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師范大學文化建設研究
時間:2022-05-24 04:27:32
導語:河南師范大學文化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是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基地,擔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職能。文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載體,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南師范大學文化建設為例,從高校文化建設的功能價值、高校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分析高校文化建設,并從當前高校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中,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以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關鍵詞:高校文化建設;功能價值;文化育人;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河南師范大學歷來十分重視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特別是2009年《河南師范大學文化建設綱要》出臺以后,學校文化建設走上了制度化、工程化、規范化發展的軌道,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校文化建設的功能價值
高校是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基地,擔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職能。文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載體,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要充分認識文化之于高校的功能價值。(一)以文濟世,擔當傳承創新社會責任大學文化凝結著大學人共同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行為規范等,是一所大學的靈魂、血脈、精神支柱和精髓所在。河南師范大學始終牢記文化傳承創新的社會責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貢獻和服務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二)以文凝力,引領價值追求行為方式一流的大學文化鑄就一流的大學。它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潛移默化地感染、陶冶、塑造著師生的人格。河南師范大學在9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師大精神,反映了全體師生的愿望和價值追求。(三)以文化人,促進學生全面自由發展大學文化實質上就是育人文化,立德樹人、培養深厚文化底蘊的“文化人”是大學教育的根本任務。以文化人,言傳身教,做出表率,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四)以文強校,提升學校綜合競爭能力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國際化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方案的實施,高校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但面臨的競爭也更加激烈。文化是大學最具魅力和傳承價值的無形資產、精神資源,是大學軟實力的象征。
二、高校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
高校文化建設必須做好頂層設計,系統規劃、精心實施。河南師范大學文化以師大精神為核心,以校訓、校風、學風、教風為主要代表。2009年以來,學校對文化建設做出整體安排,實施系統工程和項目運作,促進了文化建設發展。(一)出臺文化建設綱領文件2009年6月,河南師范大學出臺了《文化建設綱要》《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成立了文化建設委員會,此后又制定了《校園文化管理若干規定》,為文化建設提供了制度和組織保障。(二)實施文化建設系統工程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河南師范大學每兩年規劃一期文化建設工程,從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學術文化和形象文化6個方面,由淺入深、由點到面,分步實施、循序推進。(三)全力推進文化中心建設文化軟實力孕育著一所大學的品格所能達到的高度。建設好文化中心,要堅持從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上發掘文化與精神,堅持將文化和品格追求與學校改革發展相結合,在學校發展中服從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發展、行業需求。
三、高校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文化建設也取得了驕人成績,在育人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認識理解存在偏差有人認為“文化建設是某某部門或某某單位的事”;有人認為“文化建設無非是添幾塊石頭、立幾塊宣傳牌,或者辦幾次文化活動”;有人把大學文化等同于校園文化,對大學文化的社會性功能認識不夠;等等。(二)文化建設內涵不足整體而言,高校文化的內涵建設還有待加強。例如:機制建設不完善,規劃落實力度不夠;與學校發展戰略、人才培養目標聯系不夠緊密;效果評估較少,功能發揮不充分等。(三)文化個性不夠鮮明由于體制制約、政策導向和思維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一些高校的文化個性不夠鮮明。例如:學校沒有標準色,建筑物缺乏統一風格,形象標識系統不完備等。(四)文化建設合力不強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然而,有的高校文化建設合力還不強,還未完全形成齊抓共管、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未完全形成各部門聯動、各工作銜接、各層面協同的聯動機制,未完全在觀念上達成共識、情感上產生共鳴、工作上引起共振。
四、高校文化建設的努力方向
高校文化建設應站位高遠、科學規劃、協作聯動、形成合力、傳承創新、打造特色。(一)提高站位,強力推進文化內涵建設高校文化建設應著力建設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統一、具有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大學文化。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學術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形象文化建設為載體,立足學校實際,緊緊圍繞發展戰略和人才培養目標,以提高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為重點,提高文化建設水平,滿足師生文化需求。(二)合理規劃,建立文化建設長效機制文化建設是一項持久性、經常性、累積性的工作,應將其納入學校發展規劃頂層設計中,與校園規劃、學科建設規劃、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等一同部署、一同落實,整體推進;建立健全由規劃、決策、管理、評估、監督、傳播、反饋等多個環節構成的工作體系,以及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各職能部門和基層單位各司其職、師生員工廣泛參與的組織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實現文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三)協作聯動,奏響文化建設的交響曲高校要通過制度建設、政策引導、機制保障、經費支持等立體化措施,使文化建設融入到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既要做到文化成果共享,又要做到人人參與共建,從而使學校上下、內外協作聯動,形成文化建設強大合力,在文化建設上異口同聲大合唱、齊心同奏交響曲。(四)傳承創新,打造獨具特色學校文化特色是發展的“支點”。建設獨具特色的高校文化,既要遵循大學文化建設的普遍規律,體現大學文化的共同特征,又要深入研究、挖掘,大力弘揚、傳承各自獨特的歷史和傳統。同時,要緊扣時代脈搏,關照師生需求,創新載體方法,加強內涵建設,推出文化精品,打造特色品牌,促進文化創新,提高文化品味,為學校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文化支撐。
作者:聶立清 詹小凡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 上一篇:大學創新創業文化建設實踐研究
- 下一篇:文化建設在衛生監督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