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探索與研究
時間:2022-07-08 11:26:38
導語:高校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探索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高校學風建設現狀分析
學風建設是一個多層次、多結構的開放系統,但在實際管理中,學風建設基本上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圍繞教學而展開的,也就是說充分重視了第一課堂在學風建設的重要作用,但對學風建設的其他方面則兼顧較少,同時在開展學風建設時并不是校內各個部門齊抓共管,而變成了一兩個部門的任務。其次,在對學風的認知情況方面,在校學生自身學習狀況也不容忽視。通過調查,有相當比例的同學認為缺乏學習動力、為考試而學是主要問題。然后是缺乏團隊精神,沒有學術氛圍的營造。其中有占總數三分之一的同學認為對本課程不感興趣;三分之一的同學認為老師上課講的聽不懂,自學效果反而更佳;只有大約有占半數的學生稱自己從來沒有過作弊行為。另外,受當前市場經濟的影響,部分教師的職業理想與信念動搖、職業情感淡漠、使得高校教學、科研存在不正之風。由于教師“心”不在崗,“師”不到位,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得到激發。同時部分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對曠課及上課開小差的學生置之不理,忘記了“教師是課堂教學秩序第一責任人”的身份。對教學工作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再加上儀器設備落后、教材教法陳舊,更使學生求知欲望大打折扣,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了優良學風的建設。如何在學風建設的制度上規范和督促優良學風的形成,就要先分析高校學風建設制度上的弊端。一方面,學校管理制度需不斷更新,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與服務意識有待規范。受當前法治社會的影響,現在在校大學生擁有極強的維權意識,學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稍有不慎學生就可能會把學校告上法庭。因此,要堅持科學的管理方法,通過規章制度讓學生明確其權利和義務。在另一個層面上,科學管理不再是通過發號施令、明令禁止來發揮其管理的效用,而是“以人為本”從為學生服務的角度出發。另一方面,學生培養計劃、課程設置不能及時更換,致使理論教學從而脫離實際、教法單一。在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38.7%的學生認為“加強學風建設的關鍵環節是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管理能力”,14%的學生認為“影響學習風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師的教風”。如果高校的培養計劃與課程設置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就會造成學生一畢業就面臨失業的后果。第三,教務管理與考試制度仍需加強。盡管高校有相關考試制度,但對其的理解與執行卻存在漏洞。有超過半數的受調查者同意“學??荚嚬芾硭尚笇е聦W生舞弊”。日常教學管理松懈,使得在校學生平時學習不上心,期末考試卻“臨時抱佛腳”,這些都不利于優良學風的形成。
加強高校大學生優良學風建設制度的對策研究
學風建設是大學軟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學風建設不僅僅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有規范的制度來約束。(1)建立完整高效的服務機制,保障學生權益工作體系。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與原則,保障學生依法參與學校管理,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凡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事務,都要保證公開透明,并確保學生的監督機制;組建“大學生權益保障委員會”,并利用學生申訴機制拓展學生申訴范圍。建立學生對教學、餐飲、住宿、消費等方面的監督機制,允許社會專業機構為學生提供更切實有效的維權申訴與服務。(2)健全高校教學、考務管理制度。精細的教學管理制度是良好學風的保證。學校應對教學管理、教學計劃、實踐教學、教材應用、課程設置、學生學籍管理等一系列教學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確保教學質量,充分發揮教學管理制度在學風建設中的督導作用。同時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對違反制度的教師或學生按規定進行處理,真正起到監督管理的作用。與此同時,要嚴抓考風考紀,促使優良學風形成。從考務等各環節入手,確保從教師出題、監考、閱卷和打分到對監考人員的監察力度,從對學生加強考試違紀、考試誠信教育到加大宣傳形成良好的風氣,都要嚴格按照有關考試管理工作的規章執行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考試的嚴肅性和違紀的嚴重性。(3)開展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打造精品學生社團,營造學術文化氛圍。在學生參與正常的教學活動以外,調查顯示能夠有意識投身于社會實踐的只占少數。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學習課本知識,沒能夠向其它領域延伸拓展。因此,開展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打造精品學生社團,營造學術文化氛圍都是加強學風建設制度的有效途徑。大學生素質拓展制度的加強、學生宿舍管理制度的完善、精品社團建設工程以及各類學科競賽的開展都是打造高校優良學風的催化劑。只有,堅持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以其獨特的魅力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學生宿舍管理制度的嚴格執行,可以抓好學生宿舍的學風建設工作,通過開展宿舍文化活動,引導學生增強對其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學生沉迷于網絡,進而營造出安全、舒適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對社團的打造更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機遇和平臺。另外,重視各類學科競賽的開展,形成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舉辦各種學術報告、講座及學術交流活動,增加校園文化的知識含金量。這樣不僅能夠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更有利于引發學生的求知欲,營造出濃厚的學術氛圍。(4)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建立為特殊群體服務的工作機制。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高校學風建設不容忽視的議題。高校應擁有專業化的心理咨詢教師隊伍,能夠進行全面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同時做好每一位學生的心理測評及后續工作,以確保心理問題的早發現、早解決。通過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學生關注自身心理健康,進而保證學風建設的正常進行。同時,對于學生中的特殊群體,也要給予必要的關心和幫助。要規范貧困學生的認定機制,逐步完善以國家獎助學金和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勤工助學和其他資助形式為輔助的助學體系。要通過宣傳貧困學生中的優秀典型,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和自強教育,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另外也要加強對那些缺乏學習興趣、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幫扶,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對考研、出國留學、就業困難等學生進行指導,為其提供信息聯絡及服務工作。(5)建立健全學風建設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學風建設體系的建立要經歷一個逐漸發展與完善的過程,那么學風評價對于高等學校學風建設就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梢酝ㄟ^部門管理、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評價體系以及家長反饋、社會反饋、管理成果評估等方法進一步了解學風建設的相關情況。另外,優良學風的形成也離不開有效的激勵機制。高??赏ㄟ^評選“學風建設先進集體”、“學風建設先進個人”、“校園名師”、“優秀輔導員”等活動樹立典型,積極營造出“全員關心學風建設、全員參與學風建設、全員推動學風建設”的良好氛圍。建立健全高校學風建設制度,可以讓廣大師生員工無論從學生學習、生活還是從教師教學、科研等方面,都能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高校學風管理這項工作科學化、規范化、長期化。從而保障高校培育出高素質人才,確保莘莘學子自身能夠良性發展。
本文作者:張怡帆工作單位: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 上一篇:黨內民主制度建設科學對策研究
- 下一篇:小議科技創新隊伍資助模式選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