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與旅游經濟發展融合建議

時間:2022-07-21 04:41:50

導語:茶文化與旅游經濟發展融合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茶文化與旅游經濟發展融合建議

關于建設嶺南民俗文化產業園的研究茶文化與旅游經濟之間的相互結合發展,是現代新經濟時代下的創新產物,茶葉產業與旅游行業的跨界合作催生了茶旅這一新型聯動發展形式。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旅游體驗中深化茶文化體驗,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廣大游客的感官體驗,并且對茶文化的深化開發,也可以滿足消費者對于茶葉產品或者茶文化服務的需求。同樣地,茶文化與旅游行業的結合,也使得旅游功能得以進一步完善,不僅能夠帶動旅游行業創新發展,也可以在推出新旅游產品的同時,對茶葉資源以觀光、生態、鄉村、養生等多種形態加以展現,賦予茶文化新的文化生機。

茶文化與旅游經濟發展融合價值

(一)促進茶文化宣傳

我國是茶文化發源地,其文化歷史悠久,人們在品茶時往往也能夠被茶文化中的“和、敬、清、寂”精神打動。將茶文化與旅游行業相互融合發展,能夠促進茶文化宣傳,為茶資源、茶銷路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并且,在旅游產業中加入相應的茶產品、茶文化體驗、茶文化主題更是有助于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二)助力旅游業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旅游行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加劇。在此情況下,單純的游玩與觀光項目已經難以有效地吸引廣大消費者的興趣與注意力。但是將茶文化與旅游經濟有機融合在一起,則可以在旅游產業中適當地增加茶園采摘體驗、茶文化主題活動以及茶產品服務等內容,從而完善旅游產業功能,進一步優化旅游環境、升級旅游服務。另外,在旅游產業中添加茶文化內容,也是對當地文化進行輸出,不僅能夠借由地方文化特色來補充旅游產業內涵,更是能夠促使廣大消費者增強旅游文化體驗,于助力旅游行業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滿足時代性需求

從一定程度上說,茶文化與旅游經濟的發展融合是滿足時代性發展需求的重要體現。具體來說,人們在生活物質條件逐漸提升的當下,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精神生活與文化攝入體驗,將茶文化與傳統的旅游項目結合起來,能夠賦予旅游景點新的文化特征,而在呈現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時也能夠強化旅游價值,如此一來,廣大消費者在旅游體驗中也能夠收獲更為豐富、更加有趣、更有價值的感受,符合新時代下人們的消費體驗需求與時展需求。

茶文化與旅游經濟發展融合路徑

(一)建設文化旅游示范點將茶文化與旅游經濟發展融合,首先應當立足于當地茶葉資源,通過建設相應的茶文化旅游示范點來初步形成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茶旅品牌。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廣西具有較為豐富的茶葉資源,并且茶文化特色較為突出,其中呂仙茶與象州茶等自唐代就開始生產,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其次在茶葉品種上,不僅擁有廣西紅碎茶、蒼梧六堡茶(黑茶)、桂平西山茶(綠茶)等傳統茗茶,也有南寧橫縣茉莉花茶與桂林桂花茶等新創茶葉品種。因此在促進茶文化與旅游經濟共同發展時,可以結合茶葉資源的實際優勢條件來設立富含特色的茶文化旅游示范項目,針對性地推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主題,從而展示出高質量與特色化并存的優質旅游體驗項目。

(二)打造茶旅生態經濟區

打造茶旅生態經濟區,事實上就是將不同的茶文化旅游資源鏈接起來,連點成線,由線帶面,從而形成一個功能完善的茶旅經濟區。首先,在開發、建設茶旅生態經濟區的過程中要注重提高生態旅游的經濟效益,例如在廣西打造茶旅生態經濟區,可以利用廣西桂林龍勝龍脊茶與三江縣仙人山景區萬畝梯田仙境茶園等茶葉資源進行生態性開發,發揮其在國家茶品牌中的優勢。其次,同步推進茶葉種植的發展,適當地引入合適的品質,塑造出茶文化生態旅游品牌,逐步提升茶文化生態旅游的吸引力。另外,科學的茶旅生態經濟區開發建設離不開專業化、知識化復合型人才力量的支持,因此為了完善旅游區文化服務功能,還要注重引進、培訓專業的茶旅人才。

