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教育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作用
時間:2022-04-26 02:42:47
導語:博物館教育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不僅是城市經濟、景觀建設的過程,同時也是發展城市文化、延續城市文脈的過程,更是不斷增強城市居民自信心、提高城市居民凝聚力的過程。要完成這些過程,文化教育是唯一的手段。在這一點上,以博物館為首的公益性文化設施宣傳教育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針對性和優越性。博物館作為一種人類文化產物和文化形態,是展示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不僅承擔著文化宣傳、普及知識、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職責,還是歷史文化的記錄者、歷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代言者??傊┪镳^教育在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建設旅游文化名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作用。
關鍵詞:博物館教育;旅游文化;文化名城;教育研究
1論題的提出
1.1研究背景與意義。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人民水平的不斷提高,“博物館游”逐漸興起,凸顯了博物館教育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博物館作為一個地區的功能性文化設施,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更是人類珍貴的社會財富。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博物館事業更是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現今存留發展下來的許多歷史文化名城過去曾是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重要城市,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是我國民族精神的象征和重要物證,是我國向世界展示民族特色魅力的重要史物,同時為相關研究人員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博物館文化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中的意義。博物館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標志著人類文化的發展日漸走向成熟。本文以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為例,深入研究博物館教育對于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作用,以此引起社會各界對博物館教育的關注和支持。秦皇島市作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著名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博物館教育為旅游文化名城建設提供了的參考。1.2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1.2.1國外研究現狀分析。從國外研究來看,博物館主要為實現文化權和受教育權的平等而努力。所以,其多元的教育發展方向得到了國外學者的重視,早早地就出現了有關博物館教育的專門論述?,F今其實踐和理論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論述主要圍繞教育理念嬗變、教育實踐、新科技應用三個方面進行開展。首先是理念嬗變。由于地域和文化差異,國外學者對博物館教育的方法、理念、目標、歷史、準則等方面的理論作了全面的論述,先后出現了W.貝瑞的《博物館教育:歷史、理論和實踐》(1989)、美國博物館協會教育委員會的《卓越的實踐:博物館教育標準和原則》(2002)、艾琳•霍伯•格林希爾的《博物館和教育:目標、教育法、表現》(2007)等著作。其次是教育實踐。在這實踐層面則有邦妮•多徹蒂•索耶的《博物館成人項目:深度體驗活動設計》(2002)、卡洛琳•朗的《博物館社區活動的設計》(2010)等,這些著作對博物館教育工作者項目、博物館教育活動和規劃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最后是新科技應用。近幾年來,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國外學者又集中研究數字技術和互聯網在博物館教育上的延伸與應用,如K.桑普頓的《博物館外:探索基于網絡起源和未來的博物館教育延伸》(2006)等。1.2.2國內研究現狀分析。我國博物館事業起步較晚,但政府和博物館業界對博物館教育比較重視,因而發展迅速,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首先是博物館教育功能和定位的探討,即教育理念的研究,出現了閻宏斌、鄭智編著的《社會視野下的博物館教育》(2006),楊丹丹、閻宏斌編著的《博物館教育新視野》(2009),曹宏的《中國當代博物館教育體系芻議》(2007)等。其次是博物館教育形式的探討,如錢進的《優勢互補,搭建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新平臺》(2013)、王潔的《新形勢下博物館的社教工作與社區文化建設》(2003)等,這些著作主要研究了博物館教育與學校、社區等機構的合作。最后是有關博物館教育活動方面的研究狀況,如鐘琦的《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活動》(2008),李曉丹、程曉東、黃文娟的《基于構建主義的博物館教育活動芻議》(2012),吳美華的《課本劇——博物館教育活動新形式》等。從上述情況來看,國外有關博物館教育方面的探索相對成熟,具有較完整和科學的體系和模式,對博物館資源利用較充分。相比之下,雖然我國的博物館事業發展迅速,但與國外相比還較薄弱,研究成果多為理論方面,實證研究較少,潛力還有待挖掘。1.2.3研究思路。在現代社會經濟下,博物館教育與旅游文化名城建設聯系越加緊密。本文研究以《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和旅游文化基礎理論等作為依據和思想指導,通過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建設發展,綜合博物館教育作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研究現狀,科學界定博物館教育、旅游文化以及旅游文化名城等相關概念,深入研究和正確認識博物館教育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詳細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
2相關概念綜述
