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時間:2022-10-16 08:22:17

導語: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力度越來越大。作為一種強有力的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品德社會教學中也被廣泛應用。不過,部分教師觀念落后,不能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技術有效整合,多媒體優勢難以發揮,未能有效提高課堂效果同樣是教學實情。所以,需要從三方面入手,改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多媒體應用不合理的現狀。分別是分析優秀多媒體教學案例的優勢所在,更新教師觀念;加強培訓和研修力度,提高教師的多媒體應用水平;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促進品德與社會教學和多媒體技術有效整合。

關鍵詞:品德;社會教學;多媒體技術

一、多媒體技術對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積極作用

(一)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它更注重學生的成長。所以,在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思想中就提到———教育要回歸生活。以便學生們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要想真實的生活情境在教學過程中隨時再現,多媒體技術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小學生創設接近生活的教學情境,使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為他們內心情感的激發創造一定的可能性。(二)教學內容直觀化。將抽象的知識和不易觀察的事物變得直觀可視,是多媒體技術的基本功能之一。它可以讓學生坐在教室里看到天安門的實景,可以在一分鐘內看完小草從種子發芽到長成的全過程,可以通過視頻仔細、多次地觀察交警的各種手勢。這種功能可以讓品德與社會課的知識點更加淺顯易懂,幫助學生快速完成學習內容。(三)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小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他們對新鮮事物有著獨特的認知方式,多媒體可以運用形、聲、色等手段傳情達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作情感。同時,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充分地感知這個世界。

二、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多媒體技術能力較低。在農村學校,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多媒體應用能力較低是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將課件當作黑板來用,將計算機當作播放器來用的情況經常出現。多媒體應用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觀念問題,部分老師堅持著多媒體無用論,認為自己不用多媒體一樣能上好課,卻沒有意識到,用好多媒體技術可以讓課堂效果更上一層樓。二是技術問題,制作粗劣的多媒體作品不但不能提升課堂效果,還會有所降低。(二)多媒體應用的目的不明確。教學中多媒體的設計是一種預設式設計,其目的有的是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有的是為了提升課堂氣氛,還有的是為了減少備課、上課工作量,依賴課件推進教學。以上不論哪一種情況,都偏離了多媒體技術服務于教學的初衷,忽略了學生的需求和課程要求。過度依賴課件還會造成教學過程機械化,不管需不需要,逼迫教學跟著課件走,將使課堂缺乏生成性、靈動性。(三)教學設計內容不合理。由于對多媒體應用的目的不明確,部分教師在設計課程時會以多媒體素材和課件的設計為主要關注點,而忽略了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致使教學設計內容偏離了學生的可接受范圍。雖然使用了多媒體教學,卻阻礙了學生的學習。

三、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方法

(一)提高教師多媒體設計能力。教師多媒體應用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觀念問題,二是技術問題。對于這兩個問題,解決的辦法并不難,我們可以通過優秀多媒體教學案例的展示和理論指導來幫助教師更新觀念,可以通過技能培訓、校本研修和比賽等活動提高教師的多媒體技術。要使教師多媒體設計能力顯著提升,達到理想的效果,一定要將這些措施真正落到實處。(二)按需設計多媒體教學內容。多媒體技術具有教學輔助功能。運用多媒體課件,只是為了更好地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達到恰到好處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所以,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時,首先要分析教學需求。不能為了追求多媒體技術的華麗技巧而過多使用多媒體效果和素材。避免出現與教學無關的內容,如無關動畫等,會擾亂學生對教學重點的關注。教學手段一定是為教學服務的,特別是品德與社會課,在多媒體內容選擇上,一定要講究思想性、科學性。(三)多媒體應用要促進教學內容創新。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呈現大量知識,但我們不能僅僅把課件當黑板來用,而要發揮多媒體資源種類多、容量大、設計自由的特點,展現出富有創意的、用課本和黑板難以體現的內容。要關注課堂現象,觀察學生表現,利用課件但不局限于課件,根據課堂進展采取不同措施完成教學內容。同時,多角度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四)多媒體設計要確保教學由繁化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為了將課堂中復雜的內容變簡單,抽象的內容變直觀,用最有效的手段促進學生的學習。所以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中應用多媒體要做到能省則省、能簡則簡。不能因為融入了多媒體內容而使課程多出了幾個環節,多出了不必要的內容,更不能為了應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變得拖沓冗長,阻礙了學生的學習。(五)設計貼近生活實際的多媒體內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喜愛的事物是不一樣的,在品德與社會課堂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要尋找適合當前學生認知水平的圖片、音樂等素材,低年級學生可以用到喜羊羊、光頭強等素材,高年級學生則不行,他們需要更有思想性的素材。多媒體的應用要符合品德與社會課程特點,要能夠貫徹啟發性原則,能幫助學生擴散思維,能培養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能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作者:付建軍 單位:修武縣教師進修學校

參考文獻:

[1]盧玉娟.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分析[J].知識文庫,2016(1).

[2]王立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合理運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

[3]蒙一彪.淺談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課的應用[J].小學教育參考,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