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文化旅游調查與思索
時間:2022-12-24 11:45:08
導語:上蔡縣文化旅游調查與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任育紅工作單位:上蔡縣旅游開發管理辦公室
上蔡的文化旅游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仍處于初始階段,還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一是投資開發資金短缺,旅游“六要素”不夠完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明顯。二是景點缺乏文化包裝,缺少特色文化品位,總體不盡人意。三是文化旅游基礎建設滯后。一些景點匱乏文化內涵?;A設施不健全,四是景區餐飲、娛樂業檔次較低。建筑風格、人文環境、經營條件等缺乏統一的規劃和要求;五是保護利用措施不力。上蔡的文化旅游景點較多,但相對分散,資源尚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和有效地保護。致使景區景點資源配置不相協調,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舉步維艱。
(一)明確思路,營造古蔡文化旅游氛圍。堅持以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營造以人文觀光休閑度假為主題,遵循生態文化資源相融合,實現文化事業向文化產業的轉移,從一般接待型向文化旅游產業型的跨越式發展,努力把上蔡建成特色鮮明、傳統地方文化濃郁、人與自然和諧的“千年古城”。(二)準確定位,完善文化旅游發展規劃。圍繞生態觀光休閑度假這一文化旅游主題,進一步修編全縣旅游開發總體規劃和景區景點的詳細規劃。逐漸改善旅游景區景點功能,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改善文化旅游整體形象。力爭用2至3年的時間,形成較為完善、成熟的集點、線、帶于一體的上蔡文化旅游格局。(三)突出重點,加大旅游景區建設力度。要下大力氣抓好縣城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步伐。加強環境治理,提高接待水平,真正使上蔡的旅游品位靚起來。要把謝夫子祠堂、孔轍坊、上蔡植物園、桓景登高處、烽火臺、鳳凰橋、忠良橋、李斯井、李斯故宅、白云觀、升仙橋、奎星樓及蔡河源為中心的古蔡都城等文化旅游景點的開發納入“一日游”開發重點。做好規劃,籌集資金,科學開發,逐步改變旅游景點單一的局面。(四)緊扣主題,建設一批文化旅游項目。緊扣旅游文化主題,突出古蔡文化特色,堅持地域性、厚重性和傳承性相統一的原則,挖掘一批如擔經舞、扁擔轎、腰鼓、舞獅、龍燈等獨具上蔡特色的民間音樂、戲曲、歌舞節目;開發菊花酒、菊花茶、重陽糕等一批飲食文化項目;整理一批與上蔡風物相關的古今詩詞曲賦及名人題辭,出版一套上蔡名人詩詞紀念冊;精心包裝,推向市場,使文化旅游成為上蔡旅游業獲得生機與發展的新領域。(五)加強保護,實現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要堅持“保護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則,大力整合與重組文化旅游資源,使其發展由點而線、由線而面,形成有整體優勢、品牌效益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六)制定政策,加大文化旅游產業投人。要把文化旅游產業納人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實行產業扶持政策,保證必要的財政投人,保障文化旅游事業單位高效運轉。要制定配套優惠政策,減免稅費,鼓勵企業、民間社團和個人興辦產業實體,吸引各種資本向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徹底改變由政府單一投人的局面。建議成立旅游文化創作室,組建上蔡縣民間藝術團,以加快文化旅游的項目研發、轉化和提高。
加強領導,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文化旅游工作的領導,努力形成決策圍繞文化旅游產業定,資金圍繞文化旅游產業投,部門圍繞文化旅游產業轉,領導圍繞文化旅游產業抓的良好氛圍。二是要創新機制。賦予涉游部門和企業更多的權力,使他們放手放膽去干。三是要加大宣傳力度。盡快制定《上蔡縣文化旅游宣傳促銷總體方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拓展上蔡文化旅游市場的宣傳活動。四是要搞好人才培養引進工作,為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注人新的活力。
- 上一篇:小議校企文化的銜接機制
- 下一篇:基于文化的戰略觀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