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28 09:30:25

導語: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

[摘要]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論指導。明確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困境,通過綜合創新、協同推進、綠色推動、開放拓展、共建共享“五位一體”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推動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實踐的發展,不斷革新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路徑以實現教育模式的新調適。

[關鍵詞]新發展理念;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五位一體”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成為我國發展新思想、新理論、新戰略,引領我國“十三五”的發展。在黨的上,習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①,再次強調了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價值和意義。習還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雹谖幕孕?,是文化經歷過歷史檢驗,通過認知、比較、繼承、批判、創新等途徑對自身生命力持有的信心,是對傳統的認同也是對未來的期望,更是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③。新時代職業院校是文化傳承與弘揚的主要陣地,是為中華民族輸送人才的重要場所。抓好職業院校教育工作及培育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對我國“立德樹人”工作的發展實踐至關重要?;诖?,本文對新發展理念視域下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價值意義、存在困境、路徑選擇進行研究意義重大。

一、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價值意義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立德樹人”工作的思想指導,為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提供了活力源泉、科學訴求、底色要求、有利條件、價值旨歸。1.創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活力源泉。創新就是革除舊的,用具有強大生命力、具有遠大前途的新東西代替不合時展需要的、腐朽的、消極的、落后的東西,推動事物不斷發展。創新驅動戰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重要內容構成,是加速與驅動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是文化建設的動力源泉與引擎契機?!敖逃齽撔率莿撔掳l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教育創新的核心內容?!雹苄聲r代高職院校學生教育需有效運用創新武器,通過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等多元融合的創新手段,消除不利于堅定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的因素。2.協調發展理念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科學訴求。參照自由教育理念倡導的基于整體觀的高等教育協同體系,在馬克思主義人學觀指導下的高職院校德育協同體系建設是高職院校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并避免單方面畸形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高等教育具有高度整體性,因此,全盤把握、統籌全局、協調各方就顯得尤為重要。整體性是系統論的重要內容構成之一,是要素與要素之間、要素與系統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而構成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有機整體。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需要高度注重整體性,努力實現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原則、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路徑、培育機制等多種要素的最優組合。如何實現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這一“文化鑄魂”系統工程靈活協調運轉,關系著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全局的成敗。要全盤統籌、系統規劃、整體設計,注重對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內部各要素的協調優化,實現多元教育內容的協同提升,最大限度地提高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實效性,以激發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內生力與原動力。3.綠色發展理念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品質要求。綠色發展理念不僅是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發展理念,也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內容構成。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需要積極貫徹綠色的工作理念,引導學生在文化自信方面樹立資源意識,充分提高文化自信教育資源的運用效率,加強對文化自信教育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此外,綠色發展也是一種教育理念。積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遵循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成長、發展、成才規律,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尊重個性,突出主體,注重人文關懷,強化心理疏導,營造文化自信教育的綠色環境,是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品質的必然要求。4.開放發展理念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有利條件。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化發展,職業教育應順應時代潮流,在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西方有益文化內容,統籌內外兩個發展大勢,實現內外聯動,拓展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內容、空間、方式、方法等,打造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新格局。以開放的視界在中西對話、交流與合作中講好中國文化故事,傳播中國文化聲音,打造中國文化話語體系。例如,在“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物聯網、云計算的新時代,巧借網絡空間豐富的、多樣的信息流為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服務。5.共享發展理念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價值旨歸。“共享發展的核心理念是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旨在讓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活動,平等享有社會活動的一切成果?!雹莨蚕硎切聲r代高職教育的重要理念。堅持共享教育就要抓住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這個中心,從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的現實出發,積極融入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掌握并盡可能滿足學生的訴求,改善學生的學習第4期(總第932期)與生活條件。高職院校應努力實現校際經驗互鑒和信息共享,以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為落腳點與出發點,努力實現學生知識、智力和能力等的綜合提升,開創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新模式,提升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感染力與親和力,提高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的教育質量??傊?,通過共享共建這一“立德樹人”根本價值旨歸的貫徹落實,助推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發展。

二、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困境

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實踐動態發展過程中存在種種困難,制約著學生文化自信的提高。明晰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困境,以期找準文化自信教育困境的病根,為對“癥”下藥創造條件。1.目標有待明確。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明確的目標是實踐的前提。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在“立德樹人”工程實踐動態發展過程中,注重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全過程與全方位,逐漸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增進學生的文化認同。但是當前部分教師對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如何培養的一些問題不能做到全面了解、準確回答、科學界定、科學實踐。究其原因,就是部分教師對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目標不明確,導致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出現價值觀念偏差、理論與實踐脫節、教育實踐行為失范等問題,制約著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實效性的提升。2.主體文化素養有待提升。從整體上看,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水平較高,但由于家庭環境、社會環境、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學生主體智力與體力水平等多種因素的交織組合,導致部分學生在與同輩群體的交流、互動、對比中主體文化自信不強,相對剝奪感頻現。例如,學習環境相對較差、文化知識積累相對較少、信息相對閉塞等因素影響著部分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認知能力和文化分析能力的提升,外化表現為種種文化行為的失范。3.環境亟須優化。環境因素是影響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因素。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需注重主體、客體、介體、環體等多種因素的交織組合、系統優化與全面提升,其中,優化培育環境是一個關鍵環節。隨著網絡的發展以及我國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強,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交匯、交鋒,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民粹主義等錯誤思潮影響著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實踐等,不良環境成為制約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因素。當前,有些學生貶低中國文化,崇拜西方文化;有些學生盲目自信,“一刀切”地全盤否定外來文化,種種不良狀況亟須矯正。4.內容時代性不強。“主體作用于客體—客體反作用于主體—主客體雙向互動”是教育的動態發展過程。多元教育主體通過教育將特定的教育內容傳遞到受教育者,引導受教育者對教育內容的接受、內化、認同、發展,其中教育內容構成決定了教育的發展狀況以及教育的質量與效果。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內容影響著文化自信教育的質量與效果。當前,部分教育主體在文化自信教育過程中不能明確文化自信教育的歷史沿革,不能準確把握文化自信教育的脈絡,不能準確給予自身正確定位。這急需相關教育部門積極努力,以開放的視界廣泛汲取優秀知識精華,優化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知識結構,增強高職院校文化自信教育的時代性,賦予新時代高職院校文化自信教育新的歷史使命。5.方法需不斷完善。方法是想問題、辦事情的關鍵,方法正確會使事物發展事半功倍,方法錯誤會引導事物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需結合學生發展特點展開合規律性、合目的性的教育。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中出現種種困難。例如,部分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在文化理論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單向度的灌輸,不能科學有效地運用情景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致使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三、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徑選擇