2.1博物館教育。有關博物館教育的定義,各國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可大致概括為“博物館教育是以實物組成的陳列及其他輔助形式對觀眾進行的直觀教育活動”。博物館作為公眾機構,其教育作用對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極大意義。博物館教育理念與方法是否得當,極為重要。對此,博物館教育必須通過周密的計劃,科學普及文化知識,弘揚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宣傳愛國主義精神,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打造良好的社會教育氛圍。由于博物館服務面向廣大公眾,其教育內容也是極其豐富的。它的教育活動和展覽、歷史、自然環境、政治、文化、經濟、科學,以及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和娛樂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博物館在承擔未成年人學習教育的同時,還能吸引各層次人員前來參觀,因此博物館也被譽為“沒有圍墻的大學”。博物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包括實物性、社會性、自主性、寓教于樂等,但以陳列展覽為主。同時為滿足觀眾觀賞、學習等各方面需要,會計劃性進行別樣的專題展覽和專題講座,如書畫展、青銅器展、瓷器展、瓷器鑒定專題講座等,對觀眾有較大的吸引力,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2.2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出現較早,但卻是近年才流行起來的新概念,它的出現與旅游業的興起密切相關。1990年10月召開的首屆中國旅游文化學術研討會提出:“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因素為依據,以旅游諸要素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過程中的一種特殊文化形態,是人類在旅游過程中(一般包括旅游、住宿、飲食、游覽、娛樂、購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和?!币虼耍糜挝幕瓤梢允蔷唧w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一方面是具體的人、財、物等;另一方面又是抽象的文化成分,如人們的價值觀、審美觀、風俗人情等。旅游是文化的形和體,文化是旅游的魂和根,二者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系。2.3旅游文化名城。旅游文化名城建設是我國部分城市為整合文化、旅游資源,著重發展旅游經濟而提出的一個戰略性舉措。關于它的定義,銀川市政府較早地給出了比較清晰的界定:旅游業將作為城市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城市建設要突出文化內涵,從而服務于旅游業。
3博物館教育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博物館是集收藏、展示、保護、研究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場所,是歷史發展、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博物館集中保存了城市現有遺跡和文化精華。一座旅游文化名城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它的歷史文化的繼承和弘揚,這些都是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中的關鍵因素。在這種背景下,深入研究博物館教育與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之間的關系顯得尤為必要,而且博物館教育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3.1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基礎。我國建設博物館的初衷是實現教育救國、開民智。到目前為止,已達到了目標,并且向著國際化方向發展。1905年,中國出現了第一座現代意義上的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創建者為張謇。自此,我國開始興建起博物館。到今天,博物館事業發展迎來了它的高峰期。目前我國已建成了四千多座博物館,在擴建和改造中的大型博物館若干座。由此可見,博物館的地位和作用越發不可替代。秦皇島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在兩千余載的歲月長河中,留下了夷齊讓國、秦皇求仙、姜女尋夫、漢武巡幸、魏武揮鞭、唐宗駐蹕等眾多歷史掌故,境內有秦皇行宮遺址、求仙入海處、天下第一關、老龍頭、姜女廟、韓文公祠、名人別墅群等眾多人文遺跡。這些文化遺產以其獨有的特色、厚重和精彩,為這座城市增添獨特的文化色彩。近年來,在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城市環境的同時,為保護歷史化遺產和獨具特色的古都風格,弘揚歷史特色文化,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秦行宮遺址博物館、北戴河博物館、山海關甲申史鑒館、撫寧博物館、鳥類博物館、電力博物館、港口博物館等一批博物館建成并對外開放,秦皇島市專題博物館達到14個。秦皇島市博物館服務體系初步建成,秦皇島市被打造成了一座獨具魅力的人文都市和旅游文化名城。3.2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標志。博物館是城市的名片,更是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坐標和象征。旅游和旅游文化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而興起的,是現展的一種新的現代產業文化。博物館能夠在現代迅速繁榮和發展的原因與旅游業在現代經濟中的迅速發展是分不開的。博物館作為旅游和旅游文化中的重要人文景觀,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既能滿足人們物質需要,又能滿足其精神需求。通過參觀博物館,人們就能了解一個城市的文化和歷史。城市文化發展是現代文明發展和進步程度的標志,博物館的發展程度展現了一個城市的現代文明的狀況。因此,人們常說:“一座沒有博物館的城市是文化貧窮的城市。”同樣,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中,博物館教育的地位毋庸置疑。眾所周知,歷史文化名城常常是以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著稱的。基于自身燦爛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源,歷史文化名城可分為古都型、傳統風貌型、風景名勝型、一般史跡型、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等。因此,圍繞城市在歷史文化中的定位,博物館教育對外也呈現出生動、獨特的一面,使其成為現代旅游業異常重要的人文景觀和旅游資源。秦皇島是我國唯一一個以皇帝帝號命名的城市,所以它的歷史底蘊是毋庸置疑的。