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村文化建設困境及發展思路

時間:2022-06-19 09:14:42

導語:現代農村文化建設困境及發展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農村文化建設困境及發展思路

一、農村文化概述

所謂農村文化,主要是指以農民群眾為主體,以農村地區的生產交換方式為重要基礎,是存在于農村范圍之中的一種文化。它是對農民群眾的價值觀、受教育狀況、思維方式的重要反映,也是農村社會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一般來說,農村文化可謂是在農村經濟實際狀況下形成以農民群眾為主體的文化形式。農村文化能夠體現出我國社會最為基本的文化形態之一,也是我國社會文化的重要基礎。農村文化對于農民群眾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極大的制約作用。它以農民群眾的共同價值觀念為前提,在農村社會所產生的共同道德觀以及行為準則,把某種特定模式固化為農民群眾的思想觀以及表現方式,從而讓農民們能夠更為自覺地遵守這一行為準則,進而改進其所固有的思維方式。

二、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文化建設面臨的困境

一是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有所缺失。因為一直以來的制度性障礙,導致我國農民群眾的主體性地位未能得到尊重,以往過于注重經濟卻忽視文化的短視造成了現行文化體系之中的農民主體性地位有所缺失。首先是如今的文化產業主要服務于城市中市民,文化界人士主要活動于城市之中,文藝題材作品所反映的主要也是城市生活;其次是文化服務于三農的意識相當薄弱。文化從業人員所創作的作品主要是城市,未能顧及到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從而增加了農民群眾心理層面上的不平衡性。最后是農民群眾只得被動地接受各類文化信息之輸入,對目前的文化活動滿意程度不高。二是農村文化活動的資金十分緊張。在農村文化建設中,開展秧歌比賽、健身舞比賽、歌手大賽等活動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因為缺少足夠資金的支持,導致近年來農村文化活動的規模與質量等均難以得到保證,從而極大得影響到了農村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我們積極籌措資金來支持農村文化活動的正常開展,從而更好地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三是農村文化人才極端匱乏。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可以說是農村地區各類文化活動的主要策劃者、組織者與實施者,承擔著建設與繁榮我國農村文化事業的重大責任。應當說,我國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狀況直接影響到農村文化建設的水平與質量。但是,現實中我國農村文化從業人員的人才隊伍建設不盡合理。相當一部分農村地區的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往往存在著主動性不夠高、工作勁頭不足、人員大量流失等問題,導致農村文化工作者的總體素質不夠高。這樣一來,我國農村文化工作者隊伍的素質也和農村文化建設發展水平不夠一致。在此情況下,因為缺乏合理的農村文化人才激勵體系,導致新鮮血液無法快速融入到農村文化人才隊伍之中,以至于非常多的已經達到退休年齡的農村基層文化工作者依然奮斗在其崗位上,造成我國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出現了整體老齡化、文化學歷偏低化、思想素質滯后化等突出問題,以至于農村文化建設缺少足夠的生機與活力,也就更加談不上創新農村基層文化工作了。同時,我國農村文化專業技術人才十分匱乏。鑒于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的深入深入,農村地區受到過高層次教育的青年人絕大多數都會選擇進城務工,以至于缺少了良性人才引進體系的農村根本留不住文化人才,自然也就更談不上從城市之中引入人才了,其后果是農村文化專業人才大量流失,各類文化活動的實施難以為繼續,在部分欠發達地區山村更是如此。四是農村文化市場開發步伐相當滯后。其后果是各類不良文化大面積地被侵擾。如今,我國農村地區的文化市場之中,各類非法出版物甚至宣揚暴力、色情的書籍被大量兜售;學校附近的各類網吧二十四小時開放,大量中小學生進出其間;各類茶館名為娛樂,實則是賭博,極大地敗壞了社風、民風;少數農村出現了宗族勢力與邪教勢力抬頭的趨勢。

三、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實施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路

