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課堂在小學體育的運用

時間:2022-11-06 08:43:53

導語:活力課堂在小學體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活力課堂在小學體育的運用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追求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讓學生快樂成長,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學習和生活中。小學體育教師開展活力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和興趣特點出發,設計豐富多樣充滿活力的體育課堂鍛煉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的興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強健學生體魄的同時,給學生帶來快樂的課堂體驗,促進學生心理的不斷成熟和完善。

[關鍵詞]小學體育;活力課堂;教學活動;正能量

學生的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密切相關。身體強健、熱愛鍛煉的學生,一般都會擁有快樂的心情,并對自身的情感、交流、個性等方面產生正能量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多樣的教學方法,設計富有趣味的體育教育活動,教給學生體育鍛煉的技巧和本領,了解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習慣,幫助學生認識到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性。

一、構建體育活力課堂的意義

1.培養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堅持體育鍛煉,能幫助學生增強免疫力,減輕心理壓力,促進生理健康發展,為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提供一個良好的身體條件。從小學到大學階段都設有體育課程,學生如果缺乏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覺得體育課枯燥無趣,上課時就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負擔,這與體育教育的初衷相違背。體育教師應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學得開心,玩得愉快。當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就會在生活中自發地與家人或小伙伴玩在學校里學到的體育活動,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體育意識。2.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有許多協同、對抗類型的團體活動,如一個簡單常見的老鷹捉小雞游戲,既能增強學生的體魄,又能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判斷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大局觀念,培養學生的團隊歸屬感;雙人背球游戲,能讓學生認識到同伴的重要性,不只是自己努力參與,還要兼顧團隊的配合才能獲得勝利。團隊體育活動,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在相互學習中建立友誼,學會換位思考和相互體諒,既肯定自己,又尊重伙伴,避免學生因受家庭的寵愛而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公主、小王子,也有利于促進學生交友觀念的形成和團隊協作能力的穩步提升。3.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考慮到有些小學生性格內向,可以引導他們在親身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和感受,在學會一個個新游戲的同時了解自身的能力,減少內心的羞澀和畏懼,在游戲的勝負中增強內心承受能力,變得不怕失敗和困難,銳意進取。在體育活動中,通過與小伙伴們交流和合作,能夠幫助學生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克服自卑心理。在體育課上教師要多注意觀察學生的狀態,引導學生發現體育鍛煉活動的技巧和規律,多鼓勵學生去嘗試,多表揚學生的進步,傳遞給學生積極向上的態度。學生得到肯定,就會產生學習的自信心,并將其轉化為對體育的熱愛,促使自身不斷進取。

二、構建體育活力課堂的策略

1.開展豐富有趣的體育活動。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有趣、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又特別容易感覺到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如果體育教師只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跑步熱身,進行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然后解散讓學生自由活動,這種單調枯燥、流于程序化的體育課必然不能給學生很好的課堂體驗,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久而久之學生會覺得失望,進而在課堂學習活動中敷衍了事。學生由于性別不同、生理和心理發育特點不同,對體育活動的訴求也不盡相同。教師應考慮到小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選擇地設計豐富有趣的體育鍛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放天性,放飛自我,在每一節體育課中都有新奇的體驗。田徑運動是較為傳統的體育運動,高強度持續的訓練要求學生有很好的體力和耐力。如果課堂訓練時間占比較大,就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師可以在田徑活動中融入障礙跳躍、負重接力或“推小車”力量訓練等豐富多樣的運動項目,讓學生產生新奇感,主動投入到體育活動之中。同時,教師應把控好課堂節奏,監控學生活動的過程,避免因為體育活動強度過大或學生高度興奮緊張而出現意外。2.設計對抗性競技體育活動。平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NBA、奧運會等賽事,使學生從中獲得情感激勵,增強競爭意識。在日常體育活動中,多設計一些對抗性競技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力量和耐力水平。學生參與對抗性體育活動,以團隊為單位取得良好的比賽成果,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學會如何與他人共同努力做好一件事情,也有助于學生在其他學科開展合作學習。小學生由于個性特點不同,對體育運動項目的喜好也不盡相同。男孩子對足球、籃球等強度較大的運動項目表現出極大的熱愛,女孩子則對跳繩、舞蹈等動作優美、技巧性強的運動項目有著天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上安排合理的競技比賽,讓學生在比賽準備階段,自己找時間自練自學,比賽時全力參與。通過比賽,培養學生銳意進取的品質,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風氣,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3.師生共同參與體育活動。小學生在體育課上有很大的自由空間。體育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扮演的角色很多,既是體育知識的傳授者、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又是學生的玩伴、體育比賽的對手。我就經常與學生一起玩樂,如扮演“老鷹捉小雞”游戲中的老鷹、“123木頭人”中的報數者等,玩著玩著學生就開心地抱住我,露出一張張快樂的笑臉;或是與學生打幾局羽毛球,學生很快就上前圍觀,排隊等著“虐”我。如果教師只當旁觀者,讓學生自己折騰自己,學生很快就會興味索然,體育活動也無法有效開展。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體育課堂活動,可以增進對彼此的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有助于體育課程的高效開展。小學生經常與教師一起做游戲打比賽,就會從心里把教師當成自己人,進而把對教師的喜愛轉移為對其所教課程的喜愛,教師說什么學生都愿意聽取,課程的忠誠度和執行力很高。學生不單能從體育課堂上學到鍛煉的方法和技巧,也能在與教師相處的過程中受到精神、理念、情感等各方面的感染和潛移默化的影響。4.合理地運用教學方式。在教學工作中,體育教師應合理地運用教學方式,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熱情和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知識,獲取體育鍛煉的方法,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的技巧和方法,增強學生的領悟能力。某些學生如果理解不通,可能幾年都學不會打排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等,或許也能打個像模像樣,但對力量的拿捏毫無章法,找不準發力點,運動水平不穩定,這些都極大挫傷了學生繼續學習的信心。教師向學生傳授運動技巧,如果說的太過直白可能學生也理解不透,因此,需要引導學生自行感受動作要點,了解自己運動時肌肉的力量變化和發力點,細心體會并牢牢記住,再通過反復訓練的肢體記憶,使學生真正掌握各項運動的方法和技巧。此外,教師對學生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略有差異,教師覺得理所當然的某些知識學生聽來卻是天方夜譚,如果教師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師應采用鼓勵的態度,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引導學生在運動中善于思考,多與同學切磋交流,抓住學生平時的點滴表現,多表揚學生的進步,肯定學生的技術和能力,也可以適當在班級樹立典型,形成一種良性競爭的積極氛圍,讓體育課堂充滿活力和快樂,使學生愛上體育、愛上運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為體育課堂注入生機和活力。

作者:曾昭堅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第三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孟文硯,陳悠.將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作為學校體育的使命———2016長三角地區特級教師教學研討會聚焦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體育教學,2016,(12).

[2]陳歡.青少年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促進的互動因素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35).

[3]李宏福,沈偉如.中小學校園定向運動教學設計的創新性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6,(12).

[4]楊家輝.試論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因素對運動能力的影響[J].學周刊,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