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教學質量提升對策分析

時間:2022-10-14 10:40:00

導語:網課教學質量提升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課教學質量提升對策分析

【摘要】2020年春季學期,由于特殊的疫情形勢,目前很多學校教學采用在網上進行教學。在這種特殊的形式下開展的教學,怎樣才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教學中采用的一些方法與同行探討,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質量;網絡教學;教學方法

2020年春季學期,由于病毒肺炎疫情,學生和教師不能到校上課,大多數學校采用網絡教學的方式來完成教學工作。怎樣在網絡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專注度,提高學生的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在電腦屏幕或手機平板屏幕上專心致志地聽教師在網上講授45分鐘,這些問題值得教師深入思考與探討。

一、網絡教學提高學生專注度和教學效果的方法

(一)預習。要求學生在每次上課前必須在網絡平臺(比如:超星)上看相應的視頻教學資料,時間不要設計過長,大約10~15分鐘左右,簡單介紹一下,本次課要講的一些主要內容。而且學生看視頻教學資料的時長要作為平時成績的一個考核因素。這樣就可以保證學生在上課前有一定的時間預習相應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上網課時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能使網絡課堂教學效果更好一些。(二)考勤。網絡教學考勤與傳統課堂上的考勤有本質區別,傳統課堂上的考勤教師能見其人,聞其聲,而網絡教學課堂上,教師無法看到真人在不在網絡課堂上,能看到的只有網絡平臺上的一個簽名(當然這時也可要求學生開視頻考勤,但也有學生會有不同的理由拒絕開視頻)。筆者采用的方法是:一是要求學生在網絡平臺(比如:騰訊會議)上簽到,簽到后,每個學生必須將其名字修改為:學號姓名。但是采用了這個方式,你只能保證學生在平臺上報到了,但網絡授課時,他在不在電腦、手機、平板的前邊聽課是無法保證的。二是課堂上隨機不定時點名,此時要求學生打開視頻,凡是在點名時沒在屏幕前的學生視為違紀,并作記錄,而且這個記錄最終要與該門課程的總評成績掛鉤。點名的時間段不定,可以是上課開始,也可以是中間任一個時間段,或者要下課時進行。每次隨機點名的人數不要太多,以免占用正常的教學時間。這樣給學生極大的震懾,至少可以保證他在上課時要在屏幕前。(三)每堂課前測試。每堂網絡教學課前,設置一個3~5分鐘的時間段做一個開卷小測試,學生可以看書,可以看筆記,可以上網搜索,但時間最多只有5分鐘,可以設置5~10題的選擇或判斷題,主要考察上一次課的重點或難點教學內容學生是否掌握,該成績要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計入期末的總評成績。測試的結果也可以作為教師上課教學進度和難度控制的一個參考依據,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心中有數,不至于盲目教學,教與學脫節。(四)被動問題回答。為了提高學生在網絡課上的學習積極性,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制學生在屏幕前聽課,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時不時地提出一些比較簡單的被動問題,主要考察學生是否在屏幕前聽課,要求凡是被點名點到的學生必須回答,而且回答問題答對加1分,答錯扣1分。(五)主動問題回答。除了在課堂上設置被動問題外,再設置一些難度較高的主動問題,讓學生搶麥回答,回答正確加分(分值視問題的難度系數可以設置為2分、3分甚至更高),回答錯誤不扣分。讓學生敢于在網絡課堂上主動回答問題,這樣可以極大地激勵學生的學習激情。由于是網絡教學,往往會發生在傳統課堂上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也敢于在網絡教學課堂上積極回答主動問題。(六)作業。要求學生每一次把布置的作業做在作業本上,然后再使用拍照的方法把作業制成WORD(或WPS)文檔提交,作業完成情況也要作為平時成績計入期末的總評成績,而且以后疫情結束到校上課時,要上交紙質作業本。用這種方法提交作業,可以有效地杜絕學生用復制粘貼的方法相互拷貝作業文件,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做電子作業的興趣。(七)每章后考試。每章節講授完畢,可以隨堂用超星App進行20分鐘左右的考試,出題最好是客觀性的題目,比如: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這樣學生考試完畢,馬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績和在班上的成績排名,頻繁的測試和考試,會讓學生對考試不再畏懼,對考試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期待感和成就感,由于是機器判分,也不會增加教師太多的工作量,同時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些方法采用后,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規范一些學生的學習習慣,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希望還有好的方法的同行,能交流教學方法,共同提高,能圓滿地完成新形勢下的教學工作。