(一)積極傳播農村文化建設新型觀念

創新可以說是民族文化的活力體現。積極鼓勵創新是我國農村文化建設之精華。如今,我國農村的文化建設是新出現的事物,缺少固定化的模式進行模仿,唯有創建創新型文化建設理念,才能夠展現出更大的活力,更好地吸引與團結廣大農村群眾,提升農民群眾的凝聚力以及創造力。首先是實現農村文化建設思想觀念上的創新。農村文化建設之實質為農民群眾的思想觀念之轉變。思想觀念上的創新盡管無法改變客觀事實,但是卻改變了對于客觀事實之認指,如此即可改變農民群眾的行為以及價值觀。觀念創新可以說是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是以創造性、替代性以及揚棄性為其主要特點的思維模式。唯有實現思想觀層面上的創新,才能夠真正跟上當前時展之步伐,才能夠更好地適應于我國農村改革之所需,以便于實現我國農村文化的科學發展。其次是要實現農村文化建設管理上的創新。管理創新在我國農村文化建設中具備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鑒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企業競爭的日益白熱化,在管理觀念上也產生了新趨勢,從以往只注重將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限度轉為努力實現管理價值的最大化。不管是什么農村,為了創新文化建設,都一定要實施管理上創新。最后是農村文化建設技術層面上的創新。技術創新是別的創新方式的重要技術保證。唯有持續推進技術上創新,把愈來愈多的先進文化技術應用到農村之中,做到以人為本,才能夠實實在在地促進農村創新性活動的實施,進入建立起更具活力的農村文化。這樣一來,文化農村建設上的競爭還是文化技術水平上的競爭。技術創新已經成為推動農村文化創新的重要內容。

(二)努力拓展農村文化資金募集途徑

要想進一步推進農村文化建設,提升當地文化硬件設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而資金不足則是制約我國各地農村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國農村文化建設的進程,我國各地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要全力爭取各類黨政部門的充分重視與支持,運用國家財政撥款、社會各界募集、自身逐步積累等多種途徑來籌措所需要的經費。在募集大量資金的前提下,還要不斷強化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創建工作,不斷提升硬件設施建設的質量。要始終堅持以政府部門為主導,以鄉鎮為重要依托,以基層農村為工作重點,以廣大農民民眾為服務主體,全力推進文化藝術類活動場所建設,積極創建新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綜合網絡,保障農民群眾能夠在勞作之余能夠玩有所樂。要全力調動起社會各方的力量,致力于出資捐建農村文化活動硬件設施,并且逐漸形成國家財政投資、當地集體投資、個人捐資籌措等彼此結合的多途徑投入機制,進而實現我國農村文化事業投入的不斷增加。

(三)大力推進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我國農村文化建設要想得到持續發展,必須要有一支素質較高的文化建設人才隊伍進行保障。我國的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可以說是農村文化類產品生產之主體,承擔著全面組織協調農村地區各類具體文化活動,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發展的重要職責。這支隊伍素質之高下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國整體文化產品質量之優劣。為此,農村地區應當結合本地的實際狀況,持續從本地民眾之中發掘哪些既熱愛農村地區文化,又了解當地特色文化,而且還具備一技之長的民間藝人為本地農村文化活動的主干,對其實施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技術培訓,不斷提升其綜合能力,全力發揮其投入工作的積極性,如此才能夠在農村文化建設進程中發揮出自身的突出作用。在此基礎上,還應結合本地實際狀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人才引入計劃,從城市當中引進所需文化人才,從而為本地農村文化的發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同時,還要全力發揮出大學生村官的巨大優勢。因為大學生村官的主體是新畢業大學生,其文化素質相對較高,而且學習能力相當強,精于網絡技術應用,知道怎樣讓讓農村建設和時代相互接軌,如此一來即可切實彌補傳統農村閉門建設的不足之處。所以,吸引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去當村官,也能推動我國農村文化建設取得更大的發展。

(四)強化監管營造健康向上的農村文化市場

推動農村地區的文化市場管理,這是目前我國農村文化建設進程中所面臨的重大而緊急的任務。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深入實施好有關文化法規的宣教類活動,持續提升農民群眾的法治意識以及維權意識。要致力于引導農民群眾崇尚科學和反對迷信,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以及道德素質,強化農村地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與此同時,還應強化農村文化市場監管工作,更加嚴格地實施市場準入以及資格認定。要依據本地實際制定出具備可操作性的舉報獎勵舉措,積極發動與鼓勵廣大民眾全面舉報非法出版物,積極農村娛樂服務類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違規甚至違法行為,促進我國農村文化市場能夠實現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化之發展無法離開傳統的精神。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來說,繼承與創新之中均以創新為重。農村文化建設應當全面吸收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特點,積極創新原有的農村文化??梢哉f,農村文化建設關系到我國農村能夠按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關系到農民群眾綜合素質之提升,也是創新和諧農村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通過推進農村文化建設,不僅能夠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而且還能抵制愚昧腐朽的文化,更好地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素質。

作者:李琴 單位:臨汾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1]張良.發展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7)

[2]喬鴻翔.淺議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J].河南農業,2011(11)

[3]廖新宇.對新時期農村文化建設的反思與建議[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12)

[4]杜冬玲.在解放思想中推進農村文化發展繁榮[J].價值工程,2011(34)

[5]王傳榮,石堅.我國農村文化建設困局及影響[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