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對CPI統計的影響
時間:2022-01-29 03:25:21
導語:大數據對CPI統計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在無形中增加了政府統計工作的難度。對此,政府人員更要加強大數據研究,將其與cpi統計工作結合起來,重視大數據對CPI的影響,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以不斷提高政府統計工作的質量?;诖?,本文立足于CPI統計現狀,重點分析了大數據對CPI統計的影響與改進方式。
[關鍵詞]大數據;CPI統計;影響;改進方式
1我國CPI統計的實施現狀
目前,我國針對城鄉居民CPI指數進行調查統計時,主要涉及衣、食、住、行、醫療等8大領域,調查范圍較廣,主要面向全國各地的市場與消費單位,因此數據信息量十分龐大,為統計工作帶來較大的挑戰。在數據統計、計算的過程中,通常使用采樣調查法,選擇一些較為典型的商品或者市場,對所需調查的內容進行分析,從而獲取結果,但這種方式很容易受到內外部因素的干擾產生誤差,因此得出的結果也只能用于參考,不具備準確性。
2大數據對CPI統計的影響
2.1對傳統統計模式的影響?,F階段,大數據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并且引領世界走向新時代。在大數據內涵方面,具有內容多樣、容量巨大、流動快、穩定性差等特征。具體來說:一是與傳統度量范圍相比,大數據在數量上占據明顯優勢,其單位用TB、PB、EB表示,目前全球每兩天便能夠形成5EB左右的數據量,也就是5×1018B;二是數據類型多樣,且較為復雜,不僅包括結構化,還包括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且后兩者所占比例逐漸增加。2.2對CPI數據采集的影響?,F階段,我國主要采用人工采價與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CPI統計,與純手工數據采集相比,在效率與實時性方面有所提升,人為誤差得到顯著降低。國家統計局在各個地區設立了直屬調查小組,分布在31個省市、500個調查市縣的5萬個商業業態、農貿市場、電影院、醫院等提供服務消費的單位,每隔5天對豬肉、蔬菜、鞋帽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物品的價格進行調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抽樣調查難免出現誤差、采價成本較高等,都會造成各類誤差,導致計算得出的CPI數值與商品評價價格相比過高或者過低。在大數據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將其應用在CPI數據采集中,與傳統少量數據抽樣方式相比,所編制的規格、價格等方面均與總體十分貼近,不但能顯著降低人為誤差,還能夠有效控制抽樣誤差,與傳統方式相比,數據采集效率提高了3倍左右。由此可見,應用大數據有效提升了CPI數據的采集效率。2.3對CPI指數計算的影響。在大數據誕生以后,對CPI計算方面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樣本范圍與樣本時間方面。在樣本時間方面,以往CPI編制中的數據采集時間往往是固定的,并且兩個采集點之間的時間距離較長。事實上,商家與消費者都會根據價格調整購買方式,如若出現商品滯銷,商家則會采用打折促銷的方式,這時消費者的購買量往往會增加。這種固定時間采集的方式很可能導致商品價格指數過高或者過低,造成統計誤差,而應用大數據能夠實時獲取商品的價格、數量,通過動態計算CPI指數的方式消除統計誤差。在樣本范圍方面,大數據的應用使采集到的樣本與總體十分相似,在CPI計算中的樣本范圍也不再局限于8大領域,而是將所有居民消費的商品均納入其中。2011年,阿里巴巴推出了網絡零售價格指數,與淘寶四級類物品成交均價相同。2016年5月,網購商品物價水平變動指數同比上升0.05%,分類同比中食品類的漲幅最大,在短短一個月期間便增長了2.26%,主要受外用膳食品上漲的影響,阿里巴巴網絡核心商品價值分類同比指數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在本次調查過程中,雖然沒有將全部淘寶物品均包含在統計范圍中,但從調查結果可見,與傳統CPI統計方式相比,樣本的范圍已經得到了明顯擴大。2.4對CPI權重的影響。在CPI編制的過程中,權重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之一,目前我國每隔5年便做一次大的調整,最近一次調整在2016年。從新的權重構成中可知,食品類權重比例降低,大約降低25%左右,而居住類權重比例顯著提升,已經超過45%。事實上,由于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居民消費結構上產生了新的變化,權重更新也較為緩慢,對CPI數據統計質量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而大數據應用以后,有效提高了我國的權重調整速度,同時還能將統計局對各類商品權重調整的結果向大眾公布,為相關部門獲取數據提供便利,進一步提高CPI權重調整的透明度,由此更加突顯大數據對CPI權重產生的影響。
