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生態文化保護水平分析
時間:2022-03-11 10:03:04
導語:傳統村落生態文化保護水平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在千百年的社會變遷中遺留下了眾多傳統生態文化村落,這些傳統村落是我國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集散地。魯西北地區的傳統村落生態文化十分豐富,但是保護能力和水平不足,使得傳統的農村生態文化遭到了破壞。本文以數字技術為切入點,提出了用數字技術方式對魯西北傳統村落生態文化進行保護的思路。
【關鍵詞】傳統村落;數字技術;生態文化;魯西北
以德州為中心的魯西北地區,在歷史的各個時期地位都很重要,因此遺留下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和精神文明遺產。但是魯西北地區的村落文化長期以來缺乏保護,導致許多傳統村落遭到人為破壞或自然消亡。在數字技術不斷提升的當下,通過數字技術來挖掘和保護傳統古村落生態文化體系,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對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良好形式。
一、數字技術提升魯西北傳統村落生態文化保護水平的思路
(一)加強數字技術對魯西北地區傳統生態村落的發掘和保護。目前我國的數字技術已經在文物和古建筑保護上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績,一些大型的博物館開通了數字平臺,供人們在網絡上游覽。對于魯西北地區傳統村落的數字保護,還需要地方政府以及院校來加強落實。目前,德州地區的省級傳統村落有5個。除此之外,其他村落中同樣有值得保護的區域和單獨建筑,或者是非物質文化,需要通過深入細致的走訪調查來進行挖掘。在整體村落實現數字技術系統建立的基礎上,也要對其他區域或者單個形式的內容進行保護。這就需要技術人員不斷完善數字平臺的建設,通過平臺的區域、內容等不同版塊的設置來達到全面的覆蓋。(二)加大數字技術人才在傳統村落生態文化保護中的作用。傳統生態村落的數字技術構建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偟膩碚f,我國生態文化保護領域的數字建設正處在初級探索階段,不僅文化生態保護人員缺乏,同時數字技術人才也十分不足,要想打造完善的數字技術平臺來實現數字技術的生態文化保護,就要培養綜合型的人才。這就需要當地政府主管部門與當地高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加大生態文化保護領域數字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與輸送。(三)大力開發魯西北傳統村落生態文化的商業價值。構建數字化的傳統村落生態文化保護,很重要的一點是將傳統文化遺產進行傳承和發揚。人人可以通過數字平臺來欣賞和瀏覽農耕田園景觀、千巷百陌、民俗風情和鄉土文化內容,進而推廣本地區的現代化服務理念,將線上的游客轉化為線下的客流,從而帶動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通過數字技術的村落生態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大力開發魯西北地區傳統村落生態文化的商業價值,使傳統村落生態文化在得到良好保護的前提下,對外界開放,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觀光、旅游。這不僅能夠有效帶動地方經濟,同時還能保證數字化保護工作的持續進行。(四)以形式多樣的數字技術手段展。示村落生態文化打造多樣化的數字技術手段來提升魯西北傳統村落生態文化的展示形式。數字技術支撐下的傳統村落文化保護平臺的建設,不僅可以有效地對傳統村落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同時還可以加大資源模式的開發。比如,除了通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和CAD建模技術實現民居、歷史建筑、遺址的影像再現外,還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為游客提供更加形象全面的數字技術服務,使游客能夠通過穿戴設備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生態文化的魅力。另外,還可以通過遙感全球定位技術、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和3D建模技術,獲得包括傳統村落現在和歷史演化的地形、田園景觀、街巷空間等數據信息,實現地理場景的“村落畫像”。全方位的數字影像技術所營造的傳統村落面貌,不僅是傳統村落生態文化的數字版本,同時也可以從“內生警源”和“外生警源”兩個方面建立數字化警情預判系統,提前預判傳統村落文化生態發生變異或破壞的程度,及時制定修復實施方案。
二、結語
數字技術的發展為傳統村落生態文化保護提供了一個新的形式,不僅可以使得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和傳承,也可以實現線上的游覽和體驗。德州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以德州、聊城、濱州為中心的魯西北地區擁有大量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遺產,需要后人來保護和傳承。因此,通過數字技術、科學管理來提升文化保護,是當代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李麗珍,廖保華,陳麗娟.陽山古村落文化藝術數字化保護的方法探析[J].藝術科技,2018(07):19-20.
[2]胡建華,李洪濤,周延飛.魯西北傳統村落文化生態數字化保護模式[J].文化學刊,2018(11):6-10.
作者:胡建華 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
- 上一篇:淺談川劇對巴蜀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 下一篇:B2C電商零售企業成本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