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日本民族性對日本電影的影響
時間:2022-03-11 09:35:12
導語:簡述日本民族性對日本電影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日本是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東方民族,在談及日本民族時不難浮現武士、和服、櫻花、溫泉、神社、清酒、能樂、歌舞伎等民族符號,這些民族符號正是日本民族性格的表征。日本民族既殷勤有禮又桀驁不馴,既溫和善良又生性殘暴;既墨守成規又銳意進取,日本民族在長期的發展變遷中已經形成了其獨有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而這些民族性格的表現形態也對日本電影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一、日本民族性為日本電影提供契機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點,民族文化正因為有其自身的民族特點,才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美。而世界文化是由這些五彩斑斕的美構成的,沒有民族文化就沒有世界文化,民族文化也只有具有自身的民族性,才能更具生命力和大放異彩,獨立存在,立足于世界才能使得世界文化更具光芒。日本的民族文化正如《菊與刀》所說具有獨特的雙重性特點,日本人憧憬美好、干凈、雅淡又崇尚刀劍和武士的榮譽;既安于享樂又將義務看得高于一切;既瞻前顧后又思維莽撞;既殷勤有禮又傲慢不遜;既毫無怨言又難以馴服;既固執保守又敢于創新。他們喜歡偽裝自己的真實想法,以一種自省、含蓄、恬靜、淡泊的美來掩蓋內心堅韌、好戰、兇狠、殘暴的攻擊性。這是日本人民與生俱來的民族性特點,其神韻和民族性已經深深地根植于日本人的骨髓里,所以日本電影也必然會反映出強烈的民族性特點。其表現為既有物哀、幽玄、平淡之美又有描寫黑暗、暴力之美;既同時描寫黑暗扭曲的心靈,又不時流露出脈脈溫情,電影畫面干凈淡雅。也正是因為日本電影工作者無形地將日本的民族性融于電影之中,才使得民族性成為影片中的靈魂。而這些民族性格特點在電影中之所以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也離不開日本傳統文化對諸多日本電影導演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日本導演黑澤明從小生活在武士的家庭中,受日本武士道精神文化的影響,所以他的電影多半呈現出武士道精神的陽剛之美。正因為黑澤明導演始終致力于將日本傳統文化、民族精神融入日本電影藝術中,所以才打開了西方了解和欣賞東方電影的大門,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東方電影奇觀。“民族的便是世界的”。1951年最具有代表性特點的日本民族電影《羅生門》,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博得了西方人的眼球,從而提高了日本電影在國際影壇上的位置。這些必然離不開自身民族文化的底蘊和民族精神的支撐,日本民族性格的展現為日本電影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自此以后,帶有民族性特點的日本電影蓬勃興起,影響著世界電影的變化。在國際電影節上日本電影總有獲獎獎項:1952年,溝口健二拍攝的《西鶴一代女》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導演獎;1953年,溝口健二拍攝的《雨月物語》和五所平之助拍攝的《煙囪林立的地方》分別在威尼斯和柏林電影節上獲獎;1954年,衣笠貞之助拍攝的《地獄門》獲戛納電影節大獎,黑澤明拍攝的《活著》獲柏林電影大獎,黑澤明拍攝的《七武士》、溝口建二拍攝的《山極大夫》同時獲威尼斯電影節大獎;1956年,市川昆拍攝的《緬甸的豎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1957年,今井正拍攝的《暗無天日》在莫斯科電影節上獲獎;1958年,稻垣浩拍攝的《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1)西方好萊塢電影一直影響著世界,但在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好萊塢電影卻反過來受到了日本民族電影的影響。