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與電子商務支付安全問題研究

時間:2022-03-23 04:24:06

導語:新媒體與電子商務支付安全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與電子商務支付安全問題研究

摘要:伴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居民生活方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電子商務正是搭乘互聯網的快車出現的新興行業。電子商務能否得到順利發展,關鍵在于網上支付是否順暢,只有流暢的網絡支付才能確保電子交易的安全及平穩運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網上支付存在不穩定因素較多,因此降低了電子商務的安全性能,阻礙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從電子商務領域出發,探析了網絡支付領域內的安全問題,希望能為電子商務轉型升級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新媒體;電子商務;融合;支付安全

電子商務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但是其安全問題成為了社會性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關于阻礙居民網絡消費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阻礙電子商務平穩發展的核心在于群眾對網絡支付的安全擔憂?,F實也表明,電子商務遭受的網絡攻擊要遠遠高于傳統經營企業,這不僅讓公司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影響了整個行業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口碑。

1、新媒體融入電子商務的概念分析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移動通訊設備的普及,我國手機或者平板用戶每年都呈指數型增長,微博和微信成為居民彼此交流的主要途徑之一。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不僅突破交流的時空限制,也催化了以數據推廣為盈利模式的新媒體誕生。在新媒體概念下,銷售模式也出現了明顯的改變。比如:在新媒體的概念下,產品宣傳采取網絡推送、大V推廣、官方賬號宣傳等形式,不僅成本低,而且宣傳效果好,成為當代營銷的首選。面對微博和微信的龐大用戶以及便捷的宣傳途徑,很多品牌為了擴大營銷紛紛開設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官方賬號,希望通過定時更新推送產品信息等方式進行推廣。用戶還可以在微信公眾號里或者微博官方賬號內直接進行商品購買,由此新媒體和電商得到進一步融合。

2、電子商務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網絡支付層面現狀分析

2017年國務院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的指導意見:目標是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預計達到6萬億元;拉動相關行業的產出達到15萬億元,并且交易額預計以11%的增長率逐年增長,因此,電商和新媒體結合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會呈現較好的市場前景。伴隨著我國4G和5G技術的運用,手機、平板等移動客戶端支付環節逐漸簡便、流暢性更加提升,這也為我國電子商務融入新媒體奠定了扎實的技術基礎。此外,在O2O等營銷模式發展下,通過線上支付但是在實體店取貨的銷售模式也得到了空前的推廣??傊?,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營銷模式層面,電子商務在新媒體時代都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網絡購物已經不單單是一種消費模式,還引發了生產和服務領域的變革。根據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我國網民數量已達到8.29億,網民中采取網絡購物作為自己主要購物模式的達到半數以上。從市場前景看,我國新媒體語境下電子商務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提升空間。

3、新媒體語境下的電子商務發展領域網絡支付問題剖析

3.1網絡安全層面。在網絡安全層面,影響電子支付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存在眾多釣魚平臺。釣魚平臺是網絡詐騙團伙為了吸引消費者上當受騙而制作的高仿真官方網絡銷售地址,伴隨著詐騙手段不斷升級,釣魚平臺有時也會發送迷惑性電子郵件,更有甚者會篡改微信公眾號或者官方微博中的銷售鏈接進行詐騙。其次,出現業務拒絕現象。當網民通過微博官方賬號中登錄銷售鏈接時,網絡黑客會利用網站漏洞導致用戶的正常訪問被拒絕。網絡詐騙人員甚至會設計相關木馬病毒,自動復制錯誤支付密碼,讓賬戶被凍結,進而使得正規官方網站無法被網民順利使用。最后,網絡跟蹤現象頻發。網絡詐騙者會編制專業跟蹤軟件,對用戶的終端支付進行全程跟蹤,不僅記錄用戶的正常登錄信息,還會篡改相關信息,不僅使得網絡系統癱瘓,還會造成用戶財產的損失。3.2系統安全層面。系統安全存在問題,進而影響新媒體環境下電子商務發展,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存在黑客攻擊。各大品牌的微博官方銷售鏈接現在已經成為黑客攻擊的主要目標,黑客通過自己編寫的專業程序非法入侵電子商務服務器,盜取服務器內貯存的重要信息。黑客攻擊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中斷網絡、破譯服務器密碼、安裝竊聽軟件等等。第二,病毒入侵。當代病毒主要借助于網絡進行大肆傳播,不僅pc端會被侵入,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也會成為傳播病毒的工具。當用戶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中瀏覽時,一旦點開被惡意插入病毒代碼的鏈接,用戶打開鏈接的同時便會被病毒感染。通過這種方式,黑客能夠對所有瀏覽該鏈接的隱私信息進行收集,更有甚者,黑客可以通過相關病毒進行監視和潛伏,在遠程進行指令下達,但是用戶會毫無察覺。3.3信息安全層面。在電子商務中信息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合法用戶被假冒。網絡詐騙人員會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合法用戶的各種身份信息,利用交易雙方無法真實相見,盜取相關信息讓網絡安全攔截功能產生信賴,進而偽造其身份并通過多種途徑盜取他人合法財產。第二,竊取信息。黑客借助互聯網等網絡介質竊取交易信息內容,通過跟蹤和竊取軟件記錄用戶的支付信息,或者借助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功能,對竊取來的各種參數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對用戶的支付密碼進行解鎖。網友在設置密碼時往往存在重復單一的現象,這種行為極易被網絡詐騙人員利用,在專業解碼軟件下用戶所有的登錄密碼便會逐一瓦解。網絡詐騙人員再借助盜取的登錄密碼與他人交易,進而造成網友的財產損失。第三,信息被篡改。網絡攻擊人員通過技術攻擊等方式篡改網站程序,進而使得交易信息被篡改。3.4支付系統協議層面。當代我國電子支付大多采取SSL協議和SET協議,這兩種協議不僅被用戶熟知,也是我國網絡支付的標準,其在網絡支付層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也存在較大的隱患。SSL協議讓用戶的信息和新媒體商戶信息之間通過加密手段進行安全傳輸,確保商家能夠順暢地驗證用戶信息,在使用流暢感層面SSL要高于SET,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弊端,最突出的問題便是加密傳播的只是客戶的信息,通過新媒體進行網絡銷售的商家身份信息客戶卻無從驗證,這就使得客戶和商家兩者在信息安全保護層面存在不平衡現象,一旦客戶與不法商家進行交易,客戶將無從查找相關信息。SET模式下則是對交易雙方所有信息都進行規范傳輸,這確保了雙方對于對方的身份能夠進行有效識別,但是也因此導致操作異常繁瑣,對于新手存在操作復雜等問題。3.5監管層面。電子商務是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我國現行法律無法對電子支付進行有效約束。雖然經過近幾年法律的修改,尤其是2019年初新出臺的《電子商務法》在網絡支付層面,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行了保障,但是面對日新月異的詐騙手段以及數量呈指數型爆噴的新媒體電商經營者,網絡用戶的合法權益仍然無法得到全面保障。監管乏力也就導致了網絡安全問題屢禁不止。

