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對科技金融的影響

時間:2022-04-05 03:36:07

導語:風險投資對科技金融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風險投資對科技金融的影響

摘要:本文分別探究了風險投資的本質,以及高科技型企業的特點?;陲L險投資的本質,探討如何對科技金融創新產生影響

關鍵詞:風險投資;科技金融創新

一、風險投資運行機制風險投資

(VentureCapital)簡稱是VC,在中國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內涵的概念,其實把它翻譯成創業投資更為妥當。所謂的風險投資,是投資家將募集到的投資資本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具有巨大潛力的,同時又存在巨大風險的創業型企業并參與管理的一種行為。高新科技型企業在最初成立的時候,有諸多不確定的因素,同時又不具備良好的信用記錄和抵押擔保的資產。銀行的資本是屬于負債資本,它在收益和風險的平衡中,更加注重對于風險的控制。銀行在進行資金投資的時候,評估的是企業是否具備還本付息的能力。如果依賴國家的資金來扶持這些中小企業,那么扶持的資金有限,不能企業發展的需要。風險投資與傳統投資不同的是,它追求的是企業的無形資產,看中的是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對于期間不確定的風險因素,風險投資更加側重高風險中獲取高額回報。因此,基于風險投資的特點,高新科技的發展與風險投資完美的聯系在一起。

二、風險投資的發展現狀

1.國外風險投資的發展現狀。最初的風險投資是對傳統金融投資的補充,它最早產生于20世界40年代的美國,其自身的靈活性以及敢于承擔風險的能力,讓風險資本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例如,微軟、蘋果和英特爾等成功的案例至今仍為投資業界所稱道。20世紀90年代后,因風險資本的活躍,美國高新技術產業部門的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而1992~1996年期間美國80%的高新技術企業獲得了險資本的支持,在風險資本的運作下,孵化出許多技術依托型的企業,1997年僅硅谷就有3600多家新科技型企業成立,由風險資本介入的資金資額則達到40億美元。2.中國風險投資的發展現狀。我國風險投資萌芽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中共中央的《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標志著我國風投業的開端;1986年,我國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成立;1998年,九屆全國政協一次會議上民建中央《關于盡快發展我國的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被列為了政協的“一號提案”,議案標志著我國風投開始進入了實質性階段。隨著我國對風險投資認識的不斷深入,各地政府對于風險投資的發展也非常重視。一些企業為增強技術競爭優勢,也紛紛涉足風險投資行業,全國風險投資呈現生機勃勃的發展之勢。于此同時,各地不僅增加資金的投入量,并且還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來推進風險投資的發展。國內一些實力雄厚的高科技公司也加入風險投資的行列,如四通、實達、聯想、清華同方、海爾、寶鋼、希望等公司都獨自或聯合其它機構成立了風險投資公司,進行戰略投資。

三、風險投資是高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孵化器

對于技術類的創新,其過程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為創新者在設計之初,是沒有辦法準確的預測出方案的設計與最后的結果出現偏差的時候,應該采取怎么樣的安排來避免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如果創新者可以做出合理的安排,就不需要采取風險投資,而是直接通過金融機構采取商業貸款的形式,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高科技型企業在技術創新的時候存在諸多不確定的因素,可以說,它是一個風險性的項目。因此,高科技型企業更側重于風險分散機制。銀行作為傳統的金融投資,在考慮收益和風險平衡的時候,更加關注風險的大小,基于其謹慎經營的原則,銀行不可能也不愿意承擔過多的不確定因素的風險投資。雖然,銀行也有正常的信貸業務,也有風險。但是正常的信貸業務有足夠的資本抵押,這與高科技型企業的創新項目所帶來的風險相比,遠遠小得多。而風險資本本身就具備分散風險的特性,它之所以會選擇高科技型企業,就是看重其創新產品的巨大商業利益。因為,創新型產品或者是技術一旦成功,就會形成市場壁壘,這樣投資者就可以獲得遠遠高于社會收入的利潤。風險資本的介入有利于促進科技產業化,是科研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孵化器”,特別是對我國的中小企業有著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科研成果可以分為實驗室、產品化和產業化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后面兩個所需資金較大,風險資本剛好可以滿足后面兩個階段資金的投入,所以對技術的實用化起著明顯的推進作用。高科技成果的轉化是一個長期而又高風險的過程,它的風險即來源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又來源于內部環境的復雜性。外部的不確定性是來自于市場上能否接受或者何時接受這種創新產品,以及這種創新產品的普及速度和競爭力如何。而內部環境的復雜性是來自于這種技術會不會失敗,或者說這種技術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高科技型企業的風險特點,很顯然傳統資金投入是不適用的。另外,從金融風險的角度來看,也不能讓太多的銀行資本投入到風險企業中。所以,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風險投資逐步代替了政府和銀行的投資。風險投資在資源的優化配置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為傳統的金融投資存在逆向選擇的問題。也就是,資本生產率高,最需資本的項目,因為風險較大得不到貸款;而發展成熟且收益穩定的企業因為風險較小備受銀行的青睞。而風險投資的介入,可以將大部分的資源分配到創新型、成長型的企業,這樣推動了高新技術的產業化。風險資本的根本在于對高額利潤的追逐,如果否認了風險資本對于高額利潤追逐的本質,就會讓其喪失動力,也就是說,風險投資不追逐利潤,會導致企業的發展困難,更甚者會影響企業的生存。風險投資的市場化,可以讓風險投資不依附于任何政府部門,成為獨立的金融體系,風險資本的這種定位決定了其在科技創新中作用是不同于政府財政扶植資金的。風險資本的市場化可以促進一些行業技術的創新,所以風險資本對于技術金融的創新是積極的。但是基于風險資本本身逐利、追求短期利潤的特性,所以風險資本對于技術金融的創新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楊媛 單位: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馮敏紅.以風險投資促進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J].經濟研究導刊.2013年21期.

[2]聞岳春.促進科技創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新討論[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3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