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如何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
時間:2022-10-14 03:58:37
導語:大學體育如何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來自教學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教材內容不適合于學生的身心特征。教學的具體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而言,如果所學的內容富有競賽性和游戲性,且也適合于他們的年齡特征,那么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會相當的高,反之,他們會覺得學習枯燥乏味,顯然他們也就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心理上也會產生厭學的逆反心理。因此,老師在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時,必須要注重趣味性,使之能夠適合于學生的身心特征。第二,受到客觀的教學條件影響。一般情況下,體育課的課堂都是在室外,不僅風向、氣溫、陽光等等自然環境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并且器材、場地等等教學條件也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情緒。自然環境是師生都無法改變的,只有去適應它,去充分地利用它,最大可能地做到因地、因時制宜,最大可能地將劣勢轉化為優勢。2、來自老師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老師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老師的主導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老師的業務能力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興趣產生重大影響。如果老師的知識結構陳舊、教學內容不夠豐富、教學方法也十分滯后,那以學生就會感到體育學習沒有樂趣而失去興趣,進而產生逆反心理。第二,老師對待問題的態度。老師在教學課堂上的言行將較大地影響學生的課堂情緒。有部分老師,過分注重課堂的統一性和紀律性,不允許學生個性張揚,在批評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常常不公正的、粗暴地對待學生,挖苦、嘲笑學生。嚴重損害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學生覺得是老師總是在找自己的麻煩,感到老師不夠和善,在情感上對老師產生戒備和隔膜,從而在心理上產生逆反。而有部分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考慮學生具體的素質能力與身體狀況,也沒有充分遵循體育學科的教學規律,安排的運動量過大、難度太高,對學生完成的數量做出硬性規定,使學生從心理上產生無法完成的情緒,從而消極對待,進而產生逆反心理。3、來自學生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第一,學生個性差異。學生的個性特征發展取決于兩方面,一是先天遺傳,二是后天的教育,所以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在課堂上的情緒表現也不同。對大學生而言,他們的認識事物的能力、理解問題和處問題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他們的情緒反應基本上都是亢奮的和積極的,但是,在這一時期,他們在處理問題時太容易感情用事而不理智,他們對某個事物的理解如果與老師所講的不一致時,他們就會在心理上產生情緒波動。第二,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所有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可能相同,愛好的運動項目也肯定不同。他們在學習自己既擅長又喜歡的運動項目時,他們會情緒高漲,在內心會產生一種自信和成功的體驗。反之,他們就會產生害怕的情緒,進而不能完成學習任務,最后也會產生心理上的逆反。
二、如何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
1、老師在體育課堂上要充分發揮激勵言語的作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可能是順順利利的,從不會到會,他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難題。對此,老師首先就必須報以平常之心,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做到寓情于教。當發現學生有所進步、練習成功時,老師一定要給予及時的、恰當的表揚和鼓勵;當發現學生遇到困難、練習失敗之時,老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細心、耐心地啟發和引導,使之能夠形成戰勝困難的勇氣、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以給予學生心理上的幫助。由此可看出,老師給予學生的幫助很多情況都是老師通過言語來實現的,所以老師的言語對學生學習的情緒和態度影響相當大。如果老師給予學生不恰當的表揚,夸大其辭,學生也會在心理上產生反感,也起不到激勵學生積極學習的作用,反之,老師如果言辭粗暴,學生更會產生逆反。所以,筆者認為,老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始終要堅持恰當的表揚,以正面教育為主,充分發揮激勵性言語的積極作用,以減少學生不良情緒的發生,引導學生積極上進。2、老師要尊重、信任和熱愛學生。老師要把教育工作搞好,首先就必須要做到從心里尊重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與學生能夠成為知心與交心的朋友。心理學認為,一個人能夠努力戰勝困難而積極進取,其內在動力就是他的自尊心。體育老師在課堂上如果不夠尊重學生,常常挖苦、諷刺學生,態度惡劣,甚至于是斥責,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進而使學生失去自信心,最后在心理上產生逆反。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功能。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更多地鼓勵那些動作完成得較好的學生做示范,充分發揮學生示范的作用。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所有學生都會有各自的優點與長處,老師要細心地去發現,在恰當的時機給學生以展示自己的機會。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學生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價值,二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自覺地降低了心理上的壓力,也把教與學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也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在學習上的互相幫助是提升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間的相互鼓勵、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相互幫助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成績的有效辦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鼓勵那些技術好的學生去幫助技術較差的學生,也要去激勵技術差的學生要勇于向技術好的學生尋求幫助。在這種相互幫助、協同學習的氛圍中,促使整體水平的大幅度提升,進而提升教學質量,推動教學的健康發展。4、老師的主導作用要得到充分發揮。體育老師在課前必須對學校的場地、器械和整體環境進行熟悉,將課堂上需用的器械布置合理得當,使之井然有序。在課堂上,老師要精神飽滿,語言明快而簡潔,這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老師著重還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更加豐富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老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等方面的知識。著眼于學生的實際,充分考慮學生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對學生提出有較強針對性的標準,實施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使所有學生都實現符合自身的目標,強健自身的體質,從而促進所有學生的個性發展。
總之,學生的逆反心理,嚴重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從事大學體育教育的工作者,筆者認為,有必要思考如何去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逆反心理,使他們能夠主動積極地學習,使他們能夠保持勇于上進的心態。
本文作者:劉敬彬工作單位:西安體育學院
- 上一篇:創造性思維在大學體育的運用
- 下一篇:民政局中國夢階段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