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作為我國首家玻璃專題博物館,既是我國玻璃文化的開端,又展示了玻璃工業的演變過程,更彰顯了玻璃的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和稱贊。3.3旅游文化名城宣傳教育的基地。博物館教育有育人的作用,在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中具有極為重要的輔佐教育的作用。區別于專業教育,博物館教育具有輔佐性、社會性、業余性和休閑性等特點。它不似公共圖書館,但卻能給各界人士提供歷史資料和史實物證。由于其獨特的社會教育作用,博物館教育職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博物館是市民文化教育、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而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文化的載體,更是所有城市活動的經營者和參與者,市民的素質、參與程度和市民本身所展現的城市文化都是旅游文化名城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城市居民的素質教育和城市文化培養就成了博物館教育工作者需要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結合上述現實問題,旅游文化名城的建設需要大力開展多樣的實踐教育以提高市民素質和參與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熱情。反觀博物館教育,博物館教育是建立在文物標本之上的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不可比擬的。它是按照一定的藝術形式和主題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產生一種直觀的視覺教育,觀賞性極高,能極大地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充分起到宣傳教育基地的作用。由于其獨特性,博物館教育在提高市民素質方面具有全民性和社會性的特點,不受年齡、社會背景、性別、審美情趣、文化程度、消費觀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約,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對象,進行無差別的服務。旅游活動看似是一項經濟活動,但從本質上講,它是一項以文化、精神和教育為基礎的,囊括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綜合性活動。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是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基地”、課外學堂,其自身定位之一就是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進行教育、科學普及、行業交流,同時滿足公眾的旅游和休閑需要。3.4促進城市旅游事業的發展。博物館事業繁榮發展與旅游業的興起和博物館的特質息息相關。旅游資源是城市的特色資源,城市現代化建設離不開對城市旅游資源的發掘,而博物館就是展示城市旅游資源的重要載體。博物館文化與旅游文化要協同發展。博物館教育如果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需要,便失去了它存在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同時,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傳承性等特點,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所獨有的,城市的影響力和魅力關鍵在其文化。要建設旅游文化名城,必須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營造旅游文化氛圍,建立特色旅游文化體系。2017年,秦皇島市獲批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啟動了旅游標準化工作,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規范條例,在推動全市旅游事業向前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4博物館教育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博物館誕生的最初目的是開民智、興教救國。教育作為博物館的基本職能之一,慢慢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博物館教育也漸漸對社會公眾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無可否認,博物館教育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其出現的問題也值得注意。應從客觀、理性的角度分析博物館教育的地位與作用,積極發現問題,分析原因,以期博物館能更高效地發揮出教育職能。目前,其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4.1博物館教育專業程度低。目前,絕大部分的博物館教育形式為口頭講解,對教育的理解有偏差,對教育職能的挖掘、對博物館教育職能理論研究不夠深入。要打造旅游文化名城,首先文化的專業性要搞上去。由于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性把博物館教育工作者等同于講解員講解,所以博物館招聘人才多以講解員的條件為標準,常從人才的長相、身高、普通話出發,而忽視人才的專業知識。據悉,90%以上博物館對應聘者學歷不作過硬要求,中?;虼髮R陨霞纯?,專業知識方面多為藝術、播音、外語等。僅有10%左右的博物館要求招收本科及以上的教育專業人才,但多為應屆大學本科生,擁有教育經驗的人才極少。博物館教育工作者不單需要對文物進行簡單的介紹,更是文物蘊含的文化的媒介和傳遞者,其表現出來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教育的實效,透過博物館教育工作者了解文物內涵和精神才是博物館教育工作者存在的真正價值和意義。在這方面,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也有待進一步提高。4.2博物館特色不突出。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下,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也變得刁鉆起來,即使再漂亮的物品,久了也就不覺得新鮮了。目前大部分博物館已被觀眾貼上古板、老舊的標簽,原因多為現今博物館的陳列框架和展覽模式千篇一律、缺乏創意,特色不突出,有的甚至從別處照搬照抄過來,不管展覽是否符合自身的文化和風格,導致觀賞變得索然無味,教育更是無從談起。每座城市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文化色彩和文化內涵,而博物館作為城市的標志,理應是城市的焦點。相對于千篇一律的傳統教育模式,人們更樂于接受休閑娛樂式的教育模式。由于對博物館教育內涵的探析不夠深入,不能從根本上充分認識觀眾的參觀心理、審美品味等。在教育過程中,缺乏針對性,盲目地進行講解,沒有結合博物館的文化特色,沒能走進觀眾心里。