二、學生反映教學效果

采用這些教學方法后,效果怎么樣,針對一些關心的問題在網上用騰訊文檔的收集表,收集了學生反饋的意見。(一)預習效果調查。由于學生在家上網課,拿不到學校上學期預訂的紙質教材,給每個學生推送了pdf的電子教材和相應的視頻教材。要求每一個學生在上課前都進行預習,預習時可以看電子教材,也可以看視頻教材,但這兩種方式,哪一種效果更好,進行了網絡調查,受訪的學生有90人,52%的學生認為看電子教材的效果好,48%的學生認為看視頻教材的效果更佳。從得到的結果看,由于每個學生學習的習慣不同,喜歡看書學習和看視頻學習的同學的比例幾乎相等。(二)網絡課考勤調查。除了網絡平臺簽名以外,為了檢查學生是否在屏幕前上課聽講,教師上課時,隨時可能進行隨機點名,也設計了一個網絡調查問題,“你認為這種方法的效果怎樣?”有63%的學生認為這種方法效果較好,有30%的學生認為這種方法的效果一般,只有7%的學生認為這種方法的效果不好。從得到的反饋結果來看,這種方法的效果還是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認同。(三)課前測試調查。為了檢查學生是否復習過上次課所講內容,每次上課前都要進行3~5分鐘的小測試,考察學生對上次所講內容的消化情況。對這個問題的效果怎樣,也設計了一個網絡調查問題。有59%的學生反映這種方法的效果較好,有38%的學生認為這種方法的效果一般,僅有3%的學生反饋效果不好。從得到的調查結果來看,這種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四)被動回答問題調查。針對上課回答被動問題,回答正確加分,回答錯誤扣分,這種方法的效果怎樣?在網上征求了學生的反饋意見,有39%的學生認為這種方法的效果較好,有31%的學生認為這種方法的效果一般,有30%的學生認為這種方法的效果不好。從得到的結果來看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這種方式還是有抵觸情緒。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學生上網課時,開小差的人數可能比傳統的在教室上課的人數要多一些。這也更加堅定了在上網課時要繼續采用這種方法。(五)主動回答問題調查。對于上網課時,回答主動問題,答對加分,答錯不扣分,這種方法的效果怎樣?有91%的學生認為這種方法的效果較好,有8%的學生認為一般,只有1%的學生認為效果不好。從得到的結果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這一方法還是比較認可的,支持在上網課時繼續采用這種方法。(六)作業調查。對于作業,要求先還是做在作業本上,然后拍照制作Word文檔提交,這種方式效果怎樣?有46%的學生認為效果較好,有38%的學生認為效果一般,有17%的學生認為效果不好。從反饋的結果來看,大多數學生對這種方法還是認可的,接受度較高。(七)每章后考試調查。對于每章上完后,進行隨堂考試這種方法的效果?有50%的學生認為效果較好,有43%的學生認為效果一般,只有7%的學生認為效果不好。從反饋結果來看,還是受絕大多數學生的支持的,更加堅定了上網課時,采用這種方法。

三、探討

大學生要不要像小學生和中學生那樣在上網課時,讓家長配合來監督學生的學習過程?個人認為大學生畢竟是成年人了,如果再讓家長來監督,學生反感較大,逆反心理較重,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完成。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也沒有采用這種方法,這一點在私下也調查了幾個學生,大家普遍還是比較接受的。

四、結語

在當前病毒肺炎疫情時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來更好地完成網絡教學工作,本文的一些方法僅供參考,希望能與同行進行探討,找到一些更好的、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阮遠飛.網絡教學中教學設計方法的研究與探討[M].合肥:安徽出版集團,2017,2

[2]溫琦.知識經濟時代下網絡教學方法的創新性探討[J].電子制作,2013,3

[3]李秀霞.網絡教育的成人學生學習行為及管理策略研究———以中國醫科大學奧鵬平谷學習中心學生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21

作者:江軍 單位: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