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研究

時間:2022-09-02 03:22:10

導語: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研究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據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川西地區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調查,最后得知川西地區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良好,但也還存在些瑕疵。為此,本文對這些有關問題和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以促使川西地區社會體育專業的畢業狀況更加良好,更加完善。

關鍵詞:社會體育;就業狀況;分析;建議

1、前言

大學生就業問題存在許多復雜的因素,就業過程中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隨著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的不斷推進和體育文化產業的不斷擴大,我國高校社會體育專業迅速發展。然而,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國內的就業高峰季節,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具有嚴重的影響,面對日益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如何采取手段加強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發展體育專業學生就業,以滿足社會多層次的需求是刻不容緩的。社會體育專業作為一個新的專業,理論研究、思路與學科建設不夠深入,對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與分析是非常值得的。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川西地區已畢業的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和在校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與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有關的文獻。通過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搜索和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從而獲得經驗,使我對我的課題寫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對我很好的完成此課題提供了幫助。(2)訪談法。針對川西地區各大學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相關問題對專家教師進行訪問,了解川西地區大學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并通過各校黨總支辦公室老師的幫助,查閱以往的就業情況。(3)數據統計法。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并認真分析,以獲取相關數據,為本論文的開展提供相關依據。

3、結果與分析

3.1、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與分析

以上表格說明社會體育專業學生比起其他專業學生來說,選擇考研、繼續深造的人數要多一點,而且要刻苦耐勞一點。這是因為體育專業的學生更容易吃苦,更有毅力的的原因,但也是因為其專業部分學生也存在畢業之后沒有信心能找到一個自己理想的工作而不得不選擇的延緩就業的方式。簽約率為100%,與學校其他專業相比,各方面都遙遙領先。但是通過深入調查,發現有很多都是表面現象,學生各方面能力還存在欠缺,就業效果也不夠理想。例如有部分學生在工作一段時間后感覺不對口,或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而辭職。還有部分學生在簽署了就業協議后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去上班等等。

3.2、社會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現狀比較分析

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的比例最大的教育部門和私營部門,分別為28%和27.4%。二是自主創業和體育行政部門,分別為8.9%和9.2%的公務員占6.7%。另外13.6%畢業生在其他行業。社會體育專業的服務領域主要有公共體育服務、商業性體育服務、科學研究和教學,但從調查數據來看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從事對口服務領域的僅占40%,60%的畢業生在其它職業和獨立工作。從事公務員或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學生占25%,愿意進企業和已經與企業簽合同的為25.5%,想要在教育部門工作或從事教育工作的占11.5%,在健身俱樂部8.7%,從事銷售行業的占10.3%,想自主創業的占11.7%,就業意向不明確高達8.3%。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公務員,商業和教育部門已經成為最理想的地方,占62%,這與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的相背,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和畢業生本人,有8.3%的畢業生的就業意向不明確,對未來工作的困惑。崇高遠大的思想從小就被灌輸在我們的腦子里,但在市場經濟現代化的時代變為空談。

4、影響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因素

4.1、社會對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的認知度不夠

一直以來,社會體育專業學生一直得不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和好評,大多數人們會認為選擇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之所以選擇靠體育走進大學就是因為他們在上高中時貪玩好耍而導致文化跟不上,而這類學生想上大學就不得不選擇其他的路。再者,現在的人們對體育文化不是很了解,體育意識比較薄弱,對社會體育專業更是知之甚少,這就導致社會對社會體育專業的認知度存在偏差,影響了大家對其專業的觀點和看法。

4.2、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的自我能力的評價存在偏差

通過調查了解川西地區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的自我認識和定位存在一些問題。在即將畢業的時候,一些畢業生不能充分認識就業的嚴峻形勢,對各方面信息掌握和了解不夠主動,這也是其它專業畢業生就業中的常見問題之一。社會體育專業學生自身素養上的缺陷也是造成本專業學生就業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從招生開始就享受了一定的優惠,其文化分數要求較之其他普通專業學生要低。這個差距始終存在,加上社會體育專業學生長期與社會接觸較多等原因,個性較為好動,溝通能力較強。在校期間,社會體育類學生與社會高收入、高層次人群接觸較多,在其找工作過程中往往對工作的期望值估計也過高。社會體育專業的畢業生相對于其它專業學生來說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創業精神,全方便擇業的意識相對不足。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雖然大部分都能和普通學生一樣考研、考公務員,而且有著遠大的志向,但是還是有少部分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未來感到很迷茫,對找工作也無從下手。這是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和社會的需求所導致的,從高中乃至初中早已習慣了過于注重體育的鍛煉,從而導致社會各方面的信息渠道比起普通學生少了很多。

5.2、建議

(1)注重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社會體育專業就業質量提高。靈活更新自己的思想和觀念,運用發展的、動態的、開放的理念去提高專業人才的素質。體育產業和體育市場的變化越來越大、越來越快,所以社會體育專業的建設應該緊密聯系市場,積極關注市場對人才素質結構的新要求,與實習基地的管理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并不斷跟蹤畢業生的信息,及時補充專業建設中的缺陷,以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2)確立以市場需要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有效提供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是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的效果直接影響著畢業生未來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人才培養模式的市場適應程度是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的關鍵。而川西地區各大學要做好這些,首要任務就是圍繞綜合培養目標構建適合市場需求人才培養類型,例如體育保健專向與企業經營相結合的模式。其次立足和定位現階段的社會需求和發展來定位我們目前的人才培養類型才能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所以需要了解最新的市場信息,第一時間更新自己的觀念。在目前我國社會體育領域發展的主要支柱中,以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為龍頭的體育健身指導咨詢服務是第一大市場,其二就是體育產業市場。這些市場中更加需要具有較高的綜合實踐、組織和管理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來解決健身、服務和經營等實際問題。(3)立足專業特點,用好“兩個抓手”,提升就業質量。第一,積極鼓勵學生考研,增強考研指導培訓。設置考研自習室,考研興趣小組,邀請教師對考研同學進行相關培訓。第二,積極扶持學生成立創業團隊,探索自主創業道路。大力推廣創業教育,扶持創業團隊,分析未就業原因,擬定有針對性的指導措施。

作者:呂忠林 單位:四川外國語學院成都學院

參考文獻:

[1]盧兆振.江蘇省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4,(1).

[2]馬維平.許曉音社會體育專業堵養目標定位與社會需求[J].體育學刊,2005,12(4).

[3]劉丙權.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現狀及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4).

[4]邱勇強.我院畢業生就業心理調查分析及對策思考[J]廣西:右江名族醫學院學報,2007(1).

[5]霍曉亮,張正義.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之對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1).

[6]賈春佳.淺析體育院系增設社會體育專業的必要性[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1.

[7]陸亨伯.社會體育專業的生存與發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2,(3).

[8]馮曉麗.高等體育院校社會體育專業現狀及實踐性教學作用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3,(2).

[9]梁旭鵬.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