20世紀50年代日本電影位于世界電影的最前列。日本的民族性特點,為日本電影的發展提供了契機,使日本電影在東、西方人面前,別具一格地展現了其獨有的藝術魅力,這源于日本電影大師將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無形地融入了他們的作品當中,從而給予了世人一種全新的視聽感受。
二、民族宗教對日本電影的影響
日本宗教主要由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大宗教組成,其中神道教是民間宗教歷經無數變遷而延續至今的固有的民族宗教信仰,受日本政府的支持和國家的管理。因為絕大多數日本人從小就信奉神道教,所以他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審美觀念以及日常生活都受到了這種宗教的影響,也使得神道教最具有日本民族宗教的特點。而佛教是在公元7世紀時,由中國引入日本的,其原因是禪宗的世俗、現實和自由性適應了日本人民的文化心理和社會需求?;浇淌怯蓺W洲轉入日本的,基督教在日本的發展比較挫折,既受過打壓,也受過扶持,雖然有些年輕人愿意了解和接受基督教,接受西方文化,效仿西方人在教堂里舉行婚禮,但真誠信奉基督教的人卻不多見。(2)根據日本文部省的調查所歸納的數據:日本信仰神教的為1.07億人,信仰佛教的為8900萬人,信仰基督教的大約為200萬人,共計約為2億。因為日本人口僅為1.3億,所以上述宗教信仰的調查數據是有重復和交叉現象的。日本是亞洲最早引進電影的國家,這為日本民族電影搭建了展示的平臺,使得日本民族電影走在了世界電影的前列。在日本電影的發展變化中,日本民族文化也受到了民族宗教方面的限制和影響,所以日本電影勢必會滲透著日本民族宗教的影子。日本民族宗教文化以禪宗為主,主要體現出物哀、風雅、陰柔、吟詠、冥想、催眠、入定、敬畏、順應天意等思想。這些宗教宿命論深入日本民族精神層面,形成了日本民族固有的人格特點,直接影響著日本電影的發展。其中大量的日本電影都潛藏著禪宗式的影子,蘊含著佛教的玄機,表達了民族宗教物哀、幽玄、深奧、空靈的審美意境。(3)此類日本電影表現的主要特征多半是將深奧、哀怨、柔美、冥想等情愫與自然相結合呈現出淡雅、幽玄的意境以及對某種人生哲理的探求,或是主張從內心體驗中尋求真理,靠自身增強潛力在自己身上發現光明。這種對人與人之間特別是家庭成員之間溫情寬容的刻畫,對看似閑適、靜謐的生活的書寫,對人物心理隱晦、婉約的描寫,對敘事表達的蘊藏徘徊,都營造出了悠閑、淡雅、寧靜、朦朧的藝術境界。這種創作理念在日本很多著名導演的影片里得以呈現。(4)如,小津安二郎導演的《東京物語》,影片主要講述了平山夫婦看望他們孩子的經過,影片凄婉而又讓人唏噓,將平淡世俗的相聚提升至人生、理想的感嘆。電影采用多光源增加畫面運動量,低機位拍攝增加區域空間,法式場景與對話人物分組,美術制造區隔化,鏡頭打破第四面墻將受眾代入故事情節等拍攝技能。電影用鏡頭描繪出社會背景下慢慢疏離的家庭,在家庭人情冷暖里,暴露出人物道德品質的高低貴賤之分。影片中川流不息的行人,鐵軌上的列車,行駛在港口的船等畫面,隱喻著人生是一列從出發就無法停止的火車,雖然路邊風景很美卻無暇觀看,因為才剛剛停下,生命就在催促我們向前,而這種催促至死方休的人生哲理。再如,今村昌平的電影《鰻魚》主要描寫了山下拓郎因妻子外遇而刺死妻子入獄。假釋后的山下拓郎在狹小陰濕的魚缸中養了一只鰻魚,同時也將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禁錮在這個狹小的空間,每天山下都與鰻魚對話。通過與鰻魚對話的拍攝視角來展現人物內心的痛苦與掙扎。影片畫面讓人體會到直擊心靈深處的幽玄之美,美麗的畫面與具有靈性的鰻魚都象征著人物的心像世界,所營造的意境都蘊藏著佛教的玄機,體現了日本文化的幽玄特點。又如,黑澤明的電影《夢》,在第三個夢中主要描寫了幾個登山運動員突遇雪崩后,在惡劣的條件下用堅強的意志力戰勝死神擺脫困境的過程。電影將死神偽裝成溫柔的美人,對登山運動員進行催眠,畫面中雪是溫的、冰是燙的、安魂曲是舒心的,隊員在輕撫中幾乎睡去,而睡去就意味著死亡。當登山運動員用他頑強的意志力起身時,暴風雪的嘶吼打破了寧靜的歌聲。趕走死神之后,暴風驟停,畫面變得清晰,陽光再次出現,美麗的風光只留給堅持到最后的人。這部電影也恰恰體現出了日本宗教的特點,日本教派十分強調冥想、自我催眠和入定,靠自身的努力來增強潛力,強調潛力只存在于自身,在自己身上發現光明,容不得半點阻擱。在通往光明的路上,要鏟除一切妖魔、雜念,也只有這樣做才能得救。
