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探索

時間:2022-05-09 08:49:09

導語: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探索

摘要:當前經濟的快速發展造成了市場競爭激烈的局面,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逐漸偏向全面化的人才需求。為保障企業的發展和社會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的發展無疑是目前國家最為關注的主要教育。然而,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要促進教學的發展還存在著教學觀念、教學手段等方面的問題和教學設施不足。校園文化的建設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是重要傳播的載體,能有效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實現統一管理的理念。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教學質量

為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校園學習氛圍和教學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可以促進校園環境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由于在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教學理念的缺失,我國高職院校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參照對比,加強管理,我們在思考教學思想的同時也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的校園文化和教學方向?;诖耍疚膶⑦M行詳細的分析。

一、國內外研究概括以及發展現狀

(一)國內外研究情況。上世紀80年代我國提出“校園文化”這個新課題。然而,國外對高校校園文化的理論研究起步較早,我國還在研究“校園文化”這個課題時,而西方在高等教育界,對校園文化的定義已經具有權威性,在新華設發表了“校園文化”,詳細論述了校園文化的內涵定義和教育特點,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的宗旨與成就時[1]。這時西方代表性觀點闡述了“校園文化”是學校的歷史進程、教育使命、物質環境、制度標準、繼承優良傳統、個人信仰、教育實踐假設等?!蔽鞣綄W校園文化理論流派大致可分為四種主要流派;人文主義注重人性化教育,學術自由主義注重理論傳播,實用主義注重社會實踐和多元文化主義趨向學生自由發展四種主要流派。“校園文化”這個課題無論是國內的研究還是西方輿論的眾說紛紜,其發展方向都離不開實際情況、具體規劃路線。(二)發展現狀綜述。高職院校校園的物質文化環境逐步改善,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投資的增加和社會需求的日益增長,校園文化建設理念的也在逐步普及,高職院校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也越來越深入[2]。高職院校各種制度也在逐漸完善,根據學院的教學特點和教學理念,高職院校精神文化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高職院校最顯著的變化是校園的物質文化環境逐步改善。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人文素質。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主要途徑,反過來人文素質也有利于校園文化的傳播,目前高職院校教學觀念缺位,國家對于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只有抽象的要求,行為文化是高職院校精神文化建設的體現,國家應注重高職學生的知識、實踐能力的培養,國家的政策明確的規定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要從校園文化著手,通過對高職院校教學理念的思考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是剛性的、固定的、傳統的[3]。(二)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制度文化,是物質文化,行為文化構成校園文化的主體。從制度文化的分析來看,制度管理僵化,難以實現統一高效的管理,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其約束能力較弱,因此,學生對文化制度的管理制度會產生心理排斥和壓抑心理。(三)促進學校長遠發展。學校的發展規劃離不開高職校辦學理念,校園文化建設是總攬全局的指導思想,當前教育產業競爭激烈,教育水平趨于國際化和大眾化。一是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二是建立屬于自己的教學品牌,第三是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多種多樣,但綜合素質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理念需要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來實施。

三、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理念和內

(一)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紀律觀念,能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培養一種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校管理系統化和規范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質量。教學特色的物質文化建設和相對穩定的理想,主要是通過對專業的有效宣傳和教學的特點來進行的。(二)精神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設,是一種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整個精神文化貫穿于教學管理和學生素質管理中[4]。精神文化建設主要通過理論和哲學這兩個方面來實現。(三)注重學校作風建設。學風建設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領悟校園文化至關重要,重要體現學校精神文化,學風建設的概念和風格,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精神文化上的建設使辦學理念的進一步升華,主要體現在校風、校訓、教風、校歌上,突出鮮明的辦學理念。

四、行為文化建設

重視教師領導行為的文化建構校園文化有許多定義,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問題是討論的基礎,各種文化活動為主要模式,通過教師培養校園文明建設,高職教師的領導行為包括教學活動、師生關系等,是引導和建設校園文明完善的重要因素

五、制度文化建設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發展是為了使學生零距離就業率,為了培養人才,適合當今社會的需求,高職院校應適應其本質特征,逐漸積累了高職院校靈活性、開放性的辦學特色,制度文明的傳播也是必不可少的。當前社會需求是綜合性、復合型人才,高職院校目前只注重技術,但是素質教育和人文素質的培養較少,培養身心健康、和正確的價值觀是高職院校學生必不可少的課程,校園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對高職院校的發展和經營開辟了新的途徑。

六、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校園文化應該增強正能量,全面培育正確的方向。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使其具有行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精神特質,因為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生活、工作、就業和價值觀的方方面面。我國針對校園文化缺失的文明制度,各高職院校應根據不同城市的文化環境和歷史進程綜合考慮并總結校園文化的內涵,加強校園文明建設和完善教育宗旨的總體框架。凝聚內部機制使其成為有機的整體相互滲透。

參考文獻:

[1]周躍紅.高職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擔當與使命初探———以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17-19.

[2]聞學穎,孫維.新環境下高職圖書館服務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J].遼寧高職學報,2016(5):18-20.

[3]吳越.文化創新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文化建設研究[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6(5):40-43.

[4]董成國.論理想視域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文化建設[J].現代情報,2012(9):29-32.

作者:張章 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