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場館體育保險機制研究
時間:2022-03-05 10:54:47
導語:高校體育場館體育保險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分析我國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現狀和體育保險,為我國高校體育場館引入體育保險提供堅實的基礎,探討了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高校體育場館引入體育保險的必要性分析及可行性分析,針對高校體育場館引入體育保險的不足給出理論建議。
關鍵詞: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體育保險
1引言
2016年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健康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3]“大綱”的頒布和實施,將中國“全民健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不僅把健康問題提高到國家層面進行討論,而且對提高我國國民體質、推動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驅動力。體育保險和體育場館都是體育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在“大綱”不斷推行的過程皆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體育場館正在逐步對外開放,體育場館的運動人數也在逐步增加,可是在參與體育運動增多的同時又伴隨著受傷風險的增加,所以,高校體育場館開放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如果引入有針對性的體育保險,就可以有效地改善高校體育場館在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僅可以降低高校的財政支出,緩解在高校體育場館中受傷問題的糾紛和矛盾,而且可以減輕體育鍛煉者的受傷焦慮,以期能為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的合理運營和體育保險的蓬勃發展帶來新的思路,高校體育場館和體育保險能更好地為《綱要》服務,為“全民健身”服務。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針對本研究的需要,通過圖書館大量閱讀和搜索相關學術論文,學術期刊,體育類專著;同時借助現達的互聯網系統,吸取相關專家學者對體育場館、體育保險的觀點和建議,并查閱關于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有關文件。2.2數理統計法。對高校體育場館和體育保險的相關數據進行梳理,并在本研究中進行展示,做進一步直觀地剖析其特征。
3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存在的問題
3.1入館人員的安全問題。首先是學校本身的安全:學校本身的安全又包括學校場地設施的安全使用和學生的人身安全,然后是進校運動者的安全:社會人員較為復雜,且人員眾多難免在鍛煉過程中出現器材損壞和人身傷害等問題。[10]但如果在高校場館發生這些問題,都會使學校陷入各種人事糾紛和賠償問題,會對學校的教學效果和學校聲譽造成負面影響。安全問題不僅阻礙了我國高校場館對外開放的程度,也嚴重制約了我國高校體育場運營和發展,同時,也是我國部分高校場館禁止對外開放的根本原因。3.2高校體育開展與場館經營相矛盾。隨著“全民健身”概念不斷深入人心,利用業余時間鍛煉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高校體育場館在滿足高校師生需求的同時,還要滿足社會人群健身的需求,所以,社會群體的參與對高校體育課程有一定的影響。一方面由于社會體育人群的參與會占據一定的運動場地和使用時間,對高校體育人群有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體育場館的大量使用時間都被高校師生占用,體育場館只能在有限的時間里讓社會人員使用,因此,我國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3體育場館的高成本和收益不平等。高校體育場館相比社會場館收費低,可是體育場館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大量資金的投入使得投資者面臨資金壓力,勢必影響投資者的投資壓力。[8]因此,高校體育場館的高成本和收益不平等,不僅影響了高校體育場館建設投融資的順利開展,還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方向和投資興趣。3.4資金威脅、場館維護。外來人員的使用需要給予正確的規范指導,不當使用會縮短場館和器材的使用年限。[6]場館開放后,使用場館的人數和時間將會增加,且因為使用人群和使用時間的不同,高校體育場館將面臨更大的養護壓力。這些額外的工作量將增加體育場館管理的成本,不僅要增大硬件設施的投放使用,而且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4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引入體育保險必要性分析
4.1國家政策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國民素質提高、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也愈加強烈。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學校體育場館占全國各種體育場地的比例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我國體育場地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第二十五條指出:“各種國有體育場地設施都要向社會開放,加強管理,提高使用率,并且為老年人、兒童和殘疾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提供便利條件?!边@些規定是我國政府要求高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的強制性依據。《綱要》中還提到,積極發展體育產業,“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身休閑設施建設運營”“打造健身休閑綜合服務體”。[5]體育保險也隸屬于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民健身、休閑體育的“服務體”,更是《綱要》在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保障,為解決我國大眾健身人群在參與健身廣場舞、“短馬”、太極拳等眾多全民健身項目中受傷的風險問題提供堅實后盾。4.2高校體育場館運動人群的切實需要。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我國體育保險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將有一個巨大的體育保險市場,且在高校體育場館里鍛煉的運動人群對體育保險實際又是十分需要的。我國高校體育場館將會對體育保險迎來很好發展的機會,體育保險市場一旦在高校體育場館中形成,高校體育場館的保障也將會不斷提高。4.3體育運動場地不足。在參與體育運動人群增多的同時,也出現了運動場地缺乏的問題,如前段時間出現的“廣場舞大爺大媽霸占籃球場,驅逐打球少年雙方起沖突”的案件等,都是我國體育場地不充足而產生的社會矛盾。所以,在各種壓力和要求下,我國高校體育場館大部分都是開放的,開放率在90%以上,絕大多數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人員都同意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工作將繼續下去,這充分說明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是必然趨勢。[6]
