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經濟區產業投資構造
時間:2022-07-06 09:46:19
導語:廣西經濟區產業投資構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我國西部大開發和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點地區,包括南寧市、欽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的管轄區域,是中國西部唯一的沿海區域。2008年1月16日,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要把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調動經濟區各方面的經濟因素,其中產業結構與產業投資結構的影響最大,因此,北部灣經濟區要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關鍵在于優化產業投資結構,這也是實現廣西經濟發展進程中一項長期的任務。
1北部灣經濟區產業投資結構的現狀分析
產業投資結構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投資在各個產業部門之間的分配數量及其比例關系,投資主要分固定資產投資和和流動資產投資,由固定資產投資會形成再生產投資。本文的分析是以固定資產投資額代表產業投資額。
1.1北部灣經濟區產業投資總體規模分析產業投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在社會再生產活動中向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投入資金的數量。從目前相關的研究來看,如上圖所示,可以看到北部灣經濟區近五年來固定資產總投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由2006年721.46億元增加到2010年2796.72億元。這也證實了北部灣經濟區在有利的政策條件的支持下,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投資的力度也在不斷的增強。
1.2北部灣經濟區三次產業投資的比例分析(2006—2010年)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在三產業間的分配情況會關系到各產業對經濟區內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合理有效的產業投資不僅有利于各產業內部結構的優化升級,而且會提高各產業的產值。從表1中可以看出,2006—2010年,對三次產業間的固定資產投資比例以及各產業的產值都在不斷的上升,每年的GDP也在快速的增長,因此產業結構與投資的優化對經濟增長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北部灣經濟區產業投資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聯分析
2.1產業結構與產業投資結構的關系產業結構與產業投資結構的關系密切,簡單的可以概括成目前的產業結構是由過去的產業投資結構形成的,而現在的產業投資結構會塑造未來的產業結構,因此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需要產業投資結構的調整優化,而產業結構的產出構成、存量構成也會制約產業投資結構的變化。根據產業結構變動的統計年鑒數據來分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產業結構表現出明顯的變化。三次產業的比例由2000年的31.1∶26.0∶42.9調整到2010年的16.86∶36.23∶46.91,三產業基本形成“三、二、一”的結構,與同期全國三產業“二、三、一”的結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產業結構在不斷的趨于合理中。通過對2006—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產業結構與產業投資結構的關聯度分析,來探討該經濟區產業投資結構調整方向,從而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2北部灣經濟區產業投資結構與產業結構的灰色關聯度分析灰色系統理論是控制論的觀點和方法延伸到社會、經濟的產物,由華中理工大學鄧聚龍教授創立,其中的灰色關聯度是對一個發展變化著的系統,進行發展態勢的量化比較分析,發展態勢的量化比較,就是對各時間序列幾何關系的比較。關聯度可以用關聯系數來表示,按照規范性、偶對性、整體性和接近性四條原則,灰色系統理論確定了參考數列x0與若干比較數列xi之間的關聯系數:ξ(k)=miinmkinx0()k-xi()k+ρmiaxmkaxx0()k-xi()kx0()k-xi()k+ρmiaxmkaxx0()k-xi()k在把所有的關聯系數集合起來取平均數即為關聯度:ri=1NΣNk=1ξi()k在復雜的系統中,如果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都有多個,就將參考序列(即母序列)中的每一個因素與比較序列(子序列)一起作關聯度分析,最后形成一個關聯矩陣來對系統因素進行分析。下面將對北部灣經濟區2006—2010年的總產值和各產業的產值與總固定資產投資和各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進行關聯度分析。具體選取該經濟區的GDP、第一產業產值、第二產業產值、第三產業產值為參考序列,第一產業投資、第二產業投資、第三產業投資為比較序列。計算關聯度如表2所示:表2中列和表示某產業產值對各產業投資的綜合關聯度,其值越小,表示較少的投資就能實現較好的產值。從列和中可以看出,第一產業產值與各項投資的綜合關聯度最小,為3.027,說明第一產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需要積極穩步的發展。其次是第三產業。表2中的行和表明某一產業投資對各產業產值的關聯度,其值越大,表明該產業投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越大。經計算排序可知第一產業投資對各產業產值的綜合關聯度最大,為3.343,其次是第二產業。從關聯表中各個因素之間的分析數據來看,第二產業的投資與第二產業的產值的關聯度最大,為0.897,說明第二產業的投資對第二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從交叉綜合關聯度來看,第一產業的投資對第二、第三產業產值的交叉關聯度最大,說明第一產業的發展能較好的帶動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
3北部灣經濟區產業投資結構存在的問題
3.1第一產業投資比重過低從2006—2011年北部灣經濟區產業投資中三大產業投資的比重來看,對第一產業投資的比重下降過快,2010年的投資比重只有4.1%,而對第三產業投資的比重明顯上升,2010年達到67.4%,對北部灣經濟區第一產業投資比重較少直接導致第一產業發展緩慢,特別是對農業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
3.2第二產業中缺乏有實力的投資主體總體來講北部灣經濟區投資資金渠道比較寬:主要來源有:中央財政支持、地方國債、減稅、信貸、民間投資等。但該區域缺乏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投資主體,大型企業比較少,高新技術企業比較缺乏,小型企業在項目策劃、資金籌措、資本運營、管理組織方面都無法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從行業分布結構看,除電力、交通、糖業等少數行業組建了企業集團,能夠相對獨立進行資本運營和項目運作外,大部分行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
3.3第三產業中內部行業投資比重不協調從2006—2010年三產業投資的數據來看,在北部灣經濟區,對第三產業的投資比重最高,港口經濟與物流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從總體來看,北部灣經濟區的服務業還需進一步的發展,目前該區域的服務業主要是集中在運輸、倉儲、商貿以及餐飲上,對一些新興的服務業投資比較少,例如金融、保險、電信、科研、文化等,因此,需要加大現代服務業的投資,以促進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4對北部灣經濟區產業投資結構優化的對策
4.1加大第一產業的投資,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農業是根本,是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的基礎。針對北部灣經濟區第一產業這一弱勢產業,要完善北部灣經濟區整體的產業投資結構就必須加大對第一產業的投資,在保障其穩步發展的基礎上提高現代化水平:第一,要加大對農業科學教育事業的投資,逐步實現從傳統農業到科學農業的轉變。第二就是要利用財政、稅收等優惠政策吸引民間投資和外資對農業的科技投入,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形成農業投資收益的良好循環,為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轉變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和科技力量。第三,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4.2加強第二產業中較強投資主體的建設投資主體強才會有實力進行投資和吸引更多的投資。第一,加強對第二產業的投資如石化產業。林漿紙產業、海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礦業開發、清潔能源產業等。第二,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培育新的增長點和新興產業,促進北部灣經濟區整體工業結構高度化,以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進程。
4.3加大第三產業中服務業的投資北部灣經濟區第三產業的發展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目前該區域第三產業投資的熱點主要是物流業、旅游業,因此應加大對新興的服務業投資比重:第一,加大對信息服務業的投資,特別是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信息服務業人才培養的投資。第二,發展現代金融業,吸引更多銀行、保險、證券、擔保、風險投資、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形成較為完善的金融市場服務體系。第三,加大政府科技投資,把投資建設的重點引向鼓勵興辦和引進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備的科技服務業。
- 上一篇:供熱企業安全指導方案
- 下一篇:人防辦政務公開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