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時間:2022-02-17 09:21:33

導語: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摘要:新時代發展為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高校需要針對這種變化構建一種全新的思政教育模式。目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因此,必須要加強構建公民道德體系,并結合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養,從而才能保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加快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步伐。本文首先指出公民道德建設的內涵及現狀,并且就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中嵌入公民道德建設內容的必要性以及公民道德建設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這兩個方面展開了深入討論,最后重點闡述公民道德建設引領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采取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公民道德建設;法律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經濟發展發生歷史性變革,加之受知識經濟、信息時代改革浪潮的沖擊,導致我們的政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需要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針對新問題尋找新舉措、新方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就要及時建立起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公民道德規范體系。在推進和實施公民道德建設時,高校必須要探索出一條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具有時代性和重要性,同時公民道德水平也標志著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祖國的未來發展要依靠高校大學生,他們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示范軍?;诖耍咝T谒枷胝谓逃芯蛻摬粩嗉訌姶髮W生的公民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一、公民道德建設的內涵及現狀

(一)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內涵

公民道德建設指的是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發展的倫理道德工程。在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其核心內容就是為人民服務,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這三個方面就是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對象。從本質上說,公民道德建設就是最大程度去弘揚和培養人的自律精神,由此可以全面提升公民的道德修養,可以內化為公民道德標準,與此同時,還能外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

(二)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在深入推進,與此同時,現代化事業也在加快發展,公民道德建設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目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深入人心,公民道德建設發展過程中還將其當作是主流,而且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同時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至今我國在公民道德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不完善的德育建設、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不明顯的城市道德建設形象、形式主義盛行等等,這些突出的問題無疑是對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產生了嚴重的制約,由此還導致社會上屢屢的出現道德缺失事件。例如,食品道德問題:地溝油問題、瘦肉精問題等。交通道德問題:司機沒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隨意停放車輛、酒后駕駛等。建筑道德問題:開發商對城市綠地隨意侵占、新房有墻體裂縫產生等??傊?,正是因為社會上還有道德失范的現象存在,所以這些問題才促使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錯誤思想肆意的滋長,甚至還有見利忘義、損公肥私等一系列行為時長發生,缺失誠信的行為就成了社會公害?!?〕

二、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中嵌入公民道德建設內容的必要性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是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為首要任務,并且還提出公民的道德素質水平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在新的發展時期,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內容就是對我國公民道德素質、觀念、行為等多方面的培養方案。公民道德建設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須要落實的一項學習任務,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對自身的使命和責任有更加明確的認識,并且在學生群體中充分貫徹落實好公民道德建設。〔2〕

三、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有待完善的公民道德建設內容傳播方式

在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課中很少將公民道德建設理論內容結合起貼近生活的事例。冗長沉悶的理論知識很容易使大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只能對公民道德建設理論內容有一些淺顯地了解,因脫離了現實情況,要想形成深刻的印象就變得非常困難,為此,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對其加以運用來對自身的言行進行有效的規范,也無法加快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更無法產生理想的傳播效果。

(二)新媒體并未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1.需要不斷完善高校融媒體平臺運營機制目前,高校教育教學中已經開始運用融媒體平臺,而思想政治教育課作為高校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也應該利用融媒體平臺。然而,高校創建的融媒體平臺基本都存在無序管理以及重復開設等一系列問題。很多不同級別的部門(學校官方、學生組織等)都開設了各種新媒體平臺。因為所屬的學校是同一個,結果就導致平臺總是重復的推送相同信息,在多個新媒體平臺共同運行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發送時間不一、雜亂無章、信息重復推送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致使大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明顯降低。因不能統一管理信息內容與質量,所以高校新媒體平臺上的信息質量高的并不多,難以發揮融媒體的自身優勢,學生也沒有對其廣泛應用和認可。〔3〕2.提高思政融媒體平臺整合信息資源的能力在學生群體中,高校創建的融媒體平臺沒有較高的實用性和活躍度。很多大學生都是被強制要求對融媒體平臺推送的信息進行閱讀,與此同時,陳舊的信息推送方式、古板的內容都使大學生在接受信息時容易產生非常抵觸的情緒。目前,傳播信息越來越便利,基于這一情況,大學生也就不能去篩選自己所接受的信息,出現了良莠不齊的信息,信息質量沒有得到嚴格把關。未審核和過濾這些內容,一旦有煽動性言論或惡意引導出現,那么可能就會帶偏大學生的想法,甚至給其帶來很多負面思想,同時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四、公民道德建設引領思想政治教育應采取的路徑

