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化研究

時間:2022-03-16 09:06:29

導語: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化研究

摘要:在高水平大學建設這一特定的背景下,大學體育課程需要改革和進一步深化研究.具體包括教育理念的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體育強身健體本質功能的回歸;結合地方特點打造特色校園體育文化;關愛生命,借鑒國外經驗,在體育教學中融入生存安全教育等內容.

關鍵詞:高水平大學;大學體育;課程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決定》中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這預示著新一輪深層次的教育改革已是勢在必行.在即將來臨的教育改革大潮中,高校體育如何順應教育改革和社會實際需要,進行自我完善和深層次的課程改革是目前亟待思考的問題.高水平大學“一校一策,一校一尺,一校一色”,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解決影響本校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和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體制機制問題指明了改革、發展的方向,為大學體育課程的進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契機.

1教育理念的提升

只有教育觀念轉變了,教育理念得到進一步提升,才能將政策更好的落到實處,快速有效的推進教育的全面發展.在高水平大學建設背景下,如何結合本地區、本校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符合地區、校園發展需求,完善的、有地方特色的學校體育發展規劃是我們大學體育課程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當務之需.深刻領會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精髓,融會貫通到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具體工作中———堅持大方向,辦出小特色.結合高水平大學建設,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國高校發展需要,符合地方實際情況,有地方特色的大學體育改革的思路、目標及發展對策.在發展中創新、改革中提升、豐富內涵、拓寬功能,使大學體育更好的為高校培育地方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育人”過程服務.

2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隨著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廣泛地推廣,目前國內大學體育課程基本上都是以“三自主”選課的形式開設.這就要求我們的體育教師由一專多能向更專、更精轉型.原有的一些傳統項目的體育專業教師為了更好地配合和順應改革的時代潮流不得不拓展新專業、接受再培訓完成專業的轉型.但是,轉型也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因為事物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改革之初一些熱門的體育項目,在日異月新的休閑、時尚的新興體育項目沖擊下,漸漸趨于“常溫”,甚至招致“冷凍”.學生需求的轉變也迫使我們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必須建立一個長效、合理、完善的動態更新機制.但是,教師隊伍的更新受制于自然規律,其更新的速率相對于學生的需求滯后,這就要求我們不但在引進人才時要充分考慮到專業結構的調整,尤其是在師資培養上要狠下功夫,加大專業培訓、拓展力度,著眼長遠進行專業結構調整布局.在師資的學緣結構上繼續豐富、完善,師資層次上不斷地提升、改善,以順應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需求.

3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三自主”選課給我們的教學評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考驗,不同的教學項目,我們如何做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公正、公平、客觀的評價是個棘手的難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這個難題勢必會導致項目間的不良競爭現象發生,比如在給學生進行考評時有意減小考試難度、降低標準、打高分等.這種考評上的不公正、不公平又會直接影響到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在學生評教這塊他們會故意給這些教師打高分、打人情分,給課堂管理嚴、考評嚴的教師差評、惡評;在選課時會學生自然會傾向于選擇課堂管理松、考評容易的項目或教師,這又會導致其他教師選課人數少或無人選的尷尬局面.為了防止這種不良現的發生,我們可通過對學生的考評結果用正態分布進行總體控制,對學生的考評結果進行隨機抽測甚至是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行教考分離,安插學生督導員等多管齊下,綜合管理.

