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體育下體育文化建設研究
時間:2022-05-24 04:19:58
導語:陽光體育下體育文化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陽光體育是活力、青春、朝氣蓬勃的一種教育形式,在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發揮著獨具特色、無法取代的作用。我國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不容樂觀,有待強化文化建設效率及質量。在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有機的融入陽光體育教學理念,不僅能夠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能夠全面、多層次地改善患者的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陽光體育;高校;體育文化建設
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其目的不局限于全面改善患者的身體素質、提升教學質量,更為關鍵的是促進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和實施。陽光體育視域下,如何提升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水平,需要打開教學視野、創新教學思路、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的意識,從而使得體育文化的內涵得以延伸,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打好堅實的基礎,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積極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潛移默化地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從而全面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提升,提高其教學質量,推動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
一、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運動健身意識,推進素質教育進程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的運動健身意識比較薄弱,缺乏體育文化意識,存在嚴重的片面理解體育的現象,大部分的學生對體育具有不同程度的偏見或者誤解,部分學生甚至認為體育鍛煉會影響學習成績(占用大量的學習時間),部分學生自認為自己身體狀況良好,無需任何的體育鍛煉,這都嚴重影響著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起到阻礙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運動健身意識越來越強,但是,高校學生的運動健身還停留在淺層意識,無法形成長期的體育鍛煉動力。因此,在陽光體育視域下,通過生動、活潑、富有朝氣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運動健身意識,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注重構建高校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從而帶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并且有效拓展體育教育功能,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1]。
2.對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及構建和諧校園具有推動作用
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應當搞活校園活力,在和諧校園的背景下,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并且通過拓展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的良好生活態度及習慣,強化體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將體育文化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實行緊密的掛鉤,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如體育知識講座、體育技能競賽、體育走廊建設等,提升學生的體育意識,達到激發學生潛在的運動健身能力,并且要增強體育活動的趣味性,使得學生全身心放松地投入到運動健身中,并且在運動健身的過程中,使學生愉悅、快樂,在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中,增強學生的長久鍛煉意識,提升學生的體育精神(堅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困難的決心等),促進校園和諧,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現狀
1.教學手段落伍,難與體育文化建設相契合
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依舊采用傳統老套的教學方式,依舊以運動技術類項目為主,缺乏必要的體育文化教學,常常看到學生在運動場訓練,基本上沒有文化課程,導致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較差,不利于體育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與實施,同時,也嚴重影響體育文化建設。這種傳統老套的教學模式,不符合素質教育“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教學價值觀,而且并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個性特征、自身身體素質、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要求等),開展針對性的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內在發展需求,難以與體育文化建設相契合,難以有效提升教學價值[2]。因此,高校體育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
2.不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導致體育文化盲目建設
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受到諸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如教學目標不明確,導致教學盲目;過于注重體育安全,扼殺學生的潛能;教學過于形式化,難以實現教學質的跨越;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個人意愿千差萬別,難以形成統一的教學意見等等,這些都會使得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難以順利實施。另外,由于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具有千差萬別的想法和意見,因此,在體育文化建設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個人意愿,并綜合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設置多種多樣的體育教學項目,如籃球、乒乓球、排球、網球、游泳、射擊、跆拳道、舞蹈、格斗、健美等,與時俱進地改變現有的教學條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激發他們的運動潛能,促進體育文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陽光體育視域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途徑
1.革新教學模式,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
為了有效加快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保障其效率及質量,需要在陽光體育教學理念的支持下,全面革新現有的教學模式,將陽光體育作為體育素質教育的目標,根據學生的個人意愿、身體素質、心理承受能力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積極鼓勵支持學生多參與體育活動,可以開展戶外教學,在充分享受大自然恩賜的同時,幫助學生提升運動健身意識,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從而增強學生的身體免疫力。與此同時,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如“達標爭優、強健體魄”,要求學生每天堅持運動鍛煉1小時,并且在日常鍛煉中,要求學生至少掌握2種運動技能,不斷進行文化知識的補充,保障學生充足的文化知識的學習時間,鼓勵支持學生多走進圖書館,多涉獵不同種類的書籍,補充自身文化知識缺陷,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為體育文化建設打好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中,要將課堂主導權回歸,在陽關體育教學理念的支持下,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和指導者,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積極的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一步深化體育文化教育內涵,使得體育文化建設呈現多層次,便于構建完善科學的校園文化管理制度,促進體育文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重視陽光體育教學理念的應用
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調配教學任務,從而使得學生全身心融入體育鍛煉中,形成強大的教育軟實力,另外要格外重視陽光體育教學理念的應用,教師要積極帶頭融入陽光體育的行列中,并且為學生明確制訂詳細的課外鍛煉要求及注意事項,形成完善的教學管理體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陽光體育教學環境。學校要設置正規的體育鍛煉場地,購進高質量的運動鍛煉設備,為體育文化建設做好準備工作,保障體育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與實施[3]。可以利用校園媒體,如校廣播臺、校報、校園公共網絡平臺等向學生積極宣揚運動健身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體育認識,并且積極宣揚、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安全有效的鍛煉,將鍛煉常識或者注意事項流動式的播放,提升學生的安全鍛煉意志,保障教學質量。
四、結語
陽光體育視域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需要從學生思想意識上抓起,在陽光體育教學理念的支持下,開拓教學視野,優化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才能有效培育出高素質的復合型體育人才,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革新教學模式,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重視陽光體育教學理念的應用,有效推動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保障體育教學效率及質量。
作者:徐建平 單位: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傳方.“陽光體育”背景下大學生對體育信息處理的特征分析[J].運動,2013(20).
[2]張妍,劉利峰.陽光體育視域下赫哲族傳統體育在黑龍江省高校中的普及與推廣[J].冰雪運動,2014(2).
[3]曾敏,王定宣.和諧體育文化視野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34(4).
- 上一篇: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 下一篇:淺談工會組織推進醫院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