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企業文化建設論文

時間:2022-03-26 04:16:45

導語:農場企業文化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場企業文化建設論文

【摘要】新時期如何加強適應時展要求的企業文化建設,使之真正成為凝聚員工、增強企業實力的力量之源,筆者結合農場實際,從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要義、當前制約企業文化發展的問題瓶頸以及如何強化企業文化建設三個方面進行思考。

【關鍵詞】企業文化;新常態;長水河

農場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支撐企業發展的精神支柱。那么,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構建適應時展要求的企業文化,使之真正成為凝聚員工、增強企業實力的力量之源,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認真分析,準確把握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要義

企業文化是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學者在比較日美成功企業的經驗后,提出的經營管理新理論。為此,我們應從三處把握領會。1.準確把握企業文化的真正內涵。所謂“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形成的一種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業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企業文化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企業的精神文化。它包括企業精神、經營理念、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道德規范、企業形象以及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榮譽感等。2.辯證看待企業文化的客觀存在。一些學者認為,企業文化由“外顯文化”與“內隱文化”兩個部分組成?!巴怙@”指的是文化設施、文化教育、技術培訓和文娛活動等;“內隱”是總目標的倡導,要求遵循的價值標準、道德規范、工作態度、行為取向和生活觀念,或指這些內容融匯而成的風貌或企業精神。3.深刻領會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優秀的企業文化具有導向、凝聚、融合、激勵、輻射等五種功能。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是指企業運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員工的思想,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企業獲得更高效益。

二、聯系實際,深刻剖析發展現狀及問題瓶頸

在強化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個別企業一直沿襲思想政治工作的套路和做法,體現不出文化建設的時代信息。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和束縛了企業發展步伐。1.對企業文化的定義把握不準。個別經營者誤認為企業文化等同于精神文明創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或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搞簡單的文化活動,還有的認為企業文化等同于標語口號,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企業文化在凝聚人心、塑造品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2.企業文化缺乏創新意識。個別領導片面認為:企業文化都是千篇一律、照搬照抄的,沒有按照企業管理者的意愿和員工的認同程度,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企業文化,停留在做秀、趕時髦、走過場的誤區。還有一些企業片面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出現誠信缺失的經營行為,員工價值觀念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企業發展。3.企業文化發展不平衡。從總體看,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被廣大企業職工所認同,但各級企業領導重視程度不一,個別企業不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忽略企業的人文凝聚,提出的理念、目標空洞,不被職工群眾所接受。另外,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脫節。

