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檔案館非遺文化保護
時間:2022-02-06 09:24:43
導語:談談檔案館非遺文化保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靈魂和精髓,體現著民族的凝聚力。對于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的民族而言,是其生命里旺盛的體現。尤其是非遺文化作為民族的精神支柱,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當然,國家和社會也充分認識到非遺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國201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草案中,第三十八條規定中提到了包含檔案館在內的機構、單位和團體共同組成的多主體的非遺保護主體地位,基于目前我國各級檔案館在非遺文化保護中仍然處于邊緣地位,應充分利用檔案館優勢積極參與非遺文化的保護,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可以有效的保護和傳播非遺文化,讓國內外的人都能夠感受到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另外,非遺文化是民族和平的產物,對其進行保護,意味著我國人民長期向往并堅持與各國、各民族和平共處的原則。因此,本文從檔案館這一途徑,加快推動非遺文化保護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非遺文化的內涵
非遺文化在我國發展的歷史中源遠流長,而且內容豐富多彩的,形式多樣化,與物質文化遺產一樣,是人類社會寶貴的財富,蘊含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的精神價值、思維以及智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無形財富。同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民族多樣化、文化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非遺文化主要是指人們口口相傳的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相比處于無形的狀態,其同樣對傳統的名族藝術和活動有著緊密緊密的聯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時間、空間文化的積淀。具體可以分為民間美術藝術、傳統醫藥以及民族音樂等,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傳承與保護對人類的文化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非遺文化保護的阻礙問題
1.政府對非遺文化保護的認識不足。政府部門對非遺文化保護的認知不足,在經濟發展迅速的社會,政府部門更加注重各國之間的經濟發展以及為迎接新的競爭做好準備。從而忽視了對非遺文化保護工作。當然,這必然導致非遺文化保護產物不受到社會重視,能夠繼承這一文化產物的人少之又少,勢必造成部分非遺文化逐漸消亡,最終淡出人類的歷史。雖然這一過程具有不可抗拒性,但是政府的忽視,卻進一步加劇了非遺文化的衰落,不利于傳統藝術、傳統技藝等的保存和發展。2.非遺文化保護機制不完善。國家以及法律部門針對非遺文化保護的措施以及機制不健全。各地區沒有建立完善的非遺文化保護專門機構,也沒有明確的法律制度要求人們關注保護非遺文化,無疑加劇了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困難,不利于非遺文化保護的發展。如傳統中醫歷史悠久,且在醫理、藥理方面具有較高的成就,不僅如此,中醫理論博大精深,承載著人類社會救死扶傷的重要使命,卻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以及繼承,導致不少良藥古方消失,堪稱我國歷史的重大損失。這與國家現有的非遺文化保護機制不完善密切相關。3.非遺文化保護資金匱乏。國家以及社會對非遺文化保護意識薄弱,行動遲緩,相應的給予資金的支持十分匱乏,這對我們長期堅持保護非遺文化來說影響比較大。在沒有足夠資金支持下,人們很難開展非遺文化保護工作,且非遺文化不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保護的難度可想而知。不僅如此,各大高校在課程專業設置中偏向于國際上比較流行的藝術以及技術,而沒有將發揚傳統非遺文化作為課程基礎。從而造成了整個社會不知何為非遺文化,那又從何保護非遺文化。國家在高校課程教育中并沒有為非遺文化保護投入更多的資金,高校也沒有更多的師資力量來傳播非遺文化保護,十分不利于非遺文化保護工作的開展。4.非遺文化保護專業管理研究人員稀少。高校在缺乏資金、師資以及非遺文化專業設置的前提下,勢必會導致非遺文化保護專業管理研究人員稀少,為社會輸送的具有保護和研究非遺文化的人才越來越少。這必將為非遺文化的繼承帶來更多的困難,無法保證非遺文化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非遺文化保護專業管理研究人員稀少,對傳統中醫藥學、民間藝術以及技藝等的繼承構成了阻礙,不利于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瑰寶的傳承與發展。當然,非遺文化保護工作需要專業的人來管理研究才可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三、檔案館參與保護非遺文化的作用
1.參與申遺資料的提供。檔案館現有的藏書資源、系統以及查閱的便捷性等特征,可以為非遺文化的申報資料進行全面的掌握,并對資料的研究狀況進行合理的推演,為非遺文化的保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而達到豐富申報資料的深度和價值的目的。檔案館是所有資料員記載的出處,在這一過程中檔案館可以對非遺文化申報材料進行科學的鑒定、辨別真偽,從而保證非遺文化申遺成功。保證了非遺文化的歷史價值的真實性和原始性,為保存人類歷史提供更多的參考資料。檔案館高度整合的非遺文化申報資料,可以幫助審核人員加快審核工作,節省相應的資源、資金的投入,不僅確保了非遺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同時也為更多的非遺文化申報工作成功申報奠定基礎。2.保存申遺檔案的優勢。檔案館可以和好的起到保存非遺文化檔案資料的作用,包括具體的非遺文化遺產發源地,以及歷史產生原因、內容、表現形式,面臨的嚴峻的現實考驗等,保存內容豐富,且具有極高的價值。這主要源于檔案館擁有一整套規范的檔案管理制度,在檔案收集、檔案整理和檔案鑒定等諸環節都有專業檔案人員負責操作,在技術管理也有專業保障。同時檔案館資料隨著社會發展不斷的更新,有利于非遺文化遺產的材料文件的不斷完善,有利于進一步強化非遺文化遺產的核心內涵,為人們對于其研究、管理和繼承等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有利于非遺文化遺產的繼承與發展。且檔案館特有的資料保存分類機制,對非遺文化進行科學的分類以及保護,為非遺文化保護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條件。3.強化申遺的價值的宣傳。檔案館為有需要的人員和單位提供非遺文化檔案,并且根據非遺文化的特點進行收集、管理,是對非遺文化信息進行具體化的過程,使得非遺文化信息能夠從不同的方式獲取。檔案館可以通過展覽、出版以及創新利用等模式對非遺文化遺產的價值進行保護和創新,使得使用者能夠全面充分的了解非遺文化遺產的知識內容,并且保證了該類文化遺產繼承的需要。因此,應用檔案館高度信息收集、整合能力的發展,對非遺文化進行保護,是對非遺文化保護的有效途徑。與此同時,檔案館參與非遺文化保護工作中,進一步提升了檔案管理體制、工作的形象,使得檔案館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有效利用。當然,檔案館參與非遺文化申遺促進工作,避免了申遺資料的重復申報,提高申遺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澤洲.芻議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以云南省為例[J];大理學院學報;2007年S1期
[2]起國慶.民族博物館保護傳承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踐與探索[J];今日民族;2008年07期
[3]李波.讓檔案以特殊的方式記錄歷史——談談檔案館如何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J];蘭臺世界;2009年11期
[4]陳明毅.公共圖書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若干思考[J];網絡財富;2008年12期
作者:李瑞卿 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
- 上一篇:淺析引渡制度人權保護
- 下一篇:聲樂教育母語文化的意義與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