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教學對策研究

時間:2022-12-20 03:51:11

導語:中學體育教學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體育教學對策研究

一、研免方法

采用邏輯分析法、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對目前中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問題進行研究。

二、研究結果與分祈

(一)目前中學體育教學模式選用的現狀。根據《體育與健康》標準中的課程教學目標,將體育教學模式分五類。①以運動技能為目的的教學模式。②以鍛煉身體為目標的教學模式。③以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興趣的教學模式。④以養生保健為目標的教學模式。⑤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本文對體育教學模式的選用情況進行分類。目前,我國還是以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為主,中學階段一般采用三基體育教學模式,以提高身體能力為目標的初中占95%,高中占50%,在初中階段和職高階段一般以培養體育能力和激發學習興趣為主,在高中階段的教學模式比初中階段和職高階段要單_。在重點高中的教學模式中,三基體育教學模式使用是最多的。把三基教學模式放在第一位的學校是66%,普通高中達58%,初中是50%,職高是33%,排第二位的是提高身體素質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提高身體素質為目標的模式在初中使用的比例最大,然后是職業高中,普通高中。培養學生能力的模式在職業高中用得最多,激發學生興趣和健身體驗樂趣的教學模式在各個學校運用得差不多。

(二)中學體育教學模式的選用對策。從調查中可以看出,目前正在使用的教學模式和新標準有很大的不同,通過分析,為了使新課程的標準更好地落實,要做到以下幾點:1.更新觀念,促進體育教師的角色轉換。很多的中學教師反映,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比較容易施行,教學成績提高顯著,但是新的課程標準不知道該如何入手了,如果沒有具體的教學計劃,沒有詳細的規定,感到十分的不習慣。在過去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中,教師只要照著國家規定的教學大綱去做就行,教師多年以來只習慣于教學,沒有課程的概念;新標準要求教師不僅要實施課程的要求,還要創編課程,大多數體育教師感到不能適應。實施課程新標準要求教師處于課程改革的主要位置,必須適應角色的轉變,更新觀念,適應新課程的標準,提高自身的能力,方能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順利施行。2.體育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了解和掌握多種體。育教學模式目前的體育教學模式是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不同的教學模式應該綜合地使用,要相互彌補和借鑒,教師對體育目前的教學現狀加深了解,研究體育教學模式,在新標準的課程改革中,強調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作用,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對現代科學技術的使用,要掌握多種教學模式。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對學校的師資情況,學生的情況,以及運動的場地和器材等因素進行綜合的衡量,對目前的教學工作進行調整,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不同模式之間相互批評、競爭和借鑒,促進學生的成長。3.根據教學指導思想、目標以學生為中心選用。體育教學模式體育教學模式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服務的,我國學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在這樣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選用合適的教學內容,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了促進身心的發展,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不管是運動技術的教學,還是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健康。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并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合理選擇學生感興趣,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提高學習能力。以科研室為單位,精心挑選教材,突出教材的難點和重點,成立專門小組,課題小組要對教學工作進行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教學模式的實施。4.體育教學模式的選擇應有明確的指向性。教學模式有鮮明的穩定性、個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教學模式的指向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學對象,學生的體質差異和獨立性不同。另一方面是教學條件,教學模式實施的前提條件是有對應的中學中,體育教學模式的選用是為了應試的成績。尤其是在重點中學,還是采用三基教學模式和提高身體素質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整個中學階段,以高中階段更為明顯。在新的教學模式的課程改革中,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轉變角色,更新觀念,掌握多種體育教學的模式,實現"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更好地培養合格人才。

作者:李桐 單位:天津市第一〇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