如果沒能提高觀眾的知識水平、思想水平、道德品質,那么博物館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4.3博物館教育與市民素質缺乏連接博物館教育是城市居民公共教育的核心部分,對提高城市居民素質具有極大作用。城市居民是城市的主人,是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主力軍。這兩者必須有效緊密地連接起來,共同推動旅游文化名城建設。對于博物館的職能而言,“育人”是必須要堅持并做好的。博物館教育與市民素質的有機結合將對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目前博物館教育工作的開展與市民素質的連接還不夠密切,比較完善的博物館教育與市民素質提升結合的體系尚未成型。博物館作為城市文化教育的基地,能夠使市民感受到城市文化和其文化內涵。在文化的熏陶下,市民更容易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蘊含的思想和精神。但是,大部分博物館還未意識到這一點,博物館教育工作者也忽視了這一問題。如何把博物館教育與市民素質有效結合起來,這也是目前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5解決對策
隨著國家對博物館的投入不斷加大,博物館發展迎來新的契機,博物館設備、館體等各方面硬件設施逐步完善。為推進各項文化事業競相發展,形成具有秦皇島市特色的大文化發展格局,要全面、深入地開展博物館教育,力爭把秦皇島市建設成全民素質優良、旅游文化與教育整體水平較高的旅游文化名城,實現歷史文化與現代旅游文化的完美結合、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交相輝映。5.1培育專業人才,建設文化隊伍。在博物館教育工作進程中,應著重加強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工作,即對講解員進行高要求、高標準的培訓,進一步優化博物館講解工作,突出博物館教育職能。博物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講解員則是博物館文化輸出的主要承擔者,是旅游文化名城建設基礎中的基礎。因此,除了要有到位的講解能力外,還需具備高質量的業務素養和扎實的相關專業知識,從而引導觀眾去認識、了解文物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與此同時,博物館應該建設一支自己的教育隊伍,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激勵員工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強化他們的教育服務意識。制定獎懲制度,鼓勵員工向優秀員工學習,營造良好的工作、學習氛圍,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同時,積極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專業知識水平。5.2寓教于樂,打造特色旅游教育。要積極開展城市文化意識和文化觀念教育活動,打造具有時代氣息、現代品味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城市形象。目前,博物館的部分重大活動都會邀請電視臺、報社和其他新興媒體參與宣傳。事實證明,一個好的載體能發揮出良好的宣傳效果,達到吸引公眾的目的。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滲透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網絡傳播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范圍廣等特點,人們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網絡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因此,博物館可以在互聯網上打造自己特色的博物館網站,將展覽信息和藏品信息等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傳播給市民,引起他們的興趣,達到引導人們來參觀的目的。要積極發揮地域特色旅游文化。文化要經過長期的融合、沉淀,才會慢慢地體現出地域特色。博物館可以結合當地居民生活習俗,打造情景再現式展演,通過觀眾親身參與體驗,完成文化教育的傳遞。這樣既能增加娛樂性,又能向更多的人宣傳城市的特色文化,為建設旅游文化名城奠定良好的口碑。5.3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提高市民素質。博物館是文化實體,它不同于其他文化行業,有其自身的文化品質。博物館的價值不單單體現在其收藏和展示方面,更在于鼓勵市民參與其中、提高市民素質等方面。博物館具有功能性,除了比較外在的旅游文化職能,科研、科普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文化傳承也是博物館的功能,博物館在人類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博物館猶如一個浩瀚煙海的知識海洋,擁有著數不勝數、保存完整、精美絕倫的歷史文物,這些文物都是最真切、最直觀、最具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歷史見證者,需要博物館教育工作者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并傳遞給公眾。市民素質的提高是“隨風入夜,潤物無聲”的漫長過程,極其依賴社會環境的熏陶和感染。所以,博物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大部分博物館具有開放和免費等特點,可以嘗試與學校建立合作機制。在新時代下,新媒體的興起為博物館教育打開了新思路。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圖形圖像技術等高科技手段讓博物館教育和學校教學相結合變為可能。
6結語
近年來,黨和國家一直強調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全民素質,對博物館的投入和關注也越來越大,同時這也對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是博物館的重要職責之一。伴隨現代旅游業的興起,博物館工作者更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堅持以人為本,順應時展需要,及時調整發展方向,為創建特色旅游文化名城而努力,加強與旅游企業的合作,攜手發展,促進城市旅游經濟和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秦皇島市各博物館也將在把秦皇島市建設為沿海強市、美麗港城和國際化城市、國際旅游城市的進程中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者:黃鶴 王成成 李艾 張求然 單位:1.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 2.秦皇島市群眾藝術館
- 上一篇:旅游文化企業預算管理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淺談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