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融合企業文化互動傳播研究
時間:2022-03-11 08:50:51
導語:新媒體融合企業文化互動傳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企業文化內部傳播面臨的問題,基于媒體融合創新視角,研究提出,企業應聚焦員工訴求,融合運用新媒體理念及技術,重塑企業內部傳播體系,構建企業文化互動傳播模式,助力企業文化“落地生根”。
關鍵詞:新媒體;融合;企業文化;內部傳播;互動傳播模式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實踐過程中凝練形成的發展愿景、經營宗旨、管理方法、行為規范等具有該企業特色的一整套價值理念及其表現形態,具有凝聚發展動力、規范經營秩序、消除內部分歧等重要功能,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但企業文化以上功能的發揮,取決于其被內部員工認知、認同和踐行的程度。因此,企業在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的同時,更應關注通過有效的內部傳播推動企業文化“落地生根”。
一、企業文化內部傳播的概念及內涵
企業文化傳播是指企業為滿足自身發展需要,通過各種媒體向內部員工和社會公眾系統展現、擴散、推廣其企業文化信息的過程。此中,企業面向員工展現、擴散、推廣其企業文化信息的過程,本文將之定義為“企業文化內部傳播”。企業文化內部傳播是以企業領導層及相關部門為傳播主體,以企業文化精神內涵和物質外顯等全部信息為傳播內容,以各種媒體形態為傳播載體,以全體員工為傳播受眾的一種信息傳播形式。其實質是:企業通過適當的媒體策略,持續向員工傳遞統一的價值理念信息,引發員工共嗚并實現情感認同,促使員工自愿自覺將個人行為取向統一于企業核心價值主張,形成員工和企業的“共同價值追求”。行之有效的企業文化內部傳播,可以幫助企業促使員工普遍認知、內心認同并自覺踐行其企業文化,并在基礎上更有效地凝聚發展動力、規范經營秩序、消除內部分歧,不斷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二、當前企業文化內部傳播面臨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普遍采用“文件、刊物、展板”等傳統媒體載體,以自上而下的“單向推送”模式開展企業文化內部傳播。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快速普及,企業內部傳播環境出現顛覆性變化,傳統媒體的話語權和傳播力受到嚴重挑戰,傳統“單向推送”模式效果日趨衰減,已無法適應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傳播需求。1.媒體定義和新媒體的特點。媒體是指用來傳遞和接收信息的工具、渠道、載體等物理實體及其相關技術手段。傳統意義上,媒體形態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及其衍生物,如:電子屏、展板、廣告牌等。隨著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基于傳統媒體發展出許多新媒體形態,如:微信、微博、播客、電子雜志等。本文將其定義為:以數字、網絡和移動通信技術為基礎,以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為載體,以電腦、智能電視、智能手機等為終端的“網絡媒體”和“移動媒體”。新媒體雖是在傳統媒體基礎上發展而來,但與傳統媒體有著本質區別。主要體現在:新媒體具有“網絡化、即時化、互動化、社交化”特點和“傳播實時、應用便捷、信息海量、廣泛覆蓋”優勢。新媒體的發展為信息傳播領域帶來了許多新理念和新思維,如:強調人人皆為傳播者、堅持以受眾體驗為先、注重全媒體整合應用、以滿足受眾訴求為核心等。它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媒體以傳播者為中心的傳播秩序,使原本處于從屬地位的受眾對媒體使用和內容選擇有了更大自主權,為受眾“有目的”地參與信息傳播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由于新媒體也存在信息隨意、受控制性差、失真信息甄別難等不足,為部分不良信息的惡意傳播提供了平臺。因此,如不加以正面引導和合理規范,容易對正常輿論環境造成破壞。2.傳統“單向推送”傳播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隨著企業內部傳播環境的變化,依賴于傳統媒體的“單向推送”傳播模式開始暴露出諸多問題,導致其傳播效果日趨衰減。表現在:一是對員工普遍認知的引導力日益減弱;二是對員工情感認同的影響力不斷降低;三是對員工自覺踐行的促進力明顯不足。分析如下:員工是企業文化孕育、生長、發展的土壤,是企業文化的關鍵踐行者。企業文化內部傳播必須以員工為本,企業能否與員工就價值訴求快速達成一致,是決定企業文化內部傳播有效性的核心要素。當今時代,以90后為代表的新生代員工成為企業的力軍。這些員工普遍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崇尚自由、平等、民主,希望張揚個性、展現自我,排斥被“價值說教”和“理念灌輸”。但在傳統“單向推送”模式下,由于受傳統媒體“內容承載、展現形式、覆蓋范圍”等局限,員工通常被視為信息接收者。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動及訴求表達通道,員工們就會在個人關系網絡中自我分享和吐槽,致使內部輿論復雜化。另一方面,隨著新媒體普及應用,企業內部傳播關系也在發生重大改變,企業信息生成、傳遞和接收不再受時間、地域、崗位等因素限制,員工個體間分享成為信息傳播主要形態。上述兩方面因素疊加,就會造成員工對企業文化抽象內涵認知不準,無法“入腦、入心、入行”,甚者還會對企業文化產生抵觸情緒,阻礙企業文化落地。
