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信息安全新特點與新要求
時間:2022-02-22 08:45:01
導語:大數據信息安全新特點與新要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大數據時代的快速發展,想要經濟更加迅速發展,就要不斷加強對大數據的管理,并且提出合理的新要求,這些對于社會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時還有利于實現我國經濟強國的目的,本文就在大數據時代下,將信息安全的新特點進行了具體分析,同時還提出了科學合理的新要求。
【關鍵詞】大數據;信息安全;新特點;新要求
大數據同時連接著我國的社會科技發展與產業化的發展,在國際化進程的推動下,我國的數據信息的流通速度、數量、規模都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尤其是國際信息的出現,沖擊著我國的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同時也在提醒著我國傳統的信息安全管理的弊端,因此,分析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對我國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大數據時展狀況
所謂的大數據就是數據的集合,并且大數據的管理方法有著極大好處,應用便利、存取方便、速度也快、類型多,因此,成為了我們新時代最合適的信息技術。大數據的出現有益于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現展的網絡化、智能化、的出現,大數據帶動了新時代的信息安全。當前,大數據的出現成為了國內外發展經濟的引領方式,成為了發達國家發展的新動力,同時,也帶來新的改變與機遇,我國充分借鑒了國外的發展戰略,在2016年提出的十三五,已經重點發展大數據,從而更加確定大數據為我國帶來的益處,更加能關聯好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我國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大數據的帶領下也有了更好的發展,但同時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也有了復雜性,能夠讓人們重新認識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二、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安全新特點
2.1綜合性。大數據的發展為人們帶來了便捷,但是也有其風險性并且在新時代背景下有了新的特點。由于信息安全的內容、空間、都在發生改變,信息安全管理內容出現了新的特點。首先,在大數據發展的時代下,數據信息在不斷的向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擴張,綜合安全是我國信息安全的主要特征,同時,我國當前探索綜合安全發展的主要任務就是持續發展我國綜合安全觀念,維護國民、政治、經濟、社會等的安全讓我國信息安全更加具有特色,發展的更好[1]。2.2規模性。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就是萬物互聯,讓信息的傳播有了新的狀態,能夠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相連接、人與物之間的連接。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下,上網的人在持續的增多,網民的網絡活動被著重記載,大數據信息時代下的信息安全規模在不斷擴散,并且融入到了我國的各個領域,更加利于人們的生活。雖然數據信息在不斷的廣泛滲透,同時,數據規模的風險性也在不斷擴大,這對于人們的個人信息安全有著嚴重的威脅,現在網上賬號被盜事件隨處可見,人們的個人資料在不斷的泄露,嚴重影響日常正常生活。2.3跨域性。在經濟的不斷發展下,信息、知識都在不斷的傳遞,我國的數據資料都在相互流通,實現了跨區域的發展,但同時,跨域性的發展也給數據信息安全帶來了影響,所以,想要避免這種風險的發生,就一定要控制好對于數據上的管理,建立相應的跨域性數據監測體系,這樣才能夠減少危險性的發生,保障我國數據信息的安全,保障人們生活得到保障。2.4廣泛性。隨著大數據的發展,信息資料在網絡的快速傳播下迅速融入到各個行業中,這也重點說明網絡的便利性有多大的益處,讓信息快速的流動著,信息的管理方式上也有了巨大改變,動態管理模式成為當下的主要管理方式,并且在管理時間的要求上也變得更加的嚴格[2]。
三、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安全新要求
3.1管理方式的改變。在大數據不斷發展下,信息安全的管理模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實際上,大數據有著雙向的特點,不僅能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但同時還是出現很多不良信息擾亂人們的思想,因此,想要大數據給予人們正確的信息,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做出一定的改變,要對數據進行重點觀察,合理科學的利用數據信息,在發展大數據的同時,還存在弊端,仍然會有非法分子利用網絡的途徑傳播不良信息,混淆網民的思想,因此,要加大對信息的管理,做好管理工作,讓大數據環境更加暢通、美好[3]。3.2管理政策的改變。據信息的安全發展情況,我國要嚴格進行法治化的管理,保證減少風險的發生幾率,在這個法制的時代下,要通過有效的法律保障信息的流通,并且保證個人信息安全。
四、結語
在當前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安全問題不僅聯系著人們的個人隱私,并且更重要的是關系到我國的信息發展狀況,隨著信息的發展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機遇與挑戰,所以,我國要加強對信息的管理,保證經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世偉.論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J].圖書情報工作,2016,02(06):5
[2]曾慶云.論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分析[J].電子世界,2016,03(15):11.
[3]吳茜.論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J].通訊世界,2017,05(12):275
作者:林楠 洪訊 單位:1.國網莆田供電有限公司 2.國網廈門供電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校信息技術安全隱患及對策
- 下一篇: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分析
精品范文
10大數據學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