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氏公司人力資本投資之道

時間:2022-11-13 11:28:35

導語:勞氏公司人力資本投資之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勞氏公司人力資本投資之道

【摘要】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現在,企業人力資本是各行各類企業獲取核心競爭優勢的重要源泉,如何最大程度發揮人才潛能和更好地利用企業人力資本,對現代企業的意義重大。本文以勞氏公司為例,在深入分析勞氏公司的人力資本投資基礎上,重點闡述勞氏公司建立人力資本投資系統模型的過程,指明人力資本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并對勞氏公司管理實踐引發的啟示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勞氏公司;人力資本分析;新思路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人力資本管理逐漸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與研究,人力資本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新工業革命浪潮的到來推動了經濟向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方向的轉變,數據成為推動公司進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傳統物質資本將不再是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以知識和技能為基礎的人力資本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資源。人力資本是指凝聚在人身上的無形的知識、技能、經驗與健康等,儲備和管理好企業人力資本是企業在新經濟浪潮下得以生存的重要選擇。那么對于這種無形的資產,企業應當如何對其進行合理地分析與管理?在此基礎上,企業如何管理和進行企業人力資本投資就成為自身至關重要的一個決策。本文以勞氏公司為案例探討對象,分析其采用的系統是如何實現企業人力資本最大效能的利用,最終獲得競爭優勢,希望通過勞氏公司案例的探討給中國企業人力資本的利用帶來相關啟示。

一、理論基礎

人力資本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西奧多.W.舒爾茨被認為是人力資本理論的創始人,并將這一理論應用于宏觀經濟學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側重于人力資本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影響。在此之后,人力資本理論受到了各界學者的熱力追捧,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對于人力資本的研究主要是側重于宏觀經濟層面,隨著學者們對宏觀人力資本認識的增加,研究轉向了微觀企業的人力資本。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后,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的智力資本逐漸進入學者們的研究視野,學術界開始從智力資本的角度研究企業人力資本投資路徑,豐富了人力資本理論知識??傊?,有關人力資本理論的研究都已經較為豐富,而且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也逐漸被企業界和理論界所認可。

二、案例分析

美國勞氏公司的前身是NorthWilkesHardware,是美國第十五大,世界第三十四大零售商,在40個州擁有約700家商店,銷售近40,000種商品,充分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意愿。勞氏公司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其領先的戰略戰術。勞氏公司的戰略定位是將目標客戶定位為女性,其在數據分析方面也更勝一籌,除此之外就是對于員工的重視,勞氏公司奉行全職員工才有優質服務的原則。從勞氏公司的企業概況和戰略定位中可以看出,勞氏公司很早就有將數據和人結合在一起的意識,正是這種超前的意識使其能夠走在大多數企業的前列。在互聯網、大數據日益盛行的今天,勞氏公司是如何做到長盛不衰,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呢?通過分析認為主要得益于勞氏公司內部所建立的價值聯動決策模型系統,該系統模型的建立將勞氏公司各個不同部門的數據整合到一起,以此來測量公司內部人力資源投資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該公司模型的具體建立過程如下:

(一)前期基礎

勞氏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在模型建立之初就意識到,公司要想使人力資源投資帶來的應有的企業產出,就必須使人力資源部門參與企業的戰略決策,而不僅僅只是一個輔助性的部門;除此之外,考慮到模型建立需要各個部門的數據進行支撐,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跨職能團隊以此實現對模型的支持。

(二)模型的建立

建立勞氏公司內部的測量模型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數據的收集和評價,在此處所提到的數據不單單只是單純的通過問卷調查收集到的員工主觀層面的數據以及傳統的人力資源部門數據,重點在于收集非HR部門的相關數據。對于非HR部門的數據收集主要是采取與各個部門領導進行訪談的形式,通過多次訪談各部門的領導不僅可以收集所需數據而且還可以建立與各部門之間的信任度,使他們可以充分理解HR部門所建立的模型的目的及意義何在,有利于后期模型應用的推廣?;ㄙM大量時間和心思進行數據收集之后,跨職能團隊建立初始模型用于記錄可用數據、評估數據質量;在初始模型中包含著與員工參與相關的各個利益相關方,主要利益相關方之間的關系假設。

(三)模型的細化

為了建立初始模型,所收集到的數據包含了近600個變量,由于數目較多可能并不能有效的反應人力資源投資會產生的效果,因此利用結構方程模型對眾多變量之間的假設關系進行檢驗,以此細化初始模型,使最終模型更為有效。通過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剔除變量之間無相關關系的變量,最終分割成若干個核心模型,這些核心模型不僅可以反應兩兩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相關關系、因果關系,而且可以反映出兩者之間相關關系的強度。

(四)模型的推廣、實施及延伸

一個模型建立的最終目的是在公司能夠很好的應用,因此勞氏公司該項目的跨職能團隊在最開始建立初始模型之后就著手對模型的有效性進行檢驗,保證該模型確實是能夠達到測量公司人力資源投資效果的作用,隨著人力資源部門對該模型在各部門領導、公司CEO等高層領導者之間認可度的提升,逐步推廣至下屬各級員工層面。模型的應用增強了員工的參與度,促進了公司內部的良性競爭,給勞氏公司帶來了持續競爭優勢。隨著模型應用的推廣,勞氏公司不僅僅關注于員工參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作用,還進一步擴展到與人力資源有關的其他部分。

三、結論與啟示

綜上所述,勞氏公司主要致力于建立專屬于本公司的價值聯動模型,以此來檢驗公司內部人力資源投資是否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是否促進了企業績效。該模型的建立不僅提高了公司員工的參與度而且促進了公司內部的良性競爭,進而提高了企業的績效,除此之外勞氏公司的模型對未來人力資本投資有一定的預測作用,其應用范圍也較為廣泛。

參考文獻

[1]洪如燕,吳曉波.國外企業智力資本研究述評[J].外國經濟與理,2005(10):44-50.

[2]趙崟超.淺析企業人力資本管理的重要性[J].商,2016,(14):31.

[3]舒爾茨.《論人力資本投資》[M],吳珠華等譯,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2001.

作者:張瑩瑩 高艷 單位: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