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瓶頸論文
時間:2022-04-07 10:00:00
導語: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瓶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小企業的后續發展有待于資金的支持,而缺乏股權融資渠道、債務融資渠道單一、信用擔保體系作用缺失制約了民營企業自身發展對后續資金的需要,選擇象美國資本市場那樣成熟、開放、自由且能適合我國中小企業不同層次需要的海外市場上市,能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海外上市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中小企業海外上市
自1992年金杯汽車作為全國首家規范改制的企業上市以來,遼寧省先后有92家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發行股票并上市,發行股票84支,累計融資突破1100億元。截止2007年末,遼寧省上市公司總市值6113億元,占全省GDP比重達56%。錦州萬得包裝是我國第一家登陸英國AIM市場的企業,沈陽峻煌生化是我省第一家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的企業,沈陽三生制藥成為我省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民營企業,這些海外上市的民營企業為自身的發展解決了后續發展的資金問題。
一、中小企業融資面臨的問題
1.缺乏股權融資渠道
目前,國內中小企業基本沒有進行股權融資的渠道,二板市場尚在擬議之中,滬深股市的門檻又設的很高,基本以內部融資和銀行貸款為主。這篇論文
2.債務融資渠道單一
中小企業的后續發展過度依賴銀行信貸擴張來實現投資增長,然而作為商業銀行其必須要考慮銀行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營利性,而當銀行在經濟增長乏力時,必將縮減信貸規模來規避金融風險,從而影響到對企業的信貸投資,這也勢必影響到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投放。再有,目前中小型金融機構特別是非國有中小型金融機構發育不足,而國有商業銀行把大量信貸資源投入到國有部門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減少了中小企業可獲得的信貸資源。最后,中國貨幣市場發展還存在缺陷,發育程度不高,雖然票據市場建立很早,但是并沒有形成規模,甚至在1988年~1995年間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基本停止。加上中小企業本身的信用程度不高,通過票據貼現、承兌等貨幣工具進行短期融資在目前情況下也具有難度。
3.信用擔保體系作用缺失
由于整個社會的信用度問題,導致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信用不足。私人產權缺乏保護,大量資源通過政府控制和分配,自然難以確保整個社會的信用程度。中小企業債務融資信用普遍不足,由于中小企業本身股本投資不足,信用擔保機制又嚴重缺乏,而銀行對信貸資金的抵押、擔保又要求嚴格,因此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債務融資信用不足的問題。目前,各級政府財政資金都不充裕,能夠拿出用做設立擔保基金的資金非常有限,同時政府主辦的擔?;鹗且环N政策性機構,收益性和營利性并非其首要目標,這一限制使得企業或投資商不愿意拿出資金參與其中。資金來源不足是擔?;鹨幠U大的一個重大約束,而規模太小的擔保基金又難以滿足廣大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純粹的商業性或民間擔保機構由于其對資金的安全性和營利性的考慮,關注的對象不會是普通的中小企業。而且目前的擔保體系無法覆蓋縣及縣以下的90%以上的中小企業,而中小金融機構缺乏,大型商業銀行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控制方式和手段的約束及他們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相對高成本,即使信用擔保問題得到解決,他們也會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有所顧及。
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途徑
1.逐步完善信用擔保體系的建設
現有信用擔保體系覆蓋范圍太小。從世界其他國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實踐看,通過信用擔保解決的銀行貸款一般都不超過中小企業貸款總額的10%,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最成功的日本也僅為8%。而四大商業行,他們在考慮其經營成本的同時不會更多地傾向于向中小企業貸款。而擔?;鸱糯蟮谋稊涤謺o銀行帶來信貸風險,可能形成新的不良資產,出現風險必然要發生代償,如何有效控制擔保風險、如何建立再擔保體系及信用擔保的補償機制都是關鍵要解決的問題。
2.發展中小型民營金融機構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解決還應考慮發展能夠適應中小企業成長特性、融資特性的靈活的中小型非國有金融機構。我國有10億左右人口生活在縣及縣以下地區,有2000多萬家中小型企業在這一地域從事經營活動。然而,縣域內的金融體系卻在總體上呈現收縮的態勢。四大商業銀行的逐步撤離、分支機構的減少,貸款額度的下降,郵政儲蓄的只存不貸,農村信用社又無法真正擔當起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因此發展中小型、地方性的非國有金融機構是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
3.發展分級資本市場
中小企業融資存在兩個過度,一是過度依賴債務融資,二是過度依賴銀行貸款,這兩點決定了未來中小企業不可能再將銀行作為唯一的融資渠道。因而,在中國發展分級資本市場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途徑之一。中國曾出現過地方性股權交易市場,其中絕大多數是由地方政府正式或非正式批準設立,是國有企業和鄉鎮企業股份制改革的產物,它的出現為中小企業開辟了直接股權融資的渠道。發達國家的經驗和中國過去的經驗表明,發展分級資本市場有其內在的合理性。在我國曾經出現的地方性股權交易市場“上市”交易的股票,幾乎都是中小企業的股票,即使在滬深市場急速擴張之后,仍然如火如荼地發展著。這表明,不同“級別”的場內交易,各有其適用范圍和服務功能,難以互相替代,卻可以互相補充。因此,發展分級資本市場將有助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4.加快創業板市場的推出
創業板市場主要服務于新興產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在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進步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的NASDAQ是創業板市場的典型,素有“高科技企業搖籃”之稱,培育了美國的一大批高科技巨人,如微軟、英特爾、蘋果、思科等等,對美國以電腦信息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以及美國近年來經濟的持續增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NASDAQ巨大的示范作用下,世界各大資本市場也開始設立自己的創業板市場。1995年6月,倫敦交易所設立了創業板市場Aim;1996年2月14日,法國設立了新市場LeNouveauMarch;1999年11月,香港創業板正式成立。從國外的情況看,創業板市場不設立最低盈利的規定,提高對公眾最低持股量的要求,設定主要股東的最低持股量及出售股份的限制等等,這些規定對我國創業板市場的推出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國家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創新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依靠資本市場的支撐;多層次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涌現了不少有價值、高成長性的企業;在金融體制改革逐步深化的過程里存在流動性過剩問題,推出創業板市場,增加供應能夠解決當前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因此,應加快創業板市場的推出。
5.尋求海外上市
中國企業去海外上市有很多選擇,如納斯達克、紐約、新加坡、香港等等,選擇上市地點要看你所要上市的市場的盤子總共有多大,還有就是基金的關注度——是不是有國際的基金關注這個市場,是不是有很多跟企業有關的基金在里面。不同的層次和規模適合不同的企業,要根據自己的規模和需求來決定。現在的融資環境對中國企業到海外資本融資很有利。雖然納斯達克市場中有50%的上市公司屬于高科技企業,但仍有另一半是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中國的傳統企業同樣也受到納斯達克的歡迎。從全球范圍來說,納斯達克市場是籌資成本最低的,籌資量是最大的。作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納斯達克在美國以及全球經濟中,尤其是在新經濟領域舉足輕重。企業選擇上市地點,涉及上市公司自身的比較優勢和市場定位,應當是在綜合考慮上市所可能獲得的籌集資本、市場聲譽等方面的收益、和需要支付的上市費用、維持掛牌所需要付出的資源等之間進行理性權衡的結果。企業在選擇上市地點時,還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對不同的交易所的比較優勢進行評估。對于當前的中國中小企業來說,香港、紐約、倫敦和法蘭克福都是值得重點考慮的主要的海外市場。
- 上一篇:因數與倍數數學教案
- 下一篇:企業運用物流銀行融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