4返璞歸真、還原體育本質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時展的需要,體育的功能已多元化,時代所造就、賦予、衍生出得功能有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休閑、娛樂、社會、情感等.功能的多元化是對體育功能的豐富和完善,但是這么豐富、多元的功能在實際應用中要求我們要結合實際有取舍,有偏重,不能一把抓.近年來雖然我國部署、落實了大學生、中小學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和“陽光體育”運動,但是所取得的成績和效果還不是太理想,還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過程.目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還未取得明顯的改善,除了體制上的原因外,大學體育課程設置的本身也還有亟待進一步完善、補充的地方“.三自主”選課的推行確實對高校體育改革起到了翻天覆地變化的推動作用,把學生從傳統的體育教學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極大的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激情,扭轉了學生愛好運動但不喜歡上體育課的被動尷尬局面.大學體育在改革中獲得新生,一些新穎、時尚、休閑的體育運動項目不斷被引入高校體育課堂中,成為常態,占據主流.這些運動項目的引入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在融入體育教學課堂過程中有偏差、存在不足,過于突出體育的休閑、娛樂功能,而忽視了體育最為本質的強身健體的基本功能.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體育課的開展極不正常,久而久之這種鍛煉的習慣或意識逐漸退化、淡薄,再加上崇尚娛樂、休閑、時尚的運動項目,這些主客觀因素的存在,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內容中基本身體素質練習內容的安排比例和執行、完成的力度.這些會直接在教學效果中體現出來,表現為學生體質下降,體育的強身健體功能被弱化.正因為如此,更需要我們在追求體育功能多元化發展的同時,更要切合實際遵循人作為一種生物其生長發育得自然規律、年齡、生理特點等,返璞歸真、還以體育的強身健體本質的原始的功能,重提體育對人類生物屬性的改造功能,實現體育價值的螺旋回歸.

5建設有特色的的校園體育文化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依托于校園文化建設是其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建設和諧校園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植入體育文化,注入體育精神,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是大學生素質教育中一個重要的教育環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歷史、傳承,處在不同地域的學校或處在同一地域的不同學校,他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歷史、文化、傳承,有著不盡相同的文化主體和課題.高水平大學建設“一校一策,一校一尺,一校一色”的辦學理念,給當今的高校指明了發展的方向,為高校的快速、健康發展解縛.我們可以因校制宜,把建設校園體育文化與傳承本校的文化、歷史進行有機結合、融入,構建獨具一格的特色校園文化,既打造了地方特色,又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起到保護和傳承作用.當然在我們打造特色繼承傳統的同時,也要堅持創新,既要在繼承中尊重歷史、延續傳統,又要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賦予切合時代特點的新內涵.

6關愛生命、融入生存教育

生存安全教育與高校體育教育的融合,是對大學生生存安全教育開展途徑的豐富和拓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嘗試.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導致全球的氣候發生變化,各種天災人禍頻發防不勝防.如何應對這種惡化的生存環境,掌握生存技能,提高生存能力尤為重要.在學校教育中融入生存安全教育,納入國家體育課程標準并給以充分重視和強調的較早的國家有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在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他們認為:“體育課程的教學要滿足學生的成就和知識基礎以及體驗新挑戰的需要,重視挑戰和冒險意識對個人成長的作用,培養學生在處理冒險和安全關系等方面的技能.”并納入體育課程標準.另外,在澳大利亞的體育院校這種生存安全教育開展已經形成常態化,較為普遍.在日本,他們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地理條件建立了專門培訓青少年生存能力生存安全教育訓練基地,把它作為一種基本的生活技能要求青少年必須具備.將其自然的融入到一些有著緊密相連的體育運動項目或體育游戲中,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進行積極的開展和推廣.在新西蘭教育專家們認為戶外教育不僅利于,還有助于其社會技能的培養,能幫助學生掌握如何在戶外安全進行活動的知識和技巧,并將戶外教育納入體育課程標準.美國德克薩斯州體育課程標準進一步指出:“學生應發展進行戶外教育活動的能力,這一能力使其既能迎接挑戰,又能享受樂趣.”把生存安全教育融入體育課堂,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大學體育課程;是對體育教育功能、社會功能的充實和拓展.有助于學生的自我保護和對自我的認識了解,喚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

作者:韓來國 單位:蚌埠醫學院

參考文獻:

〔1〕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地方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分類發展的意見.皖教高[2014]17號文件.

〔2〕王登峰.學習十八大精神推進學校體育改革[J].體育學刊,2013,10(1):1-5.

〔3〕何強.關于全面深化體育改革幾個基本問題的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4,29(2):113-118.

〔4〕趙霞.學校體育改革中身體運動的弱化[J].體育學刊,2015,22(2):77-80.

〔5〕李冬梅.制度變遷理論對高校體育改革的借鑒及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2):66-70.

〔6〕季瀏,汪曉贊,湯利軍.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35(2):77-81.

〔7〕黨瑋璽,張學忠.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理想與現實的對立[J].體育學刊,2010,17(10):71-74.

〔8〕冉學東.生命教育的三重屬性與學校體育改革[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32(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