(三)設計特色茶旅精品線

設計特色化的茶旅精品路線,是滿足廣大旅游消費者多樣化需求,進而強化其旅游體驗感的重要路徑。從這一角度上看,在設計茶旅融合項目時,首先應當充分地把握現代游客在觀光旅游與文化體驗當中的實際需求與偏好,從而提升茶文化旅游精品路線的針對性與特色性。其次,所設計的旅游線路還應當將當地茶資源、茶產品、茶文化、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等綜合性文化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借鑒優秀茶旅路線設計經驗來設定茶文化生態旅游主題,如民族茶禮區、民族風情表演區等,在豐富茶旅文化產品的同時,凸顯出茶旅線路的核心亮點,充分地滿足不同游客的多樣化旅游體驗。

茶文化與旅游經濟發展融合建議

(一)規劃茶旅地圖,分步實施

茶文化與旅游經濟發展融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輕松實現的,除了要充分整合旅游地區特色茶文化與旅游項目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規劃好茶旅地圖,并在做好整體規劃的基礎上一步一步實施,真切地實現茶旅融合。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大部分茶旅精品路線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現象,而這種缺乏特色的茶旅之行也不會被市場與廣大消費者所認可,因此,在規劃茶旅地圖時務必要選擇最具有特色的茶葉生產基地作為茶旅地圖核心,接著再圍繞這一核心逐步地開發周圍茶文化旅游項目。另外,在規劃茶旅地圖,建設成熟地區茶旅融合項目的過程中也應當綜合考慮尚未成熟地區的分散型茶旅項目,適當地借助發展民宿、茶園等配套性服務設施來逐步形成茶旅項目產業集群。

(二)擇優重點支持,穩步推廣

茶旅經濟發展絕不是一蹴而就的,為了促使這一新型經濟形勢的穩步發展,可以先選擇最富有特色的茶旅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將其打造成為地方性茶旅融合的先鋒項目,再根據當地茶葉資源與地方文化特色來逐步形成茶旅精品路線,最終以線帶面輻射到周圍區域。在擇優重點支持茶旅項目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茶旅項目的形象設計工作,通過樹立良好的茶文化生態旅游形象廣泛激起消費者與游客的認同感。在茶文化旅游項目的宣傳活動中,也可以同步推進茶葉博覽會等宣傳活動,提高茶文化生態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茶文化愛好者參觀。

(三)刺激游客參與,增強體驗

在茶旅經濟模式下,可以通過刺激游客參與到相應的茶文化項目中來適當增強其茶旅體驗。例如在旅游過程中為游客提供更多的茶葉采摘、茶產品制作的機會,在“高度參與,深度體驗”的原則下,讓游客體會茶文化旅游項目的價值。又或者是在設計茶旅項目、規劃茶旅景點時可以結合富有特色的茶文化節日或茶展銷活動等內容,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可以結合桂林恭城油茶節組織“天下油茶在恭城·共品共享”的主題旅游體驗活動;也可以借助廣西凌云茶葉文化節宣傳具體的茶旅項目;還可以通過廣西(南寧)春茶節設置茶具區、根藝和茶產業區、茶文化展區、專題活動區等開展不同的茶旅活動??傊?,設計不同形式的茶旅項目來刺激廣大游客參與,增強其文化旅游體驗,有助于帶動整體茶旅融合經濟的發展。

(四)完善配套產業,協同優化

茶旅項目的開發與發展,不僅僅是依靠當地茶葉資源與旅游路線設計就能夠順利開展的。茶旅產業鏈的支持、相關配套產業服務都是協同優化茶旅經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建設茶旅融合發展的穩固空間集群,無疑需要多個相關產業之間的相互協調支持。因此,在推動茶旅經濟融合發展進程當中,可以以茶旅經濟作為協同優化支點,從當地教育服務、旅游服務、文化創業、媒體融合以及商貿經濟等多個領域共同打造一個多層次、多格局的產業配套體系。茶旅融合具有十分突出的體驗經濟時代的特色,在發展茶旅經濟過程當中,要立足于科學的發展路徑,從而在提供良好茶旅體驗的同時促進茶產業與旅游產業經濟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向柳如,陳文滿.試論茶文化旅游與茶業經濟融合發展模式[J].福建茶葉,2020,42(6):273-274.

[2]董世彪.信陽毛尖茶文化與河南省旅游經濟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福建茶葉,2017,39(11):127-128.

作者:黃碧雁 單位:廣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