3大數據背景下CPI統計方法的優化措施
3.1實施現代化。CPI數據采集在大數據時代,為采集統計數據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支持,使數據采集數量、范圍均得到了有效拓展與延伸,使采集結果變得更加準確。例如,使用傳統方式采集生活必需品時,只能選取幾樣具有代表性的數據,與實際相比有很大出入,統計結果的準確性不高。3.2創新CPI統計方法。在以往統計方式中,只能對固定數據進行計算,隨著信息量的日漸增加,傳統工作量增加,效率卻逐漸降低,已經很難符合現代工作需求。在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之下,可使用高級指數公式完成CPI統計。這種新型計算方式借助鏈式加權操作法,使用起來較為靈活多變,能夠對替代品進行計算,體現出不同商品對居民消費產生的各類影響。因此,在理論上應拋棄傳統固定權重方式,計算公式如下。01kttkttitiikInpββZε==+∑+(1)在式(1)中,Zit代表的使產品i在時間段t范圍內的特征組合,根據上述公式,可以將t時間段內各個特征的影子價格βkt看成調整CPI質量的依據。例如,在對牛肉、豬肉、羊肉進行計算時,可以對樣本進行加權替換,并與先前結構進行比較分析,根據數據反饋判斷不同肉類產品對居民消費選擇的影響,從而提升CPI統計結果的準確性。3.3優化CPI權重設計方法。事實證明,居民消費選擇與收入水平之間存在較大關聯,從而會對消費權重變化產生影響,進而得出不同的計算結果。例如,以往我國經濟發展較慢,居民收入水平較低時,對食品類的購買比重較大,幾乎達到70%左右。而隨著居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權重開始偏向娛樂、居住、交通等方面,已經占居民總消費比例的38%左右。3.4提升CPI統計質量。當得出CPI統計結果以后,還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驗證,以此來保障其準確性,以往工作方式由于無法保障統計質量與時代需求不符。在大數據時代,CPI統計應采用乘法調整、特征價格法、加法調整等多種方式,并提升CPI統計價格。
4結語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消費觀念也隨之發生改變,逐漸由食品類權重轉變為娛樂、電子等方面。因此,在政府統計工作中,工作人員應積極引進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對統計模式、數據采集、計算、質量調整、權重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與改進,不斷拓寬數據信息采集的范圍與渠道,并創新統計方式,以不斷提升CPI統計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蔡苑葩.探究大數據對CPI統計的影響及方法改進思路[J].收藏與投資,2017(9).
[2]田濤,周薇薇.大數據背景下線上商品價格變動對CPI的影響[J].統計與決策,2017(13).
[3]陳夢根,胡雪梅.CPI質量調整及方法改進問題新探[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6(7).
[4]徐映梅,高一銘.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CPI輿情指數構建與應用——以百度指數為例[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7(1).
[5]田濤.電商發展對CPI的影響研究——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線上線下價格波動的同步性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6(3).
[6]張苗苗.大數據背景下影響CPI的因素淺析——基于Bootstrap方法[J].市場論壇,2016(8).
[7]王薇,胡曉丹.“大數據”在CPI調查中的應用初探——人工采集網絡購買商品價格的研究及建議[J].中國統計,2015(12).
[8]陳立雙,王葉思絲.中國CPI編制方法在線上價格指數中的應用探討[J].統計與決策,2018(7).
作者:李昂 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政企分公司
- 上一篇:淺談統計學教學改革
- 下一篇: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改革思考
精品范文
10大數據學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