三、分類施策,匯聚成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合力

從農場層面來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要做好“四個堅持”,推進“四個融合”,匯聚成全面振興發展的合力。(一)堅持用“誠信、務實、創新、卓越”的信條統領人,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合于企業經濟發展戰略的確立和實施上農場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不發展沒道理、不發展沒民心、不發展沒希望”的企業發展理念,在培育新的增長點上下功夫,聚力補齊發展短板。1.圍繞科技引領,注重發揮農業多種功能。通過設立高產攻關示范田、科技示范帶、科技示范園區、現代農機中心等打造北大荒現代農業展示基地,吸引職工群眾參觀取經,真正起到“教給職工學、做給職工看、領著職工干”的作用。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職工調優產品結構、調好產業方式、調順產業體系,促進職工增收。大力發展現代循環農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共贏。2.突出柳編文化,龍頭引領產業發展。堅持“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原則,依托文化博覽會、“北大荒柳編天貓旗艦店”電子商務等平臺,打通網絡銷售渠道,實現產品線上線下增值,推進了農場柳編產業的規?;a業化、規范化、市場化生產,從而叫響“北大荒柳編”品牌。通過柳編龍頭示范帶動,做活場內民營企業。糧油加工有限公司加大有機產品認證,進行掛面、豆油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擴大市場占有份額。3.打造旅游文化,朝陽產業實現增收。重點實施文化與旅游產業對接工程,充分利用炮臺山與老道山傳說、柳編文化、軍墾文化、知青文化等文化資源,增強旅游產業的文化底蘊,使山水游演化成文化游。制定旅游資源管理辦法,鼓勵職工對南北河漂流、炮臺山滑雪等項目進行投資,增加旅游收入。圍繞溜達雞、大河魚、山野菜、無公害蔬菜瓜果、有機農產品等綠色生態食品,開發體現農場風情、風味的特色餐飲,拉動二、三產業經濟增長,形成“以文興場、以文榮業”的文化發展格局。(二)堅持用“職工致富的長效機制”凝聚人,把企業發展理念融合于企業新興產業的謀劃和實現上按照“有限資源、無限發展”的經營理念,深度挖掘資源潛力、發展特色經濟,通過經濟發展戰略的謀劃,進一步拓寬企業文化的外延,豐富和擴大企業文化建設內涵,建立起職工致富的長效機制。1.強化資源管理,形成發展合力。為使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農場制定并出臺了草原管理、森林管護經營、水面承包、旅游資源、南北河沙石開采等管理方案及辦法,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已簽訂草原承包合同45份,承包面積3745.4畝。以承包、合作、股份等形式,對場內公共資源進行了合同化管理。這為農場實現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堅強保證。2.圍繞優勢聚集,助推非公經濟發展。依托資源優勢,通過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職工重點發展以生態鵝、溜達雞、林蛙養殖為主的特色養殖業、以栽種返魂草等中草藥為主的特色種植業、以林副產品種植和采集為主的山產品種采業,全年生產食用菌20萬袋,養殖生態鵝20萬只,養殖生態雞3萬只,林蛙20萬只,栽植返魂草、平貝等中草藥面積500余畝,采摘各類山產品3500噸,使“圍林經濟”成為經濟轉型、結構調整和拉動就業的重要引擎,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跨越。3.利用“互聯網+”,實現共同致富。整合現有資源,打造“互聯網+”產業發展模式,繼續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加快推進綠色有機產業。借助“大農網”,推廣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現貨期貨聯動互補的新型營銷模式,將大豆、水果玉米、馬鈴薯等農產品遠銷到省內外20多個城市和地區,在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的同時,利用互聯網致富。(三)堅持用“嶄新的企業文化”引導人,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合于職工教育培訓的機制構建上在策劃企業文化建設上,我們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創建活動入手,增強企業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抓思想政治教育,向職工素質提高要效益。創新開展了以“榜樣引領爭先鋒、誠信引領新風尚、美德引領提素質、愛心引領促和諧、文化引領美生活”為主的“五項引領行動”,全面提升職工素質。利用微博、微信、微電影“三位一體”宣傳模式,教育全場人民“養成愛場如家的良好習慣;養成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習慣;養成共建、共愛、共享我們美好家園的良好習慣”,從而使“三個良好習慣”養成教育不斷向縱深發展。2.抓文化藝術創作,向建設文化強場要效益。大力實施文化熏陶工程,扎實推進企業文化、群眾性文化、文化市場管理建設和文藝“精品”創作,已創編企業歌曲32首;群眾自編自創的《大荒漢子歌》《黑土地上喜事多》《養溜達雞的新娘》《六老蒯說事》等56個文藝作品,在墾區多次獲獎。結合黨的、紀念墾區開發建設70周年,利用“我們的節日”,先后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專題知識競賽、職工業余籃球賽、“紅心向黨”文化廣場演出、“放歌70年”紀念墾區開發建設圖片展等“八個一”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職工群眾業余文化生活。3.抓平臺展示,向擴大企業文化影響要效益。加大核心價值視覺體系建設,充分利用“一廊、一墻、一臺、一屏、一微”等五大載體進行宣傳,真正將教育與輿論引導、文明習慣養成、文明創建、構建社會和諧相結合。為展示企業文化建設成果,投資10余萬元對主要街區、沿途152塊圖版進行了更換,舉辦“書香長水河”職工閱讀展播等系列活動,使北大荒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還設立了包括農業科技園區、林業科技園區、柳編展廳等示范展示點,這些都成為職工群眾觀摩學習、接受教育的示范場地和培訓職工的露天課堂,有效提升企業文化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四)堅持用“良好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風”塑造人,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合于干部職工良好習慣的養成上企業文化發展的核心是對干群進行人本化管理,為此,我們按照“全面啟動、分步推進、明晰責任、注重實效”總體工作思路,大力實施“全民素質提升”工程,進一步規范黨員干部、職工群眾和青年學生的行為。1.強化作風建設,黨員干部在執政為民上求實效。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作風整頓活動為契機,重點抓好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潔教育,深刻查擺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黨員干部作風轉變。扎實開展“四民”活動,推進以黨員承諾踐諾、我為黨旗添光彩、黨員活動日為主的“紅色”先鋒行動,著力提升黨員干部“六種能力”。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扶貧、促進職工增收為切入點,創新推行“四進一帶兩幫扶”工作機制,重點實施以結對幫扶、產業幫扶、殘疾救助等為主的“七項工程”,更好地服務百姓。2.小手牽拉大手,職工群眾在提升全民素質中求實效。緊緊圍繞“加強職工群眾思想道德建設、注重文明禮儀規范養成、突出改陋習樹新風教育、組織益民啟智文體活動、增強民主法治意識”等內容開展系列活動,進一步提升全民素質。以打造“明理誠信•從德向善”的文明社區為著力點,通過典型示范、道德引領、好人善事、教化育人,形成“人人關注道德,人人爭當楷模”的濃厚氛圍,從而把“小手拉大手”全民素質提升工程做細、做實。3.學風帶動民風,全民在構建社會和諧上求實效。深入開展系列以弘揚北大荒精神為主題、謳歌時代先鋒的文明創建活動,舉辦了“學楷模精神,談身邊感動”等系列典型選樹活動,對涌現出的“行業先進典型”“十佳公仆”“和諧家庭”“最美長水河人”“道德模范”等一大批踐行北大荒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利用新媒體進行廣泛宣傳,促進了政風、民風的根本好轉,助推了社會文明。

作者:烏春華 單位:黑龍江省長水河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