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需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與引領下,通過綜合創新、協同推進、綠色推動、開放拓展、共建共享,匯聚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強大系統合力。1.綜合創新以尋求動力引擎。新時代大學文化自信教育的本質就是道德自信教育,增強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是貫徹高職院?!傲⒌聵淙恕备救蝿盏囊?。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實踐需立足于我國國情、立足于現實,準確把握文化自信教育的目標,明確價值追求,充分注重創新的力量。樹立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心需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文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把握弘揚民族主體精神建設的立足點,注重“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價值”的塑造,批判性地選擇走中西交流融合、綜合創新之路,正確地鑒別與批判文化虛無主義與文化復古主義思潮,積極矯正文化自卑與文化自戀兩種錯誤傾向。打造一批具有較高知識素養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引導學生加強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知,堅持獨特的中華文化特質,積極主動地以創新的方式方法構建中華文化話語體系。培養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繼承文化、傳播文化、弘揚文化、創造文化、研究文化與轉化文化的能力,推動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發展。2.協同推進以匯聚系統合力。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需以宏觀視野統籌全局,協調各方,全方位系統推進。積極在共同體內構建以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等協同發展為核心的現實、有機、平等的文化自信教育體系。在文化自信教育的具體實踐過程中,需積極發揮思政課課堂教學這一“立德樹人”主陣地和主渠道的作用,以及爭取校團委、學生工作處、社團、學工辦、后勤服務集團等的支持。各部門協同努力,形成強大的文化自信教育合力,科學恰當地將文化自信教育內容融入高職教育的全過程、全方位、全領域,指導高職院校學生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將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統一起來,調動多元教育主體與學生主體的積極主動性,協同步調,以實現文化自信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引導高職院校學生積極參與文體活動、社會實踐、考察、黨團建設、節日慶典、社會熱點問題辯論、社會實踐調查等,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增強對文化知識的了解、認知、認同,以期實現學生主體對文化知識的真懂、真信、真行,不斷夯實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礎。3.綠色推動以塑造優美環境。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既需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弘揚,也需推動文化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化。在遵循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成長與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發展。通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學生的文化認知能力、文化判斷能力、文化分析能力等,引導學生自覺抵制各類錯誤思潮的影響與誤導。巧用法律法規建設為學生發展創造條件,制定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保障制度,為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打造“防護網”與“防護墻”。在信息紛繁復雜的新時代,優化網絡環境建設勢在必行。相關部門應積極對各類信息進行篩選,設置與引導網絡話題;積極運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做好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自信教育的宣傳與教育工作,營造綠色美麗的文化自信環境,切實提高文化自信教育的實效性。4.開放拓展以實現內外聯動。新時代高職院校進行文化自信教育要明確歷史沿革,以全面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為基礎,以科學認識近代中國歷史發展規律為根本依據,全面感知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立足于中國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現實,引導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在品讀中華優秀文化中找到文化自信的源頭與根脈。通過豐富的史實引導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人民群眾的歷史選擇,以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就為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奠定基礎。此外,堅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積極借鑒外國有益經驗,批判性地挖掘多樣化素材,打造特色文化自信教育板塊??傊ㄟ^內外聯動,把握國內與國際兩個重要場域,不斷拓展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內容,以提升學生的文化認知、豐富學生的文化情感、堅定學生的文化意志、提升學生的文化信念、優化學生的文化行為等。5.共建共享以落實價值旨歸。共享共建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大勢所趨,是貫徹落實“立德樹人”這一高職院校德育的根本任務與價值旨歸的需要。通過制度的建立、優勢制度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實現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實效性的提升。新時代高職院校要結合德育教育、學生主體的特點與學生發展規律,積極實現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制度的論證、建設、運轉,提高高職院校文化自信教育制度建設的適用性與親和力,爭取以普適性的制度建設為全國學生文化自信教育服務。不斷尋求建立與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相關的需求保障、質量優化、空間拓展的多重耦合機制,統籌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各種資源與要素,積極挖掘各類有益資源,建立文化自信教育長效機制。建立與完善高職院校利益協調機制,尋找利益契合點。建立健全全國性高職院校文化自信教育服務體系,實現優秀文化教育資源的校際流動、文化教育環境共創、文化教育平臺共建,為各類高職院校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服務。推動高職院校優秀文化教育管理策略、典型文化教育案例、優秀文化教育教師模范等的宣傳、普及、推廣,為高職院校“文化鑄魂”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綜上所述,基于新發展理念對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進行探討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抓住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歷史沿革,明確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歷史定位與現實困境,通過綜合創新、協同推進、綠色推動、開放拓展、共建共享“五位一體”相融合的方式方法尋求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路徑,以助推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不斷取得突破與超越,逐漸增進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價值認同。

作者:周明星 單位: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