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現狀及管理辦法
時間:2022-04-10 09:24:11
導語: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現狀及管理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的學校體育場館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學校體育場館沒有很好地面向社會開放,這不利于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本文主要分析全民健身背景下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現狀,進而針對社會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和管理辦法。
關鍵詞:全民健身;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現狀分析;管理辦法
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重視,校園體育場館設施越來越全面,校園體育場館建設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是,伴隨著這些進步而來的,是學校體育場館閑置時間過長,開放性不強的問題。據統計,我國共有各類體育場地約85萬個,而其中有65%是學校體育場館,但是學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卻僅為30%。一方面是我國學校體育場館在學生節假日時間大量空閑,另一方面是社會體育設施的嚴重短缺,這種矛盾的存在,不利于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廣,也不利于校園形成開放的人文和體育環境,更不利于學校體育場館更好地為社會體育事業服務。
1.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重要意義
1.1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是我國法律的要求
我們國家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民身體素質的提高,在建國伊始,就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國民身體健康程度的法律法規。其中,最直接的是2009年,我國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全部國有體育場地設施均需向社會大眾開放,要強化現有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提高利用率”,這就從法律的角度,確定了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義務。
1.2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于生活的健康追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就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來講,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支付起昂貴的高級健身房費用,人們對于公共體育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相對于健身房的昂貴開銷和小區里相對簡單的社區體育設施和大眾健身項目而言,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的使用,無疑是大多數人性價比最高的選擇。因此,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的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學校體育場館實行對外開放。
1.3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是提高場地設施利用率的需要
隨著我國對教育業的重視,國家財政對學校體育場館建設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校園里的體育設施也越來越全面和高級。但是,由于學生課業負擔重以及學校對外開放意識不強的原因,學校里的體育場館并沒有得到高效率的利用,間接導致了國家資源的浪費。因此,為了提高校園體育場館設施的利用率,必須促進學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
2.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困境
2.1行政監管的缺失
雖然我國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明確提出學校體育場館應該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但是,有很多法律的要求并沒有落實到實際中,也沒有制定配套的實施細則,形成了監管的缺失和監督的不利,很多學校由于慣性作用,很難進行自身主動的開放和創新,這就使得學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進程難以順利推進,目前的開放現狀不容樂觀。
2.2校園安全難以保證
2.2.1如果學校體育場館實行全面對外開放,那么無疑會造成大量的社會人員混入校園,增加了校園保衛的工作壓力。另外,這些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有些人目的不純,因此很難保證校園內老師和同學們的財物安全,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和諧校園的建設。2.2.2鍛煉人群的運動安全難以保障。如果來校園里鍛煉的人缺乏相應的安全保護意識和運動安全常識,在運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激烈肢體對抗運動造成的損傷,加上缺乏相應的應急處理能力,受傷之后不注意恢復等,經常會出現運動致傷、致殘等傷害性事故。目前我國對于此類傷殘責任的界定仍然缺乏明確的標準,因此部分校園管理者為了避免相應麻煩的產生,會采用限制開放時間或者直接關閉體育場館的措施,從而導致了校園體育場館利用率低的情況發生。2.2.3物耗與經費問題數據表明,體育場館的成本維護費用同它的利用效率和開放程度成正相關,也就是說,場館越開放,利用率越高,所需要的維護費用就越高。但是,由于地區之間發展水平的不同,場館與場館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經費使用差別,一些學校經費不足,雖然體育場館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得以建設,但是后期維護后勁不足。