5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引入體育保險可行性分析
5.1體育保險能為高校體育場館和在其運動人群提供保障。體育保險最重要的意義是在責任事故中保護受害方的合法權益。在高校體育場館運動中,對體育場館、設施的使用將會有一定的磨損,且當場館、設施受到損壞時,管理者很多時候都選擇修補或再次購買設施,增加了高校對體育場館的財政支出;且在高校體育場館里出現意外傷殘事故時,昂貴的醫療費用往往會使體育參與者感到束手無策。如果高校體育場館購買了相應的體育保險,則體育保險公司將視情節嚴重對體育場館、運動參與者給予一定的賠償,因此,它不僅減輕了高校和受傷運動者的經濟負擔,也給其他在高校體育場館中的體育運動人群提供了有力保障。5.2高等院校體育場館人才資源豐富。高校的體育場館不僅有體育專業的教師和高水平運動員,還擁有體育管理人員,他們不僅擁有著豐富的體育指導經歷和比賽訓練經驗,還掌握了大量先進的體育信息和訓練手段,能夠更加科學地幫助社會體育人群健康、有效的參與體育活動,為高校體育場館經營與銷售體育保險的堅實后盾。因此,高校體育場館吸引了不少校外體育人群,減少了高等院校體育場館的運營成本,而且能讓高校體育場館的人才資源在“全民健身”運動中更好地施展其作用,且讓體育保險“接地氣”地進入高校體育場館進行運營。5.3場館引入體育保險后將會吸引更多體育人群,提高場館收益。在不影響高校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場館的開放程度,讓體育保險也應用于體育場館,完善高校體育場館的運行機制,以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去高校體育場館,同時,能提高場館的利用率,增加高校場館的效率,高校體育場館將有效地把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有機地粘合在一起,而且能極佳地解決因體育鍛煉場地不夠而產生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在美國,高校體育場館、大型體育場館的體育文化研究、宣傳建設等,還有美國政府立法、政策引導和體育保險的保障下,運營都是非常成功的。[7]
6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引入體育保險存在的不足
6.1高校場館投保存僥幸心理。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不重視場館的風險管理,沒有科學的對體育場館進行風險識別、評估和評價,也沒有合理的選擇風險管理方法。目前,我國高校場館管理經營者的保險意識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或誤解,總認為風險是小概率事件,對風險總抱有僥幸心理。[9]體育場館的管理人員并沒有意識到運動伴隨著風險,或者沒有對場館風險事故發生頻率和損失程度進行科學的估測,所以面對高校體育場館運動的風險都存在著僥幸或無所謂的態度,因此,嚴重制約了高校體育場館對體育保險的需求。6.2體育運動者投保意識缺乏?,F階段,我國消費者保護自身權益意識和保障意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體育運動人群購買體育保險意識卻十分薄弱。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保險的保險密度、保險深度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與美國保險密度、深度有較大差距,據《2017-2022年中國體育保險市場監測報告》預測,我國保險在2020年保險密度將會達到532.7美元/人,保險深度將會達到5%。[9]整體來看,我國體育運動人群的投保意識嚴重缺乏。6.3體育保險公司缺乏對高校體育場館相應保險開發。我國的體育保險公司缺乏體育場館的體育保險業務,且我國的體育保險還不成熟,潛在的風險較大。高校體育場館的相應體育保險,不僅復雜,而且在技術、管理上對體育保險公司的要求較高,在設計產品時對風險考慮欠缺,且體育保險公司自身的創新水平落后,因此,體育保險公司對高校體育場館的相關體育保險開發的積極性不高。
7結論
(1)體育場館運營風險增大。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支持下,我國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全民健身的意識也逐漸增強,與此同時,在高校體育場館運動時受傷的風險也逐漸增大,且高校體育場館在運營時也存在入館人員的安全問題、高校體育開展與場館經營相矛盾、體育場館的高成本和收益不平等、資金威脅、場館維護的問題,基于此,在高校體育場館的運營中引入合適的體育保險機制顯得格外重要。(2)保險機制為場館運營提供保障。我國體育保險市場日趨增長,將良好的體育保險機制應用到高校體育場館,能為高校體育場館的運動人群提供保障,同時,在高校體育人才的優勢幫助下運營,高校體育場館引入體育保險后將會吸引更多體育運動人群,并提高場館利用率、增加高校體育場館收益。(3)體育保險投保意識有待加強。但是,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管理者的投保意識不足,且在運營中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且我國的體育運動人群也普遍投保意識缺乏。而我國體育保險的險種供給嚴重不足,缺乏對高校體育場館相應險種的開發。
參考文獻:
[1]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N].人民日報,2016-10-26(001).
[2]梁丹.學校體育場館(地)向社會開放的SWOT分析與對策研究[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2012(1):39-42.
[3]李祥紅.高校體育場館投融資引入PPP模式的SWOT探討[J].邵陽學院學報,2013(4):71-73.
[4]魏德樣,王健.我國學校體育場地動態發展的特征分析——基于全國體育場地“五普、六普”的數據挖掘視角[J].體育科學,2017(02):16-27.
[5]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匯編[R].2006.
[6]郭大勇.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及管理模式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06):46-47.
[7]繆孟航.成都市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現狀與對策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5.
[8]顏秉峰.國際體育保險體系的比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9):34-37.
[9]智研咨詢集團.2017-2022年中國體育保險市場監測報告[R].2016.
作者:盧佳佳 顧陽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小學體育有效教學教師作用探索
- 下一篇:高校體育參與公共服務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