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分析研究

時間:2022-10-11 11:15:09

導語: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分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分析研究

隨著電能需求的不斷深化,用戶對電能質量要求也隨之提高,為了提高電能利用率,提高用戶對所用電能的滿意度,此時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使用是極為必要的,它不僅能夠分析計量異常,而且還能確保電能持續供應。因此,本文對此展開分析能夠全面檢查用電用戶電能的使用情況。

1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基本介紹

針對不同用戶用電使用情況進行全方面的信息采集,然后整理數據信息,根據數據信息結果對其進行用戶分析,這一系統不僅能夠實現大量數據信息采集,而且還能進行信息分類,以此實現用戶用電情況的自動化顯示,與此同時,還能針對電能裝置進行狀態檢測,分析電能計量裝置的合理性,此外,有利于實現電網信息化,有利于提高電能計量準確性。該系統主要組成部分有三種:①主站;②采集設備;③通信通道。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影響下,這一系統能夠實現全覆蓋效果,即對廣大用戶進行全面信息采集和使用監控,以此優化電能質量,提高電能管理效果[1]。

2計量異常分類

由于現實生活中計量異?,F象較多,針對這一現象進行細分,具體分類表現在如下四方面:①異常種類差異,異常狀況主要發生在計量設備和用電兩方面;②采集設備異常差異,異常狀況出現在集抄設備、公用配變以及負控設備等方面;③異常特征差異,異常狀況常見于超載、電流、功率因數、電壓等方面;④異常原因差異,導致原因為電能表異常、計量回路異常、采集回路異常以及采集設備異常。

3計量異常原因分析

3.1接線盒故障。設備實際應用的時間較長,投入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接觸不良狀況,具體原因:連接片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氧化現象,因此會影響接觸效果;接線盒增熱后,會出現接觸松動問題;接線盒內部螺絲穩定性較弱,在實際安全過程中還會出現多種安裝問題,造成線頭壓接不穩定等情況。在日常工作中應提高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接線盒故障。3.2表計故障。這一故障的發生次數較多,導致這一故障的原因主要有電池故障(電池內部電能過高或者過低)、計度器故障、液晶屏故障、存儲器故障、表計故障、電子器件故障等。此外,用電負荷也會導致這一故障現象發生。3.3終端故障。常見故障形式主要表現在兩方面:①通訊終端;②電源終端。雖然這兩種故障類型發生的幾率較低,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故障一定不會發生,其中,造成第二方面故障的原因主要有接口故障、屏幕故障、軟件設備故障等,一旦發生故障就會出現數據丟失現象。3.4互感器故障。這一故障雖然在發生幾率方面同上述故障類型一樣,對此進行故障原因分析時,常見導致因素主要有熔絲燒毀、互感器放電、二次開路、接線錯誤、勵磁特性失穩[2]。3.5通訊故障。造成這一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分別是人為因素和數據采集因素。人為因素:部分用戶受長期應用老式機械表的不良習慣影響,應用現代化智能表時會因傳統習慣出現數據采集失誤現象,由于現代化智能表靈敏度較高,不規范操作行為能夠被及時記錄,因此,導致通信故障頻繁發生。數據采集失誤:由于用電現場數據采集內容較多,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應用初期會因考慮片面出現誤填問題,進而不利于數據準確錄入,影響數據信息的完整性。

4計量異常改進方法

4.1優化計量裝置。計量失誤多半原因由計量裝置自身導致,為了降低計量裝置方面出現失誤幾率,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①工作人員應定期檢查用戶電能表,從電能表型號以及工作性能等方面進行檢測,對于質量低下、型號不符的電能表及時更換。②安全監控裝置用以監督接線盒的應用情況,這不僅能夠優化接線盒運行效果,而且還會減小負荷現象。③強化互感器工作效能,并且根據用戶需要做好接線工作。④加強系統采集終端監控,避免出現參數失準現象,同時,針對異常數據詳細記錄、具體分析,以此減少異常數據出現,完成數據信息采集工作后,全面調試終端,只有各項工作符合應用標準后,才能將其投入到具體應用中來。當系統工作期間出現采集信號波動時,這時要將檢點投入到終端天線中,觀察問題出現在天線短路還是接觸不良,當問題確定為天線短路時,應及時更換新的天線。當上述兩種問題均不屬于,但仍發生信號波動時,這時要對參數設置全面分析,必要時重置數據卡。此外,工作人員還應制定具體可行的巡檢方案,以此為依據解決數據計量問題,確保數據計量準確率的提高。4.2做好系統統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要想在電能計量中發揮應用作用,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應對用戶對象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針對用戶用電情況以及用電規律性全面檢查,這不僅能夠促進數據信息采集工作有序開展,而且還會優化采集流程,提高采集效率,避免計量異常狀況出現。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可以通過先進技術進行干擾源排查,對于發現的干擾源及時處理。同時,集中器具體安裝時,應細致觀察所要安裝的區域環境,最終選擇干擾較小的地區進行位置安裝,這不僅會增加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而且還會降低計量失誤數據的發生率。做到上述基本工作的基礎上,還應適當規劃電能表數量,如果電能表數量過多,那么計量準確性會相應降低,集中器數量與電能表數量要求相反,適當增量能夠實現任務有效分擔,有利于穩定集中器工作狀態,優化信息數據質量。4.3完善計量環境。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運行效果受環境因素影響明顯,如果運行環境不夠優良,環境中存在的干擾因素較多,那么極易影響數據信息的接收的完整性,同時,不利于數據信息整合,極易出現數據異?,F象,影響系統工作狀態以及工作效果。采集系統現場設備應結合用電檢查、周期性核抄、現場校驗等工作同步開展常規巡視。其中常見的巡視內容包括:(1)終端、箱門的封印是否完整,計量箱及門是否有損壞。(2)采集終端的線頭是否松動或有燒痕跡,液晶顯示屏的是否清晰或正常顯示。(3)采集終端外置天線是否損壞,無線公網信道信號強度是否滿足要求。(4)采集終端環境是否滿足現場安全工作要求,有無安全隱患。(5)檢查控制回路接線是否正常,有無破環。(6)電能表、采集設備是否有報警、異常等情況發生。所以在巡視過程中注意環境中多樣性設備間的組合情況以及數量、質量情況,對于長時應用的設備應定期檢查,做好設備檢修和保養工作,針對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線路老化問題及時處理,避免設備應用后期出現故障,與此同時,合理規劃電能接線,避免出現電線私接、交叉現象,在通信質量提高方面,還應不斷增強線路強度、選用適合的發射方式,以此提高通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處理相對復雜的接線方式時,為了確保信息系統能夠充分發揮應用作用,應結合用戶用電實際情況選用適合的通信方式,其中,微功率無線通訊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在發揮應用優勢的同時,還能在網絡保護方面做出積極貢獻。在環境優化方面,提高先進技術應用率,這不僅能夠解決信道切換問題,而且還能有效降低投資成本,這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有序運行具有重要作用[3]。

5結論

綜上所述,電能計量異?,F象現已成為電網運行的常見現象,應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對其進行全面分析,在掌握原因的基礎上,通過優化計量裝置、做好系統統籌、計量環境完善等方式減少計量異?,F象,提高計量準確率,優化計量方式。這不僅能夠促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穩健運行,而且還會為用戶提供穩定電能。

作者:姜賓 單位: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莘縣供電公司

參考文獻

[1]吳嘉軼.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電能計量裝置異常智能分析方法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7):216.

[2]陳曉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異常數據分析以及計量現場故障實際應用處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7):34~35.

[3]范潔,陳霄,周玉.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電能計量裝置異常智能分析方法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3(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