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象變化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時間:2022-04-09 03:21:24

導語:農業氣象變化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氣象變化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摘要:本文分析了農業氣象變化農作物不同成長階段造成的影響,并總結了防止農作物產量與質量降低而影響農業經濟效益的各項應對措施,以期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

關鍵詞:農業氣象變化;農作物;影響;應對措施

在我國現代化社會發展中,農業是重要組成部分,創造著巨大的經濟效益。農作物的生長會受到不同因素影響,如生長環境、地質條件、季節氣候、水質等,降低了農作物的質量與產量,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農業氣象災害。全球氣候變暖引發了更多自然災害,對農業發展造成巨大影響。農業氣象災害包括冷凍、干旱、洪澇、風暴等,我國政府部門對農業發展高度重視,相關部門采取了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加大對農作物健康生長的保護力度,減輕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1農業氣象變化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1.1冷凍災害。冷凍災害最常見的有低溫冷害與凍害。凍害主要是以霜凍害與寒潮害為主,會對越冬農作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氣溫低于0℃就會對農作物的原生質造成破壞,甚至是對農作物的植株造成直接性的損害,甚至造成農作物死亡[1]。不同地區生長的農作物對溫度有不同需求,在不同季節溫差差異性比較大。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地區,在早春、晚秋時節,溫差大,會對農作物健康生長造成嚴重影響。1.2洪澇災害洪澇災害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與干旱災害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截然相反。農作物健康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資源。洪澇災害會使農作物生長的土壤中水分過多,引發農作物秧苗潰爛,使農作物無法繼續生長,嚴重地區還會出現農作物絕收的情況,給農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1.3風暴災害。風暴災害最常見的有冰雹、龍卷風、雷暴、雷雨等。風暴災害的發生主要是受到了不穩定的外界氣候影響,產生了強對流的天氣并在大氣層中產生反應,從而引發各種風暴現象[2]。雖然風暴災害對各地區影響的面積不大,但是有較強的傷害性、突發性。風暴災害對農作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受損最嚴重的就是農作物的莖稈、果實、葉片,風暴災害會對農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由于風暴災害的影響性比較大,一旦該地區的農作物受到了傷害,就很難恢復到原樣,使農作物的質量與產量持續下降。

2應對措施

2.1增強農業氣象災害防范意識。為了降低氣象災害對農作物健康生長的影響,應增強人們對農業氣象災害防范意識。由于氣象災害具有不可抗力,因而對氣象災害的防范就至關重要。通過對各地區農作物生長情況與氣象災害綜合分析,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并全面落實到農作物保護中,從而加強對農作物健康生長的保護力度[3]。同時,應提高農戶防控意識與能力,加大對防范措施的宣傳,使人們能自主保護環境,從而有效地降低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產量與質量的影響。2.2完善災害防御體系。構建完善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是保護農作物健康生長的重要途徑之一,以農作物健康生長需求為基礎條件來全面實施防御體系,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對防御體系不斷地優化與完善。引進現代化科學技術,建立災害防御報警系統,可對氣象災害的發展情況實施監測,針對不同的氣象災害而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從而加強對農作物健康生長的保護,降低氣象災害的影響。例如:通過對現代化監測設備的應用,及時掌握洪澇災害的發展情況,在洪澇災害來臨前做好抗洪措施,從而降低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2.3完善防護基礎設施。完善防護基礎設施對氣象災害發生頻率比較高的地區作用明顯。氣象災害對農作物質量、產量的影響,引起了我國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故加大基礎防護設施的建設力度,為農作物健康成長提供基礎保障。例如:應急預報平臺的建立能夠及時將氣象災害通知農戶,使農戶提前做好防御措施。針對干旱災害地區,加大水利工程的建設力度。比如,南水北調工程、地方小型水庫工程等;嚴格控制與管理水資源,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有效解決干旱災害影響的問題,為農作物的健康生長提供充足水分[4]。

3結語

綜上所述,不同的農業氣象災害會對農作物健康生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此,需要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增強農業氣象災害防范意識,完善災害防御體系,完善基礎防護設施,對各種氣象災害進行有效防御,降低災害發生率,確保我國農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亞光,李柏薈,史國慶,等.農業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分析[J].現代化農業,2019(11):7-8.

[2]李義蘭,龍國軍,徐婷婷.淺析農業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J].種子科技,2019,37(12):124-125.

[3]趙紅云,肖鋮.農業氣象災害及病蟲害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分析[J].種子科技,2019,37(11):156.

[4]王勝,沈梅,石磊.安徽省近33年農業氣象災害年景評估[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3,18(3):192-197.

作者:呂睿杰 單位: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