4、在新媒體語境下電商發展優化網絡支付的有效途徑分析

4.1確保網絡安全。電子商務借助新媒體開展的新型營銷模式,只有網絡安全了,才能確保電子商務在一個安全環境下運營、突破傳統發展局限性。為了確保支付的網絡安全,必須要強化病毒預防、黑客攻擊等防護。但是提升交易效率的過程中也會為病毒入侵等造就較大的便利,因此網絡用戶要借助專業系統軟件經常對電腦和移動設備進行病毒和木馬等內容的查殺。防火墻是有效保證病毒入侵以及非法入侵的措施之一,在防火墻幫助下,只要訪問用戶未經授權,便會被攔截在防火墻外,這在一定層面確保網絡安全。4.2確保系統安全。為了確保系統安全,必須要提高黑客的違法成本。一方面在技術層面,網警要升級追查力度,借助技術手段鎖定黑客具體位置,讓黑客受到法律制裁,另一方面在思想宣傳層面,學校一定要承擔起相應的職責,要讓青少年養成正確的價值理念,讓青少年在掌握較高技術的同時為社會做出積極影響,讓每個青少年在思想層面杜絕危害他人財產信息的思維。此外,強化殺毒軟件以及防火墻等保障系統的研發,從根本上杜絕病毒入侵、預防非法入侵,還要加強服務器和運行后臺的監管,通過責任清單的方式,對于因為工作人員玩忽職守的行為造成的用戶財產損失一定要嚴格追責。4.3信息安全層面。中國社會的誠信體系建設仍然有待優化,面對日漸猖獗的電子詐騙,在技術手段的制約下,很多犯罪分子依舊逍遙法外,對此必須要強化誠信體系建設??梢越梃b西方發達國家的誠信體系,但是絕不可盲目照搬,要立足于我國國情,構建一個符合我國市場需求的誠信機制。通過身份信息查詢等多種方式查詢信用記錄,確保電子商務在新媒體環境中平穩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電子商務平穩發展不僅是政府的職責,更是每個公民應當承擔的責任。對于消費者,要杜絕貪圖小便宜思維,保持理性觀念,并且要通過學習互聯網知識,提高防詐騙能力。尤其是中老年群體,不能盲目聽信各類推廣信息和鏈接,以避免被不法用戶騙取錢財。4.4完善支付協議。面對新媒體運營模式下的網絡支付眾多問題,要立足于我國網絡支付現狀,重新出臺一套適合用戶的新型支付協議。在網絡支付過程中,我國網友大多通過借記卡進行支付,信用卡支付使用頻率較小,因此可以對SET協議進行廣泛的推廣。但是一定要優化協議流程,減少不必要的操作,降低使用難度。此外還要進一步優化協議的安全性,給予消費者一定的自主選擇權,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消費情況進行合理選擇安全級別,確保協議能夠符合不同的層次消費者的需求。4.5強化監管。為了確保電子商務在新媒體語境下的平穩發展,也為營造一個安全的網絡支付環境,政府應當與企業深刻交流,出臺符合我國市場發展前景的電子商務支付規則,營造一個適宜的網絡支付環境。此外還要提高監管法律層級,由國務院出臺統一的規則標準,在符合市場自由競爭的前提下,提高準入門檻,尤其是強化新媒體和電商融合的監管力度。強化事后監管,通過市場的力量淘汰違法企業,并且時刻把保護群眾合法財產利益放在首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電子商務在新媒體語境下的長遠發展。

電子商務在我國雖然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網絡支付環境仍然不容樂觀,網絡詐騙層出不窮。對此必須要采取新型的方式提高電子支付的安全性能。尤其是面對黑客技術的突飛猛進發展,網絡監管人員必須要與時俱進,以較高的責任意識面對自己的工作。本文從新媒體和電商的深入融合出發,探析了網絡支付可以優化提升的途徑,希望能為營造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耀.新媒體環境下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戰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03:154-155.

[2]張耀銘,張路曦.新媒體時代青年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青年發展論壇,2018,2805:3-26.

[3]許應楠.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轉型電子商務影響因素研究[J].電子商務,2016,07:23-24+58.

[4]朱惠榮.保險O2O電子商務營銷——新媒體角度的啟迪[J].現代經濟信息,2016,16:303-305.

[5]張雷.新媒體引發的通貨革命——注意力貨幣化與媒體職能的銀行化[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3,2004:52-62+127.

作者:余云鵬 許耿 單位:四川現代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