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發展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4-13 03:15:28

導語:學校體育發展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體育發展問題及對策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實地考察法,對洛南縣小學、中學的體育教師和部分學生針對目前所在學校的學校體育發展現狀和所面臨的問題進行訪談、調查和分析,對調研結果進行處理、總結并歸納。在梳理洛南縣學校體育發展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發展洛南縣學校體育的三點對策,以便更好的開展洛南縣的學校體育教學工作。

關鍵詞:洛南縣;學校體育;體育課程;體育特長生

洛南縣是陜西省商洛市的下屬縣城,位于陜西省的東南部,由于其東西南北均毗連外界,因此,素有“東南門戶”之稱。該縣經濟貧瘠,自然山水豐富,2008年以前沒有任何工廠,人們多以種田為生。該縣的學生一般都是初中畢業,極少上高中的,自2004年有體育特長生可以考入大學的政策之后,許多學生便不怕吃苦勞累的走上體育特長生的道路。由于該縣的人們視野很小,相對質樸且能吃苦耐勞,2004年至2012年間,許多學生為了給自己的大學夢尋找出路,便大批量的選擇體育特長生步入大學這條高考路。然而,2012年至今,經學校老師反映,該縣已經不把體育特長生考上大學計入高考成功率之列,老師們和學生們對于體育的熱情驟減,這也同時影響到了該縣自小學至高中的體育課程開展情況。本文以洛南縣小學至中學為研究對象,探究洛南縣學校體育發展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洛南縣的學校體育發展現狀

洛南縣共有學校86所,小學53所,中學33所,其中僅有一所高中為以文化課為主輸送大學生,即洛南縣中學。2010年以前,除洛南縣中學以外的其它中學均以特長考試輸送大學生為主(其中的原因并不是洛南縣的學生很有特長,而是文化課教學水平無法達到國家要求的水平導致學生只憑文化課學習無法進入大學的大門)。然而就在近幾年,由于洛南縣學校、教育部和縣政府對于特長生,尤其是體育特長生的支持力度逐漸褪去,洛南縣的學校體育發展呈現持續低迷,而且陷入下無底洞的局面。然而學校體育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加強學生間交往,建立學生良好人格和磨礪學生堅強意志力的重要課程不得不引起洛南縣學校體育教育相關部門的重視。

2洛南縣學校體育發展的問題

2.1學校體育設施的使用出現諸多限制

洛南縣小學的學校體育課程多以自由活動為主,且學校的體育設施不對學生開放,連最基本的跳繩和羽毛球拍都極少在學科體育課上出現,經調研詢問后發現,老師出于學生們的安全考慮,這些體育設施雖然有,但是并不能與學生進行互動,只能躺在倉庫里睡大覺。洛南縣初中學生的學校體育課程除了初一、初二教學基本的體操外,也多以自由活動為主,沒有系統的體育課程教學安排。初三的學生由于是畢業班,老師們重于學生的升學率而嚴重忽視了學校體育課程的重要性,甚至將體育直接換成了其它文化課的課程,全年度為了中考沖刺而忽略了體育課的存在。洛南縣高中的學校體育分為兩極化,一邊是想依賴體育特長步入大學的體育特長生,一邊是想依賴文化課埋頭苦學的普通學生,體育特長生在步入高一一個月左右就會陸續決定自己是否選擇體育特長生之路步入大學,大概兩個月左右將被學校所謂的教練(擔任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體育教師)帶隊進行訓練,訓練內容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反應靈敏性、跑、跳、投、擲等,但無專業體育運動技術的教學。教練訓練內容除了高考體育特長生考試項目外,幾乎不涉及其他體育教學。

2.2體育教師的專業性嚴重缺乏

在洛南縣小學、初中、高中的學校體育教學中,老師之所以不敢讓體育設施與學生們見面,還因為體育老師的專業素質較差。由于洛南縣的體育教師極少是經過專業體育運動項目培訓的教師,所以不懂得如何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教學,并且在處理學生課堂危機上嚴重缺乏該有的經驗,一旦出現崴腳、摔傷等之類的問題,教師們連最起碼的醫護措施也不能提供,且不能運用正確的護理方法使用基本的醫護設施。

2.3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差

洛南縣的學生在步入小學開始就被“放羊式”的體育課程所陶冶,日久生識,學生們經過小學6年對于體育課程的認識已經被這種形式的課程所包圍,認為有無體育課對于學生自身體育素質的影響都一樣,這種影響持續深遠。步入初中后多數同學由于繁重的作業和練習將體育課視為補習文化課時間,常常在體育課開始時點完名,簽完到就直奔教室繼續作業和練習。高中學生除了體育特長生在體育課上死練力量和耐力外,其他學生由于受小學初中體育課程的影響,認為體育課于他們的未來毫無用處,依然將體育課時間投入到他們認為與未來前途密切相關的文化課學習上。更重要的是,洛南縣80%以上的學生家長對于體育的認識沿襲古人的看法,即“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他們把自己的孩子遠離體育當成是一種脫離“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人群的方法,勸說孩子們要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忽略體育課的存在意義。自小學至高中,學生和周圍人們對于體育課的認識嚴重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自主體育意識薄弱,進而對于體育課程的積極性較差。

