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兩學一做涵養良好家風

時間:2022-09-04 11:33:24

導語:踐行兩學一做涵養良好家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踐行兩學一做涵養良好家風

家風可以說是黨風的“晴雨表”。修身齊家,然后才能治國平天下,家風正才能黨風清,黨員干部只有正了家風才能有好的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的家風問題,在許多場合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如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總書記強調:“不論時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他再次說道:“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黨員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等等。從以上這些重要論述體我們可以看出,重視家庭、強調家風,已經深刻地烙印在治國理政思想中。

1培育良好家風的必要性

1.1家風建設是推動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什么是家風?家風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在中國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是在從小在良好的家風培育起來的。比如,我們熟悉的岳飛之母教子精忠報國、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等就是家族良好家風中形成的。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以后,許多革命家庭形成的良好家風,為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做出了重要貢獻。習家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習家兄弟姐妹的成長正是得益于其良好家風的熏陶。早在2003年前,就對習家的家風做過這樣的總結:家國情懷、家庭和睦、勤儉持家。1.2良好家風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指出,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我國古代把家風建立在家國一體的封建制度之上,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也要看到有其借鑒的價值。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亡國之家何談家風。雖然,時代在變,制度在變,但家與國的聯系不會改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蘊含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無疑與好的家風的內容有相契合的地方。國家從哪里來?國家從家里來?!抖Y記•大學》所列的“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四者是修身,未必人人都能治國、平天下,但修身和齊家卻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說,家風之于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家風是構筑民風黨風政風的基石。1.3家風是構筑民風黨風政風的基石有句歌詞寫得好:家和萬事興,國安享太平。孟子也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這都很好地詮釋了家與國、家風與民風黨風政風的關系。家風起自家庭立足于家庭,對社會的進步、人性的升華、民族的凝聚,都產生巨大而深刻影響。正如說的那樣,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只有千萬個家庭和諧美滿了,整個國家、社會才會安定團結。習還指出:“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的重要原因?!痹谝粋€良好家風熏陶下的人,在家孝順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走上工作崗位也往往會盡職盡,對社會、人民和國家都會做出有益的奉獻,更會對民風黨風政風涵養底氣。重新發現并挖掘家風文化的價值,對解決當下的信任危機、道德危機和信仰危機等困境,是一條非?,F實的路徑。家風良好,社會風氣才能積極向上。所以在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黨員干部應當以身作則,做好表率,涵養良好家風。

2在踐行“兩學一做”中涵養良好家風

2.1重表率,做良好家風的“領跑者”?!吨袊伯a黨廉潔自律準則》第八條規定,黨員領導干部要“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黨員干部正家風,首先就是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為家人做表率。俗話說,身教重于言傳,只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行得正、坐得端,常懷敬畏自省之心,帶頭遵紀守法、表里如一地踐行黨員干部應遵循的要求和準則,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帶動家庭成員,涵養良好家風。古往今來,注重家風建設、自己以身作則,歷來是圣賢名士的立家之本。愛國將領吉鴻昌將“做官即不許發財”的家訓寫在細瓷茶杯上,時刻提醒自己應如何為人做事。雖然曾國藩是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但無論什么人都對他的家書都推崇備至,對曾氏的家風也持肯定態度。當時已經功成名就、是年60歲的曾國藩寫下了著名的家訓“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可以說,曾氏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所以說,家風家訓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是一種骨子里的東西,有潛移默化之功。2.2重規矩,做嚴實家風的“定立者”。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個家庭為人做事的規矩。黨員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黨員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家風正方能作風正,建設嚴實家風,是黨員干部的職責。要在清正家風上下實在功夫,管好家里的人,立好家中的“法”,對家人嚴格要求,防微杜漸,做到從嚴治家、公私分明。、焦裕祿、谷文昌等黨的先鋒模范一生清正廉潔,嚴管家人,培育了好的家風,留給后人無窮無盡的精神財富。焦裕祿制定了“書記的女兒只能帶頭艱苦,不能有任何特殊”的家規。針對親友“進京做事”的要求,定下“十條家規”。2.3重傳統,做敦厚家風的“繼承者”。中華民族歷史燦爛悠久,有著千百年重視家風的傳統,孕育了許許多多至今依然影響深遠的優秀品質和良好家風。漢字“孝”的形義,不僅是“子”承“老”,而且是“老”傳“子”。從古到今,歷代先賢、名人大家大都十分看重家風家訓,忠義并舉、勤儉治家、謙誠禮讓、敬老孝親等,這些家風家訓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營養,被代代人稱頌和弘揚。2.4重納新,做現代特色家風的“開創者”。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新時代家風并不與中國的傳統美德相悖,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比如新加坡曾舉辦過關于新儒學的討論,主張把傳統東方儒學精華和西方人文主義的精髓相結合。在傳統的東方文明中,認為年輕人尊敬老人特別重要,但在現代社會里,尊老不一定要像《弟子規》里說的“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晚輩尊敬長輩的同時,長輩也應該對晚輩講究人格上的平等。這是更符合時代特點的文化。家風良好,社會風氣才能積極向上。我們在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要把做合格黨員的要求融入家風建設之中,推動黨員干部自覺立好家規、正好家風、處好家事、管好家人,涵養優良家風,促進黨風政風!

作者:唐春春 單位: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