三、風俗習慣對日本電影的影響
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歷代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和規范。它經歷過歲月的漫長洗禮,映照出社會的世事變遷,以一種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一直震古爍今。風俗習慣是多種民族藝術元素的交融,也是民族精神和審美的追求。(5)日本的風俗習慣很多,我們經??吹降男形帐侄Y、鞠躬禮、屈體禮、坐禮、屈手禮;講敬語、自謙語;吃生魚片、壽司、拉面;愛喝酒、斟酒時站立、右手拿杯、左手握在杯底;在重要的場合穿和服;很愛衛生、注意整潔無異味;習慣洗熱水澡、泡溫泉、洗冷水??;喜歡參拜神社,流行“神前結婚式”;時間觀念很強,不遲到;坐、睡“榻榻米”;喜歡賞櫻;講究茶道、武士道、花道藝術。日本這種如詩般平靜、淡雅的風俗習慣,同樣體現在日本電影當中,成為日本電影導演所追求的審美理想。各種贊美歲月靜好的生活真實電影成為當代日本電影的主旋律,即使在動蕩、復雜、浮躁的社會,人們也能在日本電影中尋找到內心的平靜。比如,代表日本平民文化的電影,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以獨特的拍攝手法,低機位仰拍的東方倫理精神,體現了日本風俗文化下的靜觀主義,從容地面對時間與生命的流逝。其中,電影《秋刀魚之味》全篇并沒有描寫秋刀魚,而用秋刀魚來體現日本平常生活之味。小津將日本婚姻家庭觀念與傳統倫理道德相結合融入畫面,展示出父女關系中的依戀、崇拜、忠貞以及人到晚年時的心理狀態。又如,從小生活在武士家庭中的日本導演黑澤明受武士道精神文化的熏染,其獨有的武士道情結,成為黑澤明對電影創作的原動力。黑澤明晚期作品《影子武士》主要對一小人物毛賊最后成為影子武士的悲慘命運進行了描寫。影片改變了一個卑微人的思想,使他成為活著的“死者”,徹底地失去了自我,成為別人的影子。黑澤明用氣勢磅礴的場景、濃厚鮮明的色彩、尖銳對立的矛盾沖突、獨具特色的影像構圖,向世人述說了人生的困苦、狂妄、渴求、滅亡、喜悅、釋然、柔情、茫然等種種畫面,殘忍地剖析了人類的精神與靈魂。(6)同時也反映了黑澤明對傳統文化的贊美以及對傳統文化崩塌后的無限哀傷。除此之外,日本導演森淳一執導的電影《小森林之冬春篇》《小森林之夏秋篇》;深田晃司的《平靜的生活》《河畔的塑子》《款待》《東京人間喜劇》;小津安二郎的《淑女忘記了什么》《戶田家兄妹》《晚春》《麥秋》《東京物語》《彼岸花》《秋日和》;溝口健二的《歌女五美圖》《西鶴一代女》《近松物語》《楊貴妃》《赤線地帶》;黑澤明的《姿三四郎》《泥醉天使》《羅生門》《生之欲》《亂》;吉田喜重的《秋津溫泉》《水寫的故事》等都體現了日本風俗文化的特點。
四、日本民族“黑色元素”對日本電影的影響
談到日本民族“黑色元素”難免會與色情、暴力、死亡、性、殺戮、血腥、恐怖等詞聯想到一起。在不同國家及地域文化背景下,其呈現出的風格樣式和精神內涵也會不同。日本電影所呈現出的“黑色元素”主要源于日本民族文化的雙重性格,其既含有日本民族堅忍不拔、奮斗不息、頑強上進的民族精神,又具備尖銳、冷酷、殘忍、血腥的民族特點。這與其他國家在表現色情、暴力、死亡等“暴力美學”方面存在差異,日本電影具有自身獨立的道德評價標準和價值體系,更耐人尋味。20世紀50年代末,日本電影界掀起青春片熱潮,日本導演鈴木清順主要刻畫日本年輕人性與暴力,黑幫仇殺公式化題材的電影,名為“日本動作系列”。這一系列電影作品既承繼了荷里活三四十年代的“hard-boiled”風格,也帶有鈴木清順個人電影的色彩鮮明、情節夸張、忽視邏輯、無奇荒謬的獨特特點。其中電影《流浪者之歌》取材自內田百閑(1889—1971)的一些小說,電影《陽炎座》改編自泉鏡花(1873—1939)的小說。