。
1.2大數據引起了教育方法的變化,為開展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提供實證依據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思想教育,其方法優勢非常明顯。首先比起傳統思想調查速度快,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思想調查,可以克服傳統通過問卷和座談方式周期長、時效性差的缺點,只需要借助局域網或校園網,用軟件進行分析,流程快速簡單,軟件統計能更便于減少人工分析統計的時間,得出結論直截了當;其次涉及范圍廣。利用大數據進行思想調查,可以吸取學研成績、伙食保障、理論考核、興趣偏好、社團活動參與情況等數據,便于全面掌握學生思想狀況得出結論;同時發現問題深,大數據技術能通過原有數據分析,在原來的認知上發現新的問題,運用大數據能將反映學生思想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統合在一起,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應用,由表及里,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情況,為做好針對性思想教育提供直接依據。
1.3大數據引起了教育路徑的變革,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推送
受人力物力和技術支持的限制,傳統思想教育工作的內容,覆蓋面積比較廣,屬于粗放式集中教育,比如學生思想波動、就業困擾問題等,基本套路是“一對多”,解決起來依據的是總體了解的概略而后進行整體教育。大數據強調全數據下的共性轉變為個性,盡可能地了解掌握工作對象的具體情況,深度提取內容信息,實現從戰略到戰術,全局到局部的轉變,這樣能夠有效避免通過概略情況而判斷個人情況。通過運用大數據收集分析數據,將學生個人的思想動態、教育成效、思想底數等難以衡量的工作量化、細化,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期間喜歡的網站、獲取知識的主要APP平臺以及交友工具、網絡游戲等,最大程度建立學生“自畫像”,精準推送學生感興趣的教育內容,給教育者更多合理具體的空間,積極做到按需配備、因人而異,使思想教育更加人性化、精確化。
2用大數據助力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在運用大數據技術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大數據技術的兩面性,用好了會錦上添花,用不好則會帶來隱患。因此,在運用大數據技術的過程中,如何做到違害就利,讓大數據技術發揮好其應有的正面效益,也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2.1思想觀念相對禁錮,對運用大數據認識不足
大數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但從目前高校實際情況看,傳統手段仍居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地位,對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一些認識方面的問題。首先思維理念保守。一些教育者思想還停留在以往的教育觀念上,不太愿意接受新事物,依舊把教案、課件掛到網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搜集分析數據,用數據提供的依據進行教育的意識不強。其次僅僅把大數據當作資料庫、工具箱,用法單一,沒有真正把運用大數據方式看成主渠道、主平臺,認為讓學生坐到計算機前就是基于數據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后高校本級數據難拓展,由于受傳統觀念因素制約,高校之間信息建設往往各自為政,鏈路無法互通,數據內容無法并網共享,與地方大數據能夠整合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各類數據相比,校園網信息共享能力還遠達不到大數據要求。
2.2大數據安全管理還存在隱患
由于管理機制、政策法規不健全,目前運用大數據的技術安全度上不高,易造成信息泄露,在防止數據丟失、被竊取被亂用上存在一定技術難度。傳統安全保護技術由于發揮的作用有限,也就增加了數據泄露風險,一旦這些數據被濫用和竊取,會對個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脅。比如學生每天通過手機上網所產生的瀏覽記錄,在社交軟件上的聊天記錄,還有在購物網站上的消費記錄等,都可能在學生不知道的情況下,被大數據技術搜集和記錄下來。同時統計數據結果良莠不齊,特別是大數據時代數據量大、數據類型多、價值質量低的特點,使得使用大數據的教育者相對困惑,一旦誤用,其不利影響將十分巨大。而且隨著數據量的增長、種類的增多,對其管理也會越來越難,教育者若不及時維護數據秩序,對信息公布沒有限制,就會破壞正常的使用效果。
2.3大數據提供的數據結果難以有效利用
從現實條件來看,用人單位和高校之間共享數據并沒有建立良好的機制和標準,對于學生的思想行為信息結果反饋上存在困難。從高校編制上來看,學生的思想情況需要多個部門的數據整合,但這些部門由于沒有從屬關系,所以相互之間配合程度低,導致學生思想教育產生的行為結果和用人單位需要的標準條件沒有現實通聯共享;同時數據來源眾多,缺乏科學統籌。高校學生思想狀況其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所變化,從入校的個人心理信息數據、求學期間的思想狀況信息數據到畢業的各類期望值信息數據都以各種形式被記錄在案,這些信息所存載體又分屬于不同的單位和部門,如果不對這些數據進行分門別類或者歸類管理,那么將很難發揮出這些數據的價值,對于教育者而言,施教方案不能第一時間準確地根據學生思想狀況而進行調整,那么對學生個人的受教效果反饋也就大打折扣。
