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融合探析

時間:2022-01-07 11:40:27

導語: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融合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融合探析

摘要:2017年10月,在黨的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體現了對鄉村振興的重視也為鄉村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為生態旅游事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在這一背景下,鄉村生態旅游資源如何有效進行開發、保護和利用,既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又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鄉村經濟發展和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利用上找到最佳結合點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通過對佛山市鄉村生態旅游資源現狀了解與分析,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措施。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生態旅游;文化創意產業

一、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打造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

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報告中提到了鄉村振興戰略。報告指出,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就是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因此,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解決好“三農”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是具有自然、生態、生活、生產、文化、社會、經濟等功能特征的地域綜合體,與城鎮相促相依、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我國農村具有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以鄉村振興為契機開發、保護和利用鄉村生態旅游資源,對鄉村經濟發展和旅游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文中提到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和發展走勢分化特征,做好頂層設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要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加快發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濕地觀光、冰雪海上運動、野生動物馴養觀賞等產業,積極開發觀光農業、游憩休閑、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服務。創建一批特色生態旅游示范村鎮和精品線路,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鏈。在這一背景下,鄉村生態旅游資源如何有效進行開發、保護和利用,既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又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鄉村經濟發展和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利用上找到最佳結合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一)鄉村生態旅游的特點和效益。鄉村生態旅游,是建立在農村自身所擁有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地理風貌和人與自然相融合的民俗人文景觀基礎之上的,是以鄉村為背景,以自然和鄉村文化為資源基礎,以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理念為核心,讓旅游者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也能感受文化帶來的魅力,同時也是一種促進當地經濟效益的特殊旅游活動,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生態環境效益。鄉村生態旅游具備以下三方面的特點:首先,旅游的對象應該是原生態的、和諧的自然人文生態系統;其次,在旅游者參與自然人文體驗的旅游活動過程中,自然的生態系統、當地民俗文化等對象要得到有效的保護;最后,旅游活動要使當地人民成為了生態旅游的參與者,并為他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從而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更有效保護。有關調查顯示,近幾年十一黃金周,鄉村旅游成為了游客的新選擇,2019年上半年,鄉村旅游人數已達15.1億人次,同比增長10%,鄉村旅游總收入接近9000億元,同比增長12%。鄉村旅游作為新興的旅游方式,對促進當地消費、改善民生等均可起到直接推動效果。各鄉鎮政府應積極相應黨的政策要求,支持并激發旅游重點村的示范帶頭作用,因地制宜,實施鄉村旅游精品項目路工程,樹立鄉村特色旅游品牌意識,構建多層次、多角度、體驗式的鄉村旅游品牌體系,提升鄉村生態旅游品質。(二)文化創意產業與生態旅游的融合。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的熱門產業,在政策支持下快速發展,并與旅游產業不斷融合逐漸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而鄉村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新業態,近年來雖然發展勢頭較好,但整體而言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很多鄉村旅游并沒有對當地鄉土文化內涵進行充分挖掘和整合,很大一部分鄉村旅游發展模式依然沒有創新發展,仍是陳舊落后、低層次、低水平,對旅游者毫無吸引力。所以,為了推動鄉村旅游業的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可持續發展,提升鄉村生態旅游的品質,可以考慮在鄉村旅游資源中融入文化創意產業的元素。

二、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間的關系

(一)鄉村生態旅游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外在展示。文化的內涵博大精深,呈現方式多種多樣,把文化創意融入到鄉村生態旅游中,那么鄉村生態旅游就成了文化內涵展示的平臺。在現有的鄉村生態旅游資源中,已經誕生了一些融合文化創意產業特色的旅游產品,比如,文旅創意民宿、文旅創意小鎮、文旅創意田園綜合生態園等。文化創意產業憑借自身具有的文化內涵和鄉村的人文環境,不斷的進行融合和推陳出新,形成鄉村生態旅游新業態。(二)文化創意產業是鄉村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要依托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這樣有機的融合發展可以使旅游產業更加別具魅力和與眾不同。而文化創意產業可通過挖掘、整合、開發鄉村文化的靈魂來提高鄉村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并作用在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上,創造出特色鮮明和具有競爭力的鄉村旅游資源,是鄉村生態旅游的生命力。(三)鄉村生態旅游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通過二者的融合,讓鄉村生態旅游有了新的生命力和保障力,讓鄉村生態旅游融入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元素,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依附于鄉村生態旅游的自然資源和人文環境。融合發展成為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綜合集成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新形態。

