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革新風險投資論述

時間:2022-04-19 03:29:06

導語:農業科技革新風險投資論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科技革新風險投資論述

20世紀90年代風險投資開始投資農業領域,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風險投資投資于農業在2006年以后有了較快的發展,如表1所示: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農業風險投資的案例數在不斷上升,而且絕對量上升速度很快,在整個風險投資行業中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據統計,自2006~2011年,中國農業領域已披露的投資案例累積達到180起,其中159起披露了金額的案例共涉及投資金額25.6億美元。2011年創下歷年投資的新高,共披露投資案例89起,投資金額達到11.04億美元,僅從投資案例數看,接近歷年累積案例數的一半。數據顯示,2006年,私募股權機構投資于農業項目的金額僅為0.56億美元,而2007年,這個數字猛然增長至3.96億美元,到了2010年,其投資金額達14.89億美元,這一年的投資金額超過了前4年的總和。

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的特征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是農業科技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投資的農業領域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又異于傳統的風險投資。本研究認為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是在一定制度背景下,風險投資機構、農業科技創新企業、資本市場、中介機構和農村金融調控與金融監管等多方面相互聯系而形成的有機整體。從其運行過程的角度分析,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應該包括:農業科技風險資本的籌集、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項目篩選、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管理、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退出渠道和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外部影響等五部分。通過對前面農業科技創新企業特征的分析以及對風險投資的了解,可以將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的特征大致歸結為以下幾點:

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政策依賴性強。資本的運行規律是朝著最有效的地方流動,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資金從農村流向城市的情況愈加明顯。所以要想讓資金在現有制度背景下逆向流動就必須依靠政府這只“看的見的手”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目前政府部門主要是通過直接向農村提供撥款或直接向農戶提供補貼的方式來支持農業發展,但由于政府每年的支農資金有限,且政府的支持必須帶有一定的社會性,這就使得現有的政府支持模式對解決“三農”問題效果不是很理想。要想真正地發展農業,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加快農村的經濟發展速度就應該借助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來發揮作用。政府由過去的直接支持轉變為通過周密的政策設計和妥善的制度安排依靠各類金融機構進行運作,引導市場資金進入農村,提高資金運用效率。政府的主要作用要集中到引導市場資金流向和提供優質服務上來,比如,加大對一些基礎性的農業科研和農業科技初創企業的支持,搭建中介平臺介紹優秀的農業科技創新企業和風險資本結合,對支持農業科技創新企業的金融機構給予稅收優惠等。一號文件對農業科技做出了全新定位,強調農業科技具有顯著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政府要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認為,這進一步明確了在農業科技上,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財政承擔主要責任的基本政策取向。

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市場尚未充分發育。風險投資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需要匹配相對發達的金融市場。農村地區相對于發達的城市而言,經濟欠發達,農業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來源主要依靠銀行信貸資金和民間借貸,缺乏其它廣泛的融資渠道,且現有的融資渠道也有很多問題,金融市場基礎欠缺;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體系不完善、不健全,缺乏金融市場上組織資金融通的中介組織,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發展效率較低;現有的農村金融工具種類和形式較為單一,無法滿足不用需求的籌資者和投資者的需求;相關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立法不健全,市場監管不完善,難以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市場主體之間的基本關系,以及市場的競爭秩序。所以,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市場未完全發育。

對農業科技創新企業的要求較高。由于風險投資追求高收益、高回報的特性,使得其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范圍并不是很廣,只有一些科技含量高、技術壁壘高、回報高的農業科技創新企業才會受到風險資本的青睞,對從事傳統農業,收益回報較低的企業很難得到風險資本的支持。盡管科技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但面對現有的制度背景,很難單純依靠風險投資的支持解決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所有問題,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體系的建立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但要想實現其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

風險投資評價標準可以適當降低(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尋求低風險高收益)。通過前面對本次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的總結發現,現有的風險投資評價體系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對于許多農業科技創新企業,特別是初創期的企業,其公司的管理和財務賬目非常不規范,如果嚴格按照風險評價標準打分,有可能會錯失很多機會;其次,目前國內風險投資的運作還是比較保守,以這次大賽為例,從全國入圍的1700多家農業科技創新企業中最后選出120家企業進入決賽,并且這120家企業都已經進入了科技部的專項數據庫,可以說這些企業是全國非常優秀的農業科技創新企業,但最終和風險資本達成協議的聊聊可數。很顯然國內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原則已經不再是“高收益、高風險”,而是開始尋求“高收益、低風險”,這就與風險資本的誕生初衷相違背,其對現代農業的帶動和發展作用也會降低。

農業風險投資多采取分階段投資的方式,進行“對賭協議”大大降低了風投企業的投資風險。蒙牛,雨潤,圣農發展等農業風險投資的案例都是采取這種方式進行投資的,這樣做既調動了創業企業的發展積極性,又大大降低了風險投資企業的風險,使農業這一高風險產業獲得風險投資并充分利用風險投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農業風險投資的社會效益顯著。農業風險投資投資于農業企業,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促進了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由于農業科技創新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農業風險投資的運行就大大增加了這種公共產品的投產和應用,對農業的發展,農業科技的創新以及人們生活的滿足程度的提高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結束語

農業科技創新企業有自身的特點,根據其特點需要風險投資的支持,農業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是農業科技創新企業與風險投資結合的產物,對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利益的驅使下,更加有利于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

作者:田美煥王秀芳楊永明張欣單位:河北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