內田的作品具有幻想式的獨特風格,而泉的作品充滿浪漫氣氛和超現實的意境美。鈴木清順在這兩部片中用奇幻的情節、怪誕的人物、幽靈的出現、奪目的色彩和巧妙的影像,創造了他幽玄的情色電影世界,其豐富感、吸引力與形式美,實非筆墨所能形容。又如,色情影片名手,代表戰后日活公司風貌的電影導演之一神代辰巳,他的《黑薔薇升天》能夠從新的角度認識日本色情片的產業,且帶有很強的自嘲性質。在電影《黑薔薇升天》中,導演給目標女主角放的影片是歐洲的成人片。在日本社會還不至于如此開放的情況下,拍攝技術條件也達不到如今日本AV制作要求的1975年,片中的導演的確使出渾身解數把成人片的配音發揮到了極致。神代辰巳與其他色情片導演不同的是:色情情節在影片中并不是硬套上去來激發男性情欲的,而是將色情情節融入感情因素;影片鏡頭克制獨具特色,《黑薔薇升天》中導演和新任女主角旱冰情欲交合的畫面,加上熟悉的配樂,鏡頭克制游刃有余。再如,擅長心理分析恐怖和懸疑類型的導演黑澤清的電影《X圣治》《蛇之道》《蜘蛛之瞳》《人間合格》;以探討現代社會中扭曲人性為主題的恐怖懸疑片導演園子溫的電影《循環自殺》《神秘馬戲團》《真實魔鬼游戲》《紀子的餐桌》《冰冷熱帶魚》《戀之罪》等,都體現了日本人在雙重矛盾文化性格的影響下,人性的扭曲心靈是如何呈現出報復、反抗、泄憤、攫奪的場景。(7)再加上武士道文化的作用,使得日本人民對于死亡的認識顯得與眾不同,有時候會將死亡、美好的畫面、甜美的音樂同時呈現,注重暴力之上的美感表達,從而形成了日本黑幫電影中獨特的暴力美學和死亡主題。
五、民族信仰對日本電影的影響
日本是一個具有人類最高貴品質,卻又具有其他種族中罕有的惡性的民族。其中,民族信仰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級制度,構建了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人們的每一次寒暄,每一次交往,都顯示出了彼此之間的親疏遠近以及雙方在社會地位上的差異。日本民族崇尚孝道,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在家庭里的輩分、性別、年齡來確定自己的位子,明確自己應承擔的義務,對長輩必須絕對服從。另外,日本人必須履行報恩的義務,恩情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減少,相反,時間越長,恩情越重。但也不會平白無故地接受他人的恩惠,避免因接受恩惠而欠上人情帶來麻煩……類似以上這些民族信仰,從小就植根于日本人的精神領域,體現了日本人對客觀事物的認知以及他們為人處世的方式與方法。想要與日本人進行深入交流,增進感情,搭建起合作關系,融入他們的生活,就必須了解日本的民族信仰。而這種根植于日本人內心深處的民族信仰也必然會映射在日本電影里,對日本電影產生影響。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的電影可以說每一部都堪稱經典,每一部都是日本文化的進步。黑澤明用他獨有的民族信仰、藝術審美、精湛技藝征服了世界。50年代初黑澤明的《七武士》以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為二戰后經濟蕭條的日本民眾傳遞了絕不忍受壓迫,敢于反抗不公的精神覺悟。電影中的七武士,分別代表了精神、智慧、忠誠、樂觀、武功、未來與反思,這些元素正象征著日本民族的信仰。而電影《七武士》是黑澤明對武士價值的審視,對戰爭的憤恨,對日本未來的擔憂和企盼。再如,日本民族信仰中“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級制度,充分地顯示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日本是個男權主義的國家,女人基本沒有社會地位,一旦結婚就會成為男人的附屬品。關于描寫日本女性社會地位的電影,日本著名導演溝口建二,用大量的影片展現了日本婦女在日本社會中所處的地位、生活現狀、女性思想等,獲得了很高的成就,被人譽為“女性電影大師”。電影《西鶴一代女》是這類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溝口建二通過畫面細致地刻畫了日本貧苦婦女的形象以及女主人公被侮辱、被蹂躪的悲慘遭遇,再現了封建社會的不平等和封建文化的不道德,同時歌頌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日本勞動婦女堅忍頑強的生活態度。