如果強行讓這些學校無條件開放體育場館,那么會給學校帶來很大的負擔,甚至還會影響學校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另外,除了對學校體育場館的設施進行維護之外,學校還要支付場館運行管理人員的薪資、設備更新費用、以及意外傷害保障等一系列費用,導致學校體育場館運行經費嚴重不足。2.2.4場館管理問題①管理人才的缺乏由于校園體育場館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因此其日常管理也必須由相關的專業人員負責。但是,目前來講,很多學校體育場館的管理員都是就地取材,或者是學校的學生、或者是學校的退休老師,嚴重缺乏先進管理理念和專業管理人才,導致學校體育場館的運營模式單一、制度不健全,無論是專業性還是服務性都毫無優勢。②時間管理的難題對于學校體育場館開放時間的管理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學校的體育場館首先應該保證正常的校園使用,保證學生的日常鍛煉和課程需求,其次才是面向公眾開放,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服務。在實際開放的過程中,很多學校都掌握不好時間管理的度,導致學校教學使用和社會公開使用之間的矛盾,從而影響了和諧有序校園環境的建設和民眾的鍛煉熱情。③管理模式單一由于我國的學校一般都是公辦,長期以來的計劃經濟思維慣式,直接導致了學校管理者受舊思想束縛大,對于校園體育場館的開放不熱情、不主動,不愿意將學校體育場館的使用和社會進行接軌,也不主動探索自負盈虧的場館管理道路,等、靠、要思想嚴重,缺少風險規避機制。④社會化運營手段落后目前,即使我國很多學校體育場館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對外開放,但是大部分來講,都是義務的、免費的,加大了人員流動,也增加了校園體育場館的管理和成本維護負擔。這就顯示出了校園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手段的落后,沒有采用先進的管理辦法和自負盈虧、通過租賃設施和場地的方式籌集場館維護資金的方式。另外,還有一些學校,運營手段落后,不能根據社會需要進行創新,也不會進行市場化包裝和推銷。對于這些學校來講,即使實行了社會化運營,也仍舊不足以避免資金短缺的問題。
3.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管理辦法研究
3.1加強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監管
學校體育場館開放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只有在政府統一的領導之下,發揮體育部門、教育部門、社區、保險機構、稅務部門和民政部門等的合力,才能促進學校體育場館的科學、合理開放。政府要將體育場館開放納入法制的軌道,實現立法立規先行,加強對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支持和監管,同時,要積極協調各方利益,妥善處理開放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分歧,切實加大對學校體育場館的資金扶持,才能順利地促進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實現。
3.2借鑒各方成功經驗,規避開放風險
我國的學校體育場館開放面臨著安全問題、經費問題和管理問題,只有積極探索開放的新道路,借鑒國內國外先進經驗,才能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獨特開放模式。3.2.1在安全問題方面,學??梢钥紤]增設保險機制,探索新型的學校體育場館開放保險制度,把開放帶來的人身安全風險和財務安全風險通過保險的形式轉嫁到保險公司身上,降低學校的安全風險和負面影響,解決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后顧之憂。3.2.2在經費問題方面,除了尋求一定的政府扶持之外,學??梢钥紤]采用經營化的管理模式,在學校體育場館閑置期間,積極與社會組織和賽事組織聯系,將學校體育場館和設施進行租賃,并在此基礎上,形成長期合作機制,通過社會化經營,提高場館的知名度和盈利能力,結合自身優勢,積極推進“俱樂部”和“特長培訓班”的發展模式,積極為學校創收,使學校脫離對政府資金的依賴,實現學校體育場館的自主化經營。3.2.3在管理方面,學校應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培養專業的體育場館管理人員,做好體育場館設施的維護工作,降低體育場館的維護費用。另外,應成立專門的體育場館管理中心,專門負責學校體育場館的日常管理以及社會化運營,實現教學與經營的分離。
3.3構建網絡共享平臺,增加社區與學校的對接
為了更好地實現學校體育場館的高效率利用,學??梢钥紤]建立網絡共享平臺,將體育場館的具體閑置信息及時到平臺上,便于參與鍛煉者直接在網絡上了解場地信息,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另外通過研發手機APP或者申請微信公眾號的方式,加強體育場館的管理和推廣。全民健身計劃中要求壯大體育指導員和志愿服務隊,學校應加強與社區的對接,增加社區體育指導員的總體數量,為學校附近社區居民講解體育鍛煉知識,減少運動中意外傷害的發生。
4.結語
針對學校體育場館開放中的種種問題,學校應該從自身建設入手,打破傳統思維的禁錮,積極探索符合市場發展和人們生活需要的開放模式。與此同時,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監督、指導和支持,除了必要的經費支持之外,還應提供相應的服務,使學校體育場館科學、合理、有效、有序地對外開放,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和諧發展。
作者:呼洋洋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蔡晨,卞雯文.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開放問題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2):156-157.
[2]楊?。窠∩肀尘跋聦W校體育場館開放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0):149-151.
[3]唐玉棟,壽濤.全民健身背景下學校體育場地場館對外開放的困境及對策[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15):167-168,173.
[4]胡思博.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運營模式及制約因素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3):
- 上一篇:中考體育測試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
- 下一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現狀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