三、融合運用新媒體構建企業文化互動傳播模式
研究與實踐表明,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趨勢下,交流互動已成為信息傳播的核心。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本文研究認為:企業通過融合運用新媒體理念及技術,重塑內部傳播體系,設計構建“多元化、全方位、系統性、深層次”的企業文化互動傳播模式,可以有效彌補傳統“單向推送”傳播模式的不足,從根本上提升企業文化內部傳播效果。以上所提的企業文化互動傳播模式,是指通過運用媒體融合策略,對企業文化傳播“主體、內容、載體、受眾”四個核心要素進行新媒體化改造,在此基礎上優化重塑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信息連接與情感互動機制,將傳統“單向推送”模式提升為新型“交流互動”模式,從而更好滿足企業文化傳播需求。模式構建方法如下:1.“多元化”拓展傳播主體格局。企業應融合“人人皆為傳播者”理念,首先從制度設計上重新定義企業文化傳播主體,明確員工“既是傳播受眾也是傳播主體”的角色定位。其次是通過相關激勵機制制定,充分激發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傳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感,引導其自覺向企業文化傳插“發起人”轉變。第三是在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傳播過程中,要重點發揮模范員工的引領示范作用,積極傳遞“正能量”,不斷增強企業文化傳播主體力量?;诖耍髽I可以構建形成由高層親力推動、相關部門統籌運作、員工積極參與的“多元化”傳播主體結構,并通過多元主體之間的協同協作來提升企業文化傳播合力。2.“全方位”設計傳播內容體系。企業可融合“以受眾體驗為先”理念,運用“數字制作、影像處理、多媒體編輯”等新媒體技術手段,一方面從受眾視角出發對企業文化“理念、視覺、行為”各層面內容進行優化整合,把對這些內容的抽象定義轉化為新媒體語境下員工看得懂、聽得進、易接受的具象化表達,用豐富多樣的呈現形式替代以往單一刻板的形象,以此拉近與員工的距離。另一方面,要按照“方便交流、適宜互動”的原則,對上述具象化表達內容相關文字、圖形、音/視頻等信息進行數字化設計,構建形成“立體、生動、直觀、鮮活”的企業文化傳播內容體系,以此提升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良好體驗。3.“系統性”搭建傳播載體平臺。企業通過融合“全媒體整合應用”理念,在對“內刊、手冊、展板”等傳統媒體的整合利用和數字化改造基礎上,通過集成“門戶網站、線上論壇、微信公眾號、企業微博、數字刊物、智能顯示屏”等新媒體,開發建設企業級融媒體傳播平臺,全面承載企業文化內容體系。該平臺依托于互聯網、企業局域網和移動通信網絡構建,可支持電腦、手機、智能顯示屏等多類型終端接入,能提供企業文化信息實時、多維展現、跨屏分享、溝通交流等功能。同時可以突破地域、時間和管理層級等的限制,實現對企業內部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的全面覆蓋,打通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互動”通道,支撐企業文化互動傳播。4.“深層次”對接傳播受眾訴求。在上述傳播主體拓展、內容設計和平臺搭建過程中,企業應融合運用“以滿足受眾訴求為核心”理念,一是分析定義員工隊伍屬性,從年齡結構、專業方向、學歷層次、職業經歷等多個維度,開展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員工“畫像”,基于此開展員工受眾細分和針對性建構,實現企業文化信息準確覆蓋和有效送達,引導員工提升認知水平。二是動態掌握和干預內部輿論形成,通過在傳播平臺設立諸如“匿名吐槽、觀點分享、建言獻策”等互動欄目,員工情感對話,主動傾聽員工心聲,塑造自由、平等、民主的輿論環境,增強對員工輿論的影響力。三是加強對員工意識形態的價值引領,通過定期調研掌握員工思想動態,通過針對性人文關懷回應員工關心、關切,及時化解與員工的價值分歧,促進員工自覺踐行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劉永清,孫丕石.企業文化集成傳播體系的構建[J].商業經濟研究,2014,(36):100-101.
[3]董慶玲.企業自有媒體對員工意識形態形成的影響及引導[J].新聞戰線,2015,(8):36-37.
[4]童兵.新媒體時代輿論表達和輿論引導新格局[J].新聞愛好者,2014,(7):7-9.
作者:劉琳 劉永清 單位: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創新探討
- 下一篇:淺談中西建筑文化之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