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后進生教育分析

時間:2022-10-16 11:01:20

導語:大學體育后進生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育后進生教育分析

摘要:在傳統教育觀念里,體育教育常常被人們所忽視,但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體育教育地位逐漸上升。在大學體育教育中,存在著一批體育后進生,這個客觀普遍存在的現象引發著體育教育行業的思考,如何對大學生進行良好的體育教育,如何使“體育后進生”轉化為“體育先進生”,如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具備自強不息的體育精神是本文探究的內容。不僅對體育后進生的學習表現和形成原因進行了闡述說明,而且提出了對其進行教育轉化的策略,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學體育后進生原因轉化策略

1體育后進生的學習表現

后進生的心理狀態常常是膽小害怕,因害怕自己的行為被其他同學瞧不起或笑話,因此常常主觀意念地逃避面對事情。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部分同學過度依賴老師或學生,又或者躲在角落沉默不言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而這些行為的產生是由于他們的體育基礎較差,因自身的自卑感使其不能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亦或是學生產生攀比心理,濃重的嫉妒感加深學生之間的相互比較,相互貶低詆毀,對學生之間的關系造成了不良影響,心理負擔加重,惡性循環由此產生。還有,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是影響交往的重要因素,自負、固執、愛逞強這些都會對同學之間交往或是師生間的關系產生負面結果。另一個常出現的學習表現就是不接受其他人的建議和意見,不主動幫助別人也不愿接受別人的幫助,有自己的性格易沖動愛發脾氣。心理上的因素是影響學生學習體育的一個重要因素,抵觸情緒使體育后進生的學習表現承現出無組織無紀律且渙散的狀態。

2體育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根據體育后進生的學習表現,我們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有果必有因,而且這種形成因素也是受多方面的影響,長期復雜往復的不良因素使學生對體育學習失去了興趣,信心的降低更是讓體育教育不能順利地展開。所以針對這些問題現象,本文探究了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因素: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2.1自身因素。自身因素方面可以具體到智力、體能、性格、學習態度和心理狀態五大點,后進生的形成有時是因為學生的先天學習智力有所欠缺,對體育運動來說存在一定困難,不能很好地接受。除智力之外,身體素質也是一項重要因素,體弱或是肥胖都會對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產生阻礙作用,身體素質的不完善首先打消了學生的自信心,對體育產生抵觸情緒,外加體能的跟不上,對體育愈加排斥。在性格上,后進生的性格多數偏內向,在與人溝通交流上存在問題,對體育有懼怕心理。從學習態度上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拒絕勞累,怕苦怕累怕臟,思想意識上沒有對體育做到重視,態度和目標都很模糊,消極對待。最后心理狀態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自卑感與自尊心的強烈碰撞,造成了其內心的復雜性,使之選擇回避。2.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也是形成體育后進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目前社會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保護寵愛成長下養成了自我為中心意識,這種錯誤的意識對學生的體育學習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部分家庭的破碎或父母離異的現象對學生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時家庭采用錯誤的教育方式,這些都很容易為學生造成心理問題,影響其身心健康,也因此對體育運動等方面的興趣越來越低,直至成績的落后。2.3學校因素。除自身和家庭因素之外,還有就是學校因素,因為素質教育還沒有普及化,傳統教育仍然是在限制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部分學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度不夠,體育教育的相關建設也不夠先進,師資力量跟不上,硬件、軟件、課程安排都不夠完善,導致體育后進生越來越多。體育同樣需要專業化的教師,如果教師水平有局限性,直接影響學生對此門課程的興趣度,抵觸心理的產生自然使之成為后進生。

3大學體育后進生的教育轉化策略

3.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大學環境里,很多學生忽視了與教師的溝通與交流,忽視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習的重要性,師生關系是課程學習興趣的基礎和前提。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充分的理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的產生。同時對教師而言,教師的身份不能端架子,對待學生不能一味地批評,適當的改變觀念,該與學生打成一片時,就要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其中,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多聽取學生意見,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做到互相尊重。老師也要表現出對學生的關心,建立學生自信心,避免因身體素質或不良成績而產生自卑感。學生的自卑主要來源于兩方面,其一是本身的身體素質差,擔憂因這一方面遭到其他學生或老師的輕視笑話。當處理這種現象時,教師的關心起很大作用,主動開導關心學生,告訴學生不用擔心類似的問題,強調只要用心刻苦訓練就一定會有進步,幫助學生消除懼怕心理、克服心理障礙。其二是因為體育成績低,害怕被教師批評,其實這是學生對教師的普遍誤解,很好解決這件事的方法就是向學生展現出親切態度,給予學生鼓勵,改善師生間的關系,增強學生對體育的學習熱情。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認真地教,及時糾正不規范的動作或習慣,相信這樣下去,后進生的數量自然會減少。3.2轉變學生態度,激發學習興趣。不僅教師需要做一定的改變,從學生角度出發,轉變其對待體育學習的態度,激發其興趣也十分必要。這需要教師通過各種方式來刺激學生,讓學生在受到刺激的同時真正意識到體育學習及鍛煉的重要性,清楚體育在自己未來成長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性。中小學時期,學習的重點集中在文化理論課堂上,重視升學率的學生或家長自然地就忽視了體育鍛煉,傳統理念就是只要學習好就行,體育課程無所謂。因為中小學時期思想的潛移默化,所以當學生升至大學時,思維仍然沒有轉換,對體育的了解認知存在偏見。這種現象也是在給體育教育行業者一個警醒,首先我們要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轉變其學習態度,提高對體育知識的了解,激發出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才能有效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具備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3.3因材施教.培養主動練習的意識。在新課標的改革下,要求全面的素質教育,針對教學方法,提出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因材施教?,F在學生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們具有不同的性格、生長環境、個人素質,多重方面的差異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地設計教學方案,實施因材施教。針對身體素質好,體能強技術好的學生,老師可以根據其實際情況適當提高要求,以求精益求精;當面對那些身體素質較差、體能及技巧都相對落后的學生,則需要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降低難度,講解演示過程中更具耐心,讓學生能容易達到要求,從而增強其自信心。不僅如此,對于學生的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教師也要進行鼓勵和表揚,使學生對體育學習充滿熱情?!耙虿氖┙獭币蠼處熢诓煌臅r間段采取不同措施,如在課前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此來做出相應的備課指導方案;課上時教師需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主動性,促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適當地找學生進行動作的示范,示范生對比優等生,更好的選擇是后進生,這樣能夠容易的發現動作存在的問題,提供更好的幫助和指導,對后進生的心理也起到促進作用,增強其榮譽感。當后進生出現問題時,他會受到學生和老師的幫助,感受到集體的關愛,也會消除自卑感,增強集體榮譽感。

4結語

總而言之,經過一定的調查研究發現當前對大學體育后進生的關注力還是不夠,沒有做到充分了解其學習表現,分析其產生原因。因此在未來的體育教育中,我們必須充分重視后進生的狀態,采取適當的轉化策略,讓大學生們熱愛體育,向先進體育生看齊。

參考文獻

[1]王陽.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質偏弱學生運動心理障礙成因與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12(8):154,157.

[2]高星.體育教學中如何讓后進生得到轉化[J].現代教育,2011(5):62-63.

[3]俞偉敏.新課標下體育后進生成因及轉化策略[J].運動,2011(5):88-89,10.

[4]朱鐵峰.有關大學體育后進生的教育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6):68-69.

[5]閆坤.論微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7(28):18.

作者:韓蒙蒙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