(一)雙管齊下的推進教育與法制兩個方面

法律體系具有完備性,再加上嚴厲的監督和執行機制,這兩方面都有利于大學生道德建設得到加強,同時也能規范其行為。法律應該加大力度去懲罰不道德和不文明的行為,有的行為只受到道德譴責是完全不夠的,還必須要接受法律制裁。例如,有的公民隨意吐痰,對這種行為必須要進行罰款,并且強制要求其掃大街。應該在道德上去譴責那些見死不救的人,要求這類人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監管力度需要進一步的加大,對于污蔑做好人好事者進行嚴懲,堅決維護每一位愛心人士的應有利益,使人們心中的冷漠得到一些撫慰。由此可見,公民道德建設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以教育與法制這兩個方面的共同推進為保障。〔4〕

(二)對網絡資源進行優化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完全消除距離障礙,各種文化思潮產生相互碰撞,形成廣泛性、多元化的高校網絡文化,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交流,還能促進人的進一步發展。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所以,其復雜性特征也被呈現出來,低俗文化以及一些垃圾信息還將嚴重沖擊到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道德觀,甚至還可能會出現扭曲事實的情況。網絡作為新興事物,它的出現無疑會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的挑戰。在大學生群體中,獨生子女占大多數,他們的自我意識很強,同時網絡還能幫他們形成一個封閉的自我天地,所以就有錯誤的自我意識。基于此,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對公民道德建設方面的內容有所滲透,以此達到大學生樹立正確道德觀的目的。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大學生健康成長,所以要教育學生、引導學生、關心學生,深入了解當前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滿足他們的要求,傾聽大學生的想法和建議,從大學生最為關心的實際問題入手,多開展一些創新型教育實踐活動,并且保證活動能否符合學生的思想以及年齡特點,要利用網絡自身所具有的豐富性,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除了上述之外,需要呼吁有關部門對大學生接觸的網絡信息做嚴格規范,學生就能利用網絡這一平臺學習到更多知識,還能規范道德。

(三)改變形式主義

公民道德建設應該去踐行,而不是光靠喊口號。一是對先進事跡進行報道的背后,媒體更應多關注他們的后續生活,要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到他們的無私奉獻沒有使自己陷入窘境,而是接下來的路走的更好,也改變了之前人民不信服的形式主義。二是盡管在不斷的更新政策,以達到公民道德建設需求,但是高校依舊認為道德建設就是對國家政策的響應,有著較為明顯的形式主義,聲勢浩大卻難以調動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所以學生也未融入到道德建設的氛圍中去。例如,在學雷鋒活動的開展中,高校都應該徹底的改變思想理念以及踐行方面的冷漠跡象。三是大學生必須要摒棄形式主義,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根本出發點。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做到堅守道德,在活動中對自身的良好形象要始終保持,杜絕學習和生活中有兩張皮的現象產生。〔5〕

(四)樹立城市新名片

一是對高校大學生加大生命的教育,要尊重生命。生存的權利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所以要敬畏生命,不僅僅是自己的生命,還有別人的。目前,高校仍缺乏生命教育這門課程。二是“高、大、全”的楷模總是出現在熒屏上,普通公民認為其遙不可及,基于這一問題,就要為人民樹立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榜樣,拉近與人民之間的距離,由此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使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得以推進。三是政府要加大力度建設表彰體系,主動表彰,在體系得到不斷完善的形勢下,公民道德建設才能得到保障。四是重視報警電話的設立,這樣不僅能給人民帶來便利,而且還能為人民樹立標志。以上途徑可以提升公民道德,還為城市樹立自己的明信片,同時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也能得到提升?!?〕

結語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公民道德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實現其目標就要由政府、企業、公民一起努力,否則將會影響公民道德建設的正常運行。高校是當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對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有正確的認識,并且對大學生道德建設的力度應該不斷加大,主動承擔起對大學生進行道德建設的重任,突出公民道德建設的緊迫性,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對和諧社會構建有較大程度的影響,所以高校必須要重視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推進教育與法制兩個方面,增強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時代感,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公民道德意識,促進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雅倫.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湖南省衡陽市為例〔D〕.湖南:南華大學,2012.

〔2〕田園,張季.融媒體視域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16):47-48.

〔3〕于洋.融媒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9.

〔4〕林晉.學習實踐《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03):2-3+16.

〔5〕王艷玉,劉楠.當代大學生公民道德建設的新途徑〔J〕.衡水學院學報,2014,(02):119-120.

〔6〕張晶.貫徹十八大精神加強高校大學生公民道德建設〔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03):14-15.

〔7〕周耀洪.新時期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路徑探析〔J〕.前沿,2013,(18):108-109.

作者:郭翠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