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的建設綜述

時間:2022-12-23 10:28:26

導語:文化育人的建設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育人的建設綜述

本文作者:陳平嚴燕陸衛平工作單位:常州大學懷德學院

雖然科教城的創建,從空間與人員構成、物質與情感方面為構建科教城園區文化共同體奠定了基礎,可是,文化積淀過程的長期性、文化育人機制的復雜性以及科教城創建歷史的相對短暫性,無不要求科教城建設中仍需要增強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意識,將文化建設置于科教城園區建設之首位。由于文化是特定社會群體成員所共享的觀念、價值觀、行為模式,其中,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也是踐行文化育人的基礎,“任何一個社會群體,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體成員共同擁有和信奉的價值觀。任何一個社會個體,都是文化的產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會群體的價值觀。任何社會群體的形成,都是由于社會個體的文化認同,由于一種大家共同認可的價值觀、一個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標而走到一起的?!盵2]因此,明確園區文化建設的主題,使之成為園區內所有成員公認的價值目標、行為模式,則是科教城文化建設之先導。作為集國家高職教育發展綜合改革實驗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于一體的常州科教城,具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新科學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兩大目標追求。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企業承擔的社會職責不同,使得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建設目標不同,其文化建設的定位與側重點必然各有不同,在園區文化建設中必需通過構建統領這三方面文化建設的科教城園區文化主題,以形成統攝園區內各文化建設實體的核心力量。反之,沒有科教城園區文化作為園區內各種文化的凝聚與提升,園區內各單位就只是在地緣上的接近而無法在精神層面上產生共鳴與相互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分散科教城園區文化育人的力度,也不利于科教城園區作為一個文化共同體的建設發展。所以,科教城文化建設工作應由科教城管理委員會牽頭負責,在明確園區發展目標定位的基礎上,融匯園區內各單位文化建設的現有成果,尋求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三者之間的共通之處,將其提煉升華為體現科教城特色、具有園區各單位文化共識的文化建設主題。從當前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常州科教城建設目標可見,“創新”是人才培養和科技發展的共同價值追求,因而可將其作為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的主題?!皠撔隆笔钱敶袊臅r代精神,是民族進步發展的不竭動力,將“創新”作為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的主題,符合科教城內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共同價值訴求,以此統領科教城文化建設,將使常州科教城充滿生機和活力,不斷上層次、上水平。因此,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工作要在科教城管委會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之下,由園區內各企事業單位結合各自教學、科研、生產的實際,借助多種形式、方法、手段與載體,把“創新”的理念融入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建設實踐之中。

院校文化是高等院校內部形成的為其成員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價值觀體系、行為準則和共同的作風的總和。高等院校作為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的社會職能,決定了育人是院校文化的本質,育人功能是院校文化的本體功能,其中,“‘文’是育人的核心內容,‘化’是育人的基本方法?!盵3]同時,高等院校所承擔的傳承優秀文化和創新思想文化的社會職能,又決定了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與高質量人才培養是一個相互融合的過程,而不論是文化傳承創新還是高質量人才培養,都需要有優秀、深厚的文化積淀為基礎,因為“文明守衛、人文化成、價值批判和引領社會”是高校文化傳承創新的使命與核心重點[4],要求高校必須以人類先進的思想文化成果為核心內容,堅守并提升文化建設的品質,并以此培養出高素質、高質量的創新人才。因此,追求并打造高品質的院校文化,既是院校文化建設的重點,也應成為科教城文化建設的重點。從院校文化的育人本質出發,高品質的院校文化應是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著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由此要求高等院校在院校文化建設中,首先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在繼承、弘揚、吸收和借鑒一切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本校人才培養的定位與目標,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風校訓。對于絕大多數院校而言,這點顯然不是問題,問題在于如何深入研究大學生選擇、接受、認同校訓中所包涵的價值觀的心理機制和教育機制,以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組織文化、精神文化等形態,通過規章制度、校園環境、師德建設、課程教學、課外活動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持之以恒、全方位地滲透和影響,力圖使理想的人才培養目標變成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實際。其次,中國高等院校的文化建設中應格外重視人文精神的涵育與弘揚,尤其對于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高等職業院校而言,加強對學生人文知識的傳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將從根本上改善和提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教育的主要工作無疑應該與學生的生存技能有關,為他們提供改造物質世界的本領和能力,但教育的本質屬性決定了高等教育更應該致力于提升和豐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因為走向社會的高校畢業生不能僅是掌握某一方面技能、技術的“才”,他/她更應是一個有著豐富思想、意識、情感的“人”,所以,“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大學,不僅要培養出大批的科學家、工程師、律師、會計師和計算機專家,更應該塑造出睿智的靈魂,培育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崇高的道德情懷的健全人格?!盵5]有助于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院校文化,其品質之高正在于其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

文化建設既是通過各種方式、手段宣傳與弘揚群體共有的行為模式,使之為群體成員接受、認可并落實在其行為中;同時,文化建設又是文化的整合過程,即不同群體文化之間相互吸收、融合為新的文化的過程,故而從某種意義上論,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的實質上是園區內各種文化的整合,即院校文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三者間相互吸收、融化、調和而趨于一體化,逐漸形成富有科教城園區特色的園區文化體系的過程。對于常州科教城文化建設而言,彰顯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中所包含的育人因素,強化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育人功能,應是科教城文化建設之特色所在。常州科教城內現有數百所科研機構與高科技企業,它們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創新、新技術新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無論是科研機構還是科技企業,都是由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所組成的特定“共同體”,在從事科技研發和經營管理活動過程中,自然會形成具有科技研發與經營管理活動特點的、為大家所共同遵循的價值觀、道德觀、團隊精神、行為準則,它們以有意無意的方式滲透到團體中每個成員的思想意識、行為習慣之中,構成科技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主體,通過單位形象、制度規范、管理模式等表現出來,影響、激勵、規范著團體中的每個成員。所以,雖然不像高等院校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但文化所特有的教化屬性,使得科研機構的科技文化、高科技企業的企業文化同樣具有育人功能。文化所具有的“有而無在”“、整體性”“、差異性”等特點[6],令文化是以看不見摸不著但能夠體驗得到的方式,全方位、持續地作用于生活在特定文化共同體中的每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化育個人。但是,由于每個人天賦、經歷和需求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導致對文化影響的感受、體驗及賦予意義和價值存在著差異,使得教化的效果因人而異。文化的這些特點使得文化以無形的方式化于育人心,這既是文化育人所特有的強大威力所在,同時也是文化育人的作用容易被忽視、漠視的原因所在。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角度論,加強科技文化和企業文化建設,理應有意識地強化文化的育人功能,這不僅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員、企業經管人員的素質,也會通過文化的傳播與分享作用,對科教城中的大學生產生教育作用,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總之,科教城的興建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高科技企業聚集一處,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提供了信息資源、人才資源、裝備資源、公共服務等方面資源共享的平臺。加強科教城園區文化建設,形成有助于高素質創新人才成長的思想觀念、價值導向與行為模式,將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營造良好氛圍,也將為提升科教城文化品位、塑造科教城品牌形象提供持續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