三、佛山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一)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現狀分析。佛山“肇跡于晉、得名于唐”,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鄉人在城內塔坡崗挖掘出三尊佛像,以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迄今有1390年的城市得名史。1994年,國務院公布佛山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佛山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佛山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素有陶藝之鄉、武術之鄉、美食之鄉、粵劇之鄉、嶺南成藥之鄉、獅藝之鄉等美譽,形成了行通濟、佛山秋色、扒龍舟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這里河網密布,生態環境優美,是獨具特色、歷史悠久的嶺南水鄉,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行、游、住、食、購、娛等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完備,是廣東著名的旅游勝地。近年來,佛山政府也很重視佛山文化的發展和保護,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政策,如《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佛山市關于實施鄉村生態提升工程的行動方案》《佛山市百村升級行動計劃建設方案》《佛山市加快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關于扶持旅游文化創意發展的意見》等?!斗鹕绞新糜挝幕瘎摌I產業“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力爭到2020年,旅游文化創業產業增加值達到1300億元,年均增長12%,成為全市戰略性支柱產業,把佛山打造成旅游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地、泛珠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中國知名旅游城市”。佛山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根據自身具備的嶺南文化資源和特點,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切實打造了多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開展了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遴選,確定了第一批擬入選的320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名錄中,廣東有10個鄉村入選,其中佛山順德杏壇的逢簡村入選其中。廣東省首批鄉村精品旅游路線中,佛山有四條線路入圍,分別是:1.南海區九江鎮特色文化體驗鄉村游線路煙橋古村—中國龍舟示范練基地(九江訓練中心)—鷺鳥天堂—海壽島—吳家大院(僑鄉博物館)—九江雙蒸博物館—繡球花海;2.順德區水鄉文化游清暉園博物館—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逢簡水鄉—杏壇馬東村;3.高明區鄉村研學體驗兩日游海天婭米的陽光城堡(醬油文化)—對川茶園(茶文化)—美的鷺湖水世界(水文化)—美的鷺湖探索王國(游樂場)—皂幕山森林公園;4.三水區探百年古村、品北江河鮮、泡罕見氡溫泉、尋覓蔬菜基地之旅長岐古村—拉爺水上農莊—蘆苞溫泉度假村—健葉蔬菜基地—金旺達長壽村農莊。南風古灶創意園入選2017年廣東省文化與旅游廳公布的文化創業示范園區,平洲玉器文化產業園則在2018年入選。除此之外,佛山創業產業園、嶺南天地、石灣文化街、樵山文化旅游區、1506創業城等等都在發展得蒸蒸日上。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切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佛山也開發建成了一大批比較有名的旅游景點,比如高明盈香生態園、順德長鹿農莊、三水蘆苞長岐村、里水的夢里水鄉等。建成了多條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比如具有鄉村生態農旅模式的禪城區紫南村頭村、鄉村生態文旅模式的南海區金甌松塘村、具有鄉村生態食旅模式的順德區逢簡水鄉等。(二)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存在問題。佛山旅游資源豐富、嶺南文化底蘊深厚,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融合度較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一是很多鄉村生態旅游項目很難找到與之對應或者是相關的文化發展方向,存在不確定性,導致沒有辦法把本土的文化融入甚至是根植于鄉村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中,很難創造出別具特色的、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嶺南文化鄉村旅游資源。由于找不到融合的突破口和缺乏創新思維,出現了鄉村生態旅游項目存在模仿、復制、跟風的現象。二是佛山鄉村生態旅游資源文化內涵不夠深、不夠廣,融入的文化元素較少,大多數的鄉村旅游景點景區目前還是處于原始的狀態,或者是簡單的開發,沒有對當地的文化進行挖掘和梳理,旅游資源未能跟文化創意進行有機融合,難以讓游客能真正融入其中,缺乏參與性、互動性、欣賞性和文化熏陶的功能性。旅游是文化的一種載體,一種表達方式,而文化卻是旅游的靈魂,想要讓二者更好的融合就要對鄉村生態旅游文化資源進行深度的挖掘和發展,形成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文化創意內涵深厚的鄉村旅游資源系統。三是鄉村生態旅游文化項目還不多,影響力和輻射力也不夠大、不夠廣,品牌意識不夠強,對于資源的利用和整合還比較欠缺。四促進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融合的驅動力就是科技的創新,但是目前佛山的大多數鄉村生態旅游項目還是停留在最基礎、最傳統的建筑、翻新層面,很難有科技創新技術產品的融入,無法提升旅客的體驗度和參與性。那么,佛山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該如何進行有機的融合就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了。