3用大數據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
大數據技術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從過去的“粗放式”逐漸走向“精細化”提供了可能,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象化”提供了實證依據,結合大數據時代特點,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思維理念上進行更迭,管理辦法上大膽創新,積極應用。
3.1順應潮流,著力解決不想用大數據的問題
大數據是社會信息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載“數據鏈”,培養廣大教育工作者用數據開展工作的習慣,一些難以解決的極端性、反復性、隱蔽性的思想教育難題,通過數據分析找到解決方案。其次,確立體系思維。大數據技術的體系思維,就是通過對網絡數據的搜索,通過對用戶查閱、搜索、瀏覽時間長短等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整合,找出用戶的個人愛好和實際需求,從而能定向投放教育內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也要積極運用這一思維,對學生的基本信息、思想動態、個人偏好、思想需求等數據進行搜集、分析和整合,從而明確教育方向,通過學生的教育質量反饋,而后對教育的實際效果進行修改,準確找準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時刻保持思想教育的質量效益。
3.2培養人才,著力解決沒人用大數據的問題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都具有深厚的學研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但他們處理信息技術的能力不是很高,特別是運用大數據技術手段的意識不強,方法不多。而精通大數據技術的專業數據技術人員,又大都缺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學研技能和教學經驗,所以找不到大數據技術人才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結合點,沒有辦法將專業知識與實際工作相聯系,更談不上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大數據“改建”。因此,要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度運用大數據技術,必須先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入手,著力培養三類人才:數據統計人才,負責確定數據收集方式,建設數據收集工具;數據分析人才,負責運用軟件分析數據中潛在的應用價值;數據管理人才,負責把大量的數據歸類放置,供各部門按需提取使用。有了這三類人才,就能滿足統計———分析———管理三個層面的需求,進行大數據應用便有了人才隊伍保證。
3.3健全機制,著力解決不會管大數據的問題
要將大數據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作用,離不開有效的管理運行和政策保障。首先要強化安全意識,積極防范,要時刻把信息安全置于最高位置,把學生的信息隱私作為重點積極加強防范。其次要完善制度機制,加強管理監督,建立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明確相關要求,樹立大數據建有依據、管有章法、用有規范的良好局面;要切實加強宣傳、團委、學生處、招就處、網絡信息中心等相關涉及學生思想信息數據的部門協同配合的能力,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數據系統有效運轉。同時運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技術會偏向于“自覺性”,如果缺少激勵機制,不免會出現推進工作一時興起的麻煩,要建立完善有效合理的獎懲激勵機制,對表現突出的單位和教育者進行表彰獎勵,激發各級教育工作者運用大數據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M].盛楊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9-10.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
[3]陳勝,陳胄.大數據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應對策略探析[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6(11):14-15.
[4]郭富.大數據時代軍隊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7,19(3):83-86.
[5]萬是明.大數據時代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2).
[6]劉彬彬.大數據技術在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6(20):38-39.
作者:潘海龍 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 上一篇:衛生監督員優秀事跡材料
-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團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