六、民族局限性限制日本電影的發展
雖然日本獨特的民族信仰與審美追求征服了世界,但其自身帶有的民族局限性,在某些程度上也制約著日本電影的發展。日本民族一直以來就具有櫻花般淡雅、憂傷、炙熱的審美追求,這種植根于日本民族骨髓里的審美意識無形地影響著日本電影業的發展。具有日本式特點的青春浪漫派純愛電影,至今仍活躍在日本電影業市場,但隨著日式純愛時代的消退,這種審美意識仍保持不變,勢必會導致受眾對日本電影審美的疲勞以及日本電影大片巨制的匱乏。如果色情、血腥、暴力題材被看成日本電影的一個標志,那么恬靜、含蓄、憂傷的純愛電影則是日本電影的另一個標志性特點。1995年日本電影導演巖井俊二的《情書》為日式純愛電影開啟了新的黃金時代,被眾多影評人視為日本新電影運動中最重要的電影作品之一。其影片中羞澀的少年,木訥的少女,飄著白色紗窗的圖書館,借書卡背面的素寫,以及那句愛到深處,卻再簡單不過的問候:“你好嗎?我很好?!弊屓嘶匚吨两瘛诖酥螅啻豪寺扇帐郊儛垭娪白猿梢慌?,在很多少男少女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1998年巖井俊二導演的《四月物語》;2004年行定勛導演的《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2004年巖井俊二導演的《花與愛麗絲》;2005年石川寬導演的《喜歡你》;2006年新城毅彥導演的《只是愛著你》;2006年土井裕泰導演的《淚光閃閃》;2010年土井裕泰導演的《花水木》;2013年三木孝浩導演的《向陽處的她》;2014年鹽田明彥導演的《想要擁抱你》被網絡評為日本國民必看純愛電影。類似這些純愛電影有著很多相似的催淚背景。比如,櫻花的炫美、“吻”的文藝、彩虹的絢爛、河堤的青草盈盈、單車后座的美好、天空云朵的飄移、列車的浪漫邂逅、大海的聲音、蒼茫的雪景、雨水的寧靜、校園的純凈、書信中最質樸的情感、麥田的淳樸氣息以及照片塵封的記憶等,這些都是日本純愛電影中慣用的拍攝背景。日本純愛電影還有很多相似的故事情節。比如,單純不帶有任何雜質的,不涉及性欲、物質、階層的,無關生死的理想化愛情故事;故事風格以淡雅、恬靜、含蓄、憂傷、唯美為主;故事結尾多半以悲劇結局。這些大量的日式純愛電影以一種固定的模式和慣用的結局,已經漸漸地讓受眾對日式純愛電影產生了審美疲勞。除此之外,有些純愛電影的故事情節過于煽情、做作、粗制濫造,劇情發展過快,愛情被描寫得膚淺、蒼白無力。雖然有些女優面容姣好,但演技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因此,日本民族獨特的審美追求在某種程度上也會限制日本電影的發展。
總之,日本民族經過歷代歲月的漫長洗禮以及社會的滄桑變化,使其具有了獨特的民族性特點。這些民族特點,正體現了日本民族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對日本電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本的民族性對日本電影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日本民族文化的雙重性特點、民族宗教的審美意識、風俗習慣中的多種藝術元素在電影視覺、聽覺語言中的呈現以及民族信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電影主題思想方面的表達。雖然日本的民族性為日本電影提供了契機,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但也正因為日本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日本電影的發展。
作者:劉迎新 曲涌旭
- 上一篇:戲曲文化遺產保護與民族文化分析
- 下一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教育改革探究
精品范文
10簡述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