四、佛山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探析

(一)吃—嶺南鄉村美食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佛山是美食之鄉,是粵菜的發源地之一,同時還是粵菜大廚的故鄉。佛山美食眾多,知名度高,比如清代佛山廚師梁柱候所創制的柱候雞、大良野雞卷、創制于清代嘉慶年間的盲公餅、九江煎堆、狀元及第粥、醞扎蹄、石灣魚腐、吊燒雞、順德雙皮奶、大良崩砂、高明瀨粉等。佛山的鄉村美食當地取材,特色突顯,這可以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大資源和動力,在單單滿足游客食欲上需求的同時,還可以豐富他們精神層面上的需要,比如可以多注重游客的參與性、體驗性和創造性,開設美食體驗制作坊、美食創意DIY廚房、美食制作方法展示廳等,在提升美食質量的基礎上,把佛山的鄉村生態旅游與鄉村美食文化創意進行有機融合與展示。(二)住—鄉村民宿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在共享經濟和生態旅游的背景下,民宿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載體,與游客共享當地的自然資源、環境景觀、傳統文化、民風民俗等,既能夠感受到當地的獨特文化,也能夠促進鄉村當地經濟的發展,直接關系到鄉村旅游的發展水平。佛山市擁有良好的民宿資源和產業基礎,擁有一大批具有嶺南特色、歷史文化深厚、民俗活動別具特色的古村落,與此同時,佛山民間資本雄厚,確有實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精品鄉村民宿產品,目前佛山市已經有新安民宿項目等多個大民宿項目落地簽約。佛山市政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佛山市發展全域旅游促進投資和消費實施方案》《佛山市促進全域旅游發展扶持辦法》《佛山市民宿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在《佛山市促進全域旅游發展扶持辦法》中也提出,鼓勵發展特色民宿,鼓勵民宿開業經營,鼓勵創建金宿、銀宿,鼓勵民宿經營突出本土文化和特色,鼓勵民宿創新宣傳方式,鼓勵打造民宿特色村,鼓勵社會機構和行業組織進行民宿產業研究、管理和開發,鼓勵引進和培訓民宿管家等人才等。鄉村民宿是文化旅游的產品,佛山鄉村民宿因為有深厚的嶺南文化根基和當地特色,在廣東省旅游局2018年公布的全省首批十大“最美民宿”榜單中,充滿民國風情的小洋樓——逢簡梁公館,代表佛山地區成功入選。2019年廣東首屆鄉村民宿(精品酒店)活動啟動儀式暨《2019廣東民宿發展白皮書》會上,趣墅佛山美的鷺湖東方文化度假村獲得“廣東最佳鄉村民宿”稱號?,F在的游客,越來越向往鄉村民宿的生活,除了體驗當地鄉村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外,更多是體驗別具風格,富有當地文化傳統氣息的生活居住體驗。(三)游—傳統古村落與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古村落是鄉村生態旅游的主要資源,是鄉村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最肥沃的土壤。傳統古村落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記憶和鄉土文化,搏動著祖先的血脈,閃耀著先人們的智慧,是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歷史見證。傳統古村落從建筑環境、建筑風貌、村落選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的民俗民風。佛山擁有一批具有嶺南特色的古村落,可以將特色鮮明的古村落進行活化、維護、改造、包裝,借鑒其他地方古村落改造的成功經驗,把文化創意的元素融入其中,從建筑文化、宗祠文化、民俗文化、傳統手工藝文化、鄉土風情文化等方面來提高古村落鄉村生態旅游的質量,賦予更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形成獨特的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產業鏈。(四)娛—鄉村傳統民俗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擁有很多的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活動,孕育并保留了秋色、行通濟、醒獅、祖廟廟會、舞龍、龍舟說唱、龍舟競渡、觀音誕、武術表演、生菜會、燒番塔等大量體現嶺南文化精髓的民間藝術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紙、木刻年畫、陶塑、灰塑、磚雕等手工傳統技藝精湛,獨樹一幟?,F有獅舞、粵劇、龍舟說唱、佛山木版年畫、廣東剪紙、石灣陶塑技藝、獅子頭、香云紗染整技藝、秋色、十番、龍獅、燈彩等13個項目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這些民俗文化活動很多都活躍在佛山的鄉村中,這就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在發展和弘揚鄉村傳統民俗的基礎上,讓游客參與其中,親身感受鄉村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溫度,提升游客的參與度和感知力,把村傳統民俗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鄉村民俗文化活動,提升其知名度和品牌效應。(五)購—鄉村商品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購物是旅游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旅游收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佛山鄉村當地的商品都比較單一、原始,缺少文化融入和包裝,特色不鮮明,不突出。其實可以把民間工藝品和農產品植入文化創意的元素,支持有鄉村特色、有創意的原創旅游商品開發,提高產品營銷的文化內涵和知名度,打造“佛山特色手信”項目,創建鄉村特色品牌商品。

參考文獻:

[1]蘇日娜,高鈞.佛山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的路徑研究[J].蘭州商學院學報,2015(04):117-119.

[2]盧志海.鄉村振興背景下佛山鄉村旅游文化與創意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師2019(06):163-164.

[3]張鈺瑜.供給側視域下鄉村生態旅游創新模式探析[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8(03):110-115.

作者:鄭許冰 單位:佛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