2.4學校對于學生的體育教育意識不強

洛南縣小學至高中的體育教育意識及其薄弱,這種意識的淡薄體現在課程的實施上具有諸多問題。例如,對于體育老師的人員和資金配置上極少重視,多數小學的體育老師并非專門進行體育教學,而是其它課程的代課老師臨時“看管”孩子,這些老師對于學生的體育課教學一無所知,于是只能把體育課當成自由活動課上了。整個學校都不重視體育課,而且不把體育課考試成績納入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中,那么教師只能偏向自己所代的文化課教學了。學期末的幾個禮拜,這些老師還會把體育課直接作為自己所教學的主課課程進行施教。

2.5政府對于學校體育的激勵政策不明確

洛南縣縣政府對于學習體育沒有指定明確的激勵政策,據縣政府的有關人員了解到,學校體育由于不能提高該縣的整體升學率,因此被政府人員忽視。幾乎沒有完整的激勵政策,極少數的激勵政策也存在于洛南縣的幾所重點高中(洛南縣中學、洛南縣西關中學、洛南縣城關中學),其它基本無激勵機制和相關政策。

2.6教育部忽略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

據2016年1月份走訪洛南縣幾所學校的體育老師,他們反映,自2010年起,教育部已經不把體育特長生考上大學的升學率作為考核指標。因此,原本趨于朝陽的體育特長生也不再風靡,體育老師們由于教育部的忽略所意識到的是體育行業不景氣,怕繼續招收體育特長生是誤人子弟,不能給學生們更為美好的未來,反而讓學生受苦。于是便隨學生自己,連最基本的訓練也不重視了。2013年后入隊的體育特長生們由于教育部的忽略不知道自己從事體育訓練將來能夠做什么,也隨之破罐子破摔,僅想著把高中混完出來打工,對于自己的未來是一片空白。由此可見教育部忽略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所引起的體育教學負面影響是連貫性的。

2.7學校體育的活動種類單一

據悉,洛南縣小學沒有學生運動會,初中每年只有一次運動會,3000米長跑為一聲哨令,全校參與者一起開跑,長跑場地為學校附近的瀝青公路。高中一年一次運動會,運動會裁判為高中的體育教師,其它稿件、解說、檢錄均為學校相關老師,沒有專業的體育運動裝備和道具。項目以跑、跳、投、擲為主。無其它技巧性項目如籃球、足球、羽毛球等的比賽。運動會早上開始,下午結束,運動會的場地多為塘渣跑道,幾乎沒有塑膠跑道,其它項目也無專業場地進行。洛南縣學校的學校體育的活動整體種類相當單一。

3洛南縣學校體育發展的對策

3.1嚴格控制聘用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提高體育設施的利用率

體育教師作為學校體育課程的領頭實施者,其專業程度將直接影響著傳播范圍內人群的水平。自古以來,師傅的作用不斷被人們強調,作為學生的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師傅”,體育教師應以能勝任該課程的教學為主而應聘,并非薪酬的高低。教育部除了對體育教師的考核除了通用的科目外,更要加強體育專業教學能力的考核。體育專業教學能力強的教師不但能夠提高體育設施的利用率,為學生系統的教授各項體育運動項目,而且能在教學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保護措施,避免學生的不安全事故發生。

3.2設置多樣化的學校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的積極性

洛南縣地廣人稀,有很多可利用的空地可作為學校體育活動的場地。當地前些年的體育活動眾多,學??筛鶕數氐幕顒语L俗建設富有特色的活動場地,每年在不同的場地舉辦不同的體育活動,豐富學校生活,為學生枯燥乏味的學習更添一縷活潑。拋棄以前的僅以自由活動為主的體育課程,改為多樣化活動與教學融于一體,通過不同的方式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積極性。每學期多舉辦幾次多樣化的學校體育比賽,根據申請到的款項情況,設置多樣化的獎項和榮譽,年度舉辦較有紀念意義的學校間聯賽,在校際聯賽中擴大學校與學校、學生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面,不但能夠增加學生對于體育比賽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體育本身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在此,不得不強調,體育賽事作為衡量體育能力的平臺,是體育參與者積極性活躍的有力助手,有競賽就有強弱,學生們在體育比賽中充分展示自己體育能力的同時,更是意志力與團隊精神的較量,在良好意志力與團隊精神的前提下,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便容易很多。

3.3加大洛南縣政府和教育部對學校體育的支持力度

洛南縣相關政府部門應該放開對學校體育的打壓力度,提高支持力度。政府部門同時配合教育部門將體育課程的成績納入學生成績的考核之中,讓學生不再認為體育課程是可有可無的課程。通過政策的改變來轉變洛南縣多數家長對于體育的誤解,灌輸關注孩子體育成績就是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理念。教育部更要恢復以前體育特長生升學率考核標準,鼓勵學生本人重視體育訓練,使其找到學習和訓練的動力。讓從事體育教育工作的教練人群明確他們所從事的事業的成就感,能夠看到他們為學生的大學生涯所做的貢獻。

作者:何妮妮 何宏偉 單位: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海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楊芳,高海利.陽光體育———西北學校體育發展的契機與使命[J].體育教育,2010.1.

[2]王國強,李偉光.試論未來體育及學校體育的發展方向[J].教育研,2008.

[3]武云飛.從輝煌到傳奇———江蘇銅山區學校體育工作的成功之路[J].體育教學,2012-12.

[4]胡獻釗.系統視域下學校體育整體發展的個案研究[J].江蘇學校體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