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研究

時間:2022-11-27 10:25:55

導語:音樂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研究

摘要:音樂不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還可以幫助學生的全面發展。現階段,我國職業學校的音樂教育前景并不是很明朗,影響了職業學校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和校園內的文化建設。文本對音樂教育促進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進行研究分析,為職業學校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音樂教育;校園文化建設;職業學校

前言

音樂教育是美育的一種,職業學校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及心理健康情況都受音樂教育的影響,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不可取代的位置。但現階段職業學校還沒有意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沒有配套的師資力量,教材也不符合,改革職業學校的音樂教育迫在眉睫。

一、職業學校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性

以學生為活動主體,以校園為活動空間,引導校領導和教職工積極參加的一種校園精神群體文化叫做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可以提高職業院校的互動、滲透和傳承,對提升學校文化水平有巨大的建設意義。這種文化是在職業學校的發展和發展中的形態形成的。職業院校與普通院校教學理念的不同點在于職業院校院校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了畢業以后更好的走向工作崗位,所以其校園文化建設也與普通院校有巨大的差異,具有獨特性。職業院校建設的校園文化對學校的學習氛圍、教育氛圍都非常重要,對學生來講,自我學習、發展、職業規劃都受到其影響;對老師來講,有招聘新型音樂人才、自我的二次學習及提升的作用,還可以調動老師教學的主動性,引導職業學校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正確方向。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呈現在精神文化建設、環境文化建設、教育文化建設、就業文化建設這四個方面。正能量的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幫助老師和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學習氛圍、思想觀念。這種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在學校不斷的發展中完善,深入人心。

二、音樂教育與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

音樂教育就是通過音樂對學生和老師的思維、思想、感情產生影響,還可以增加與音樂相關的知識。在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音樂教育,不僅僅可以對陶冶學生和老師的情操,還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和學校先進化的教學理念形成,增加校園生活的多樣性。音樂教育與職業學校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相輔相成,所以職業學校的老師和領導要利用現階段豐富多彩的音樂教育資源,建設符合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現階段職業學校中音樂教育開展的主要教學模式有課堂教育模式、社團活動和依托學校的音樂活動這三種模式:課堂教育模式就是在課堂上開展與音樂相關的課程,例如,音樂歷史、音樂欣賞、音樂樂器、樂理知識等等;社團活動是以學生興趣為基礎,由學生自己發起的組織,例如:樂隊、合唱團、協會等等,不僅可以幫助零基礎感興趣的學生提高音樂能力,還可以參加各種文藝演出,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學校開展的各種音樂活動就是學校在特殊的日子舉辦的各種晚會等等,例如:迎新晚會、元旦晚會、校慶晚會、運動會等等,音樂形式豐富多樣,不管是對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還是學生的音樂能力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以音樂為媒介,推動建設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

1、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音樂教育的認識度

首先要轉變學校領導的思念觀念,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校領導對音樂教育的支持和關注還不夠,阻礙了音樂教學的未來發展,建設的校園文化枯燥無味,沒有活力。為了解決這種束縛,就必須要加大音樂教育的投入,使音樂教育充分普及在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日常生活中,提升學校的精神面貌,為職業學校的良性發展提供保障;其次要轉變老師的思想觀念,音樂教育的實踐者和主導者是老師,通過課堂上對學生傳播各種的音樂基礎知識,幫助學校建立音樂思維。但在實際的職業學校音樂教學中,老師并沒有意識到自身位置的重要性,只能做到對教材知識的講解,沒有從內心和實際出發。所以學校要不斷增加老師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增加老師的課堂主動性,使學生能夠在一個相對自由、有趣的音樂學習課堂,開啟學生的音樂教育大門;最后要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一些學生由于自身音樂知識和技能較差,不愿意參加音樂教育;一些學生雖然喜歡大眾流行音樂,但無法完成演唱;還有一些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形式過于單一等等都導致學生沒有足夠音樂的思想觀念,針對這個問題老師需要增加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采用因材施教,在實際的教學課堂多多鼓勵基礎差的學生參與音樂教學,增加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例如:某職業學校學生在上音樂課時打錯了音樂的拍子,受到同學的嘲笑,導致其對音樂學習失去信心,這時候需要老師積極正面引導該學生和其他同學的思想,在對簡單的知識點講解時多多提問、表揚這位學生,幫助其走出恐懼的心理。需要注意的是,老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提高學生的音樂教學質量,為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基礎。

2、改變教學方式,提高音樂學習效率

一方面要對音樂教育重新定位。學校和老師要對校內自有的課程進行梳理和編排。在職業學校過去的教學歷程中,音樂多被其他的專業主課征用。開展音樂教育并不是想培養職業院校的音樂家,只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做基礎而已,這就是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定位,也是一個衡量學生學習的標準。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中,要根據學生的喜好來決定,不要制定一些學生不感興趣和較復雜的音樂課程,這樣不僅僅不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適得其反;另一方面要改變音樂教學的方法。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大于學,現在則要轉變觀念變成學大于教。以學為主導,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并選出溝通能力較強的一名學生作為組長,組內學生圍成圓圈討論音樂作品《稻香》,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通過讓學生演唱加深了感受,明確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之間的差異,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知識點和音樂真諦,提高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

3、增加音樂教育方式,引進特色校園活動

第一,要結合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引入適合的特色校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展開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音樂知識進行實踐,增加其音樂綜合能力??梢越M織類似校內藝術節這樣的科學活動,以學生的意見為基礎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組織特色的藝術團體,例如:舞蹈隊、模特隊、聲樂隊、合唱團、舞臺劇隊等等,在學校的廣播、刊物、報紙大力宣傳;每個社團都有自己的團長,可以對自己的團員進行深入訓練,形成一批有素質、有能力、有組織的“三有”團體,實現職業學校校園文化的建設;第二,要不斷的增加基礎設施和資金的投入。職業學校想要建設藝術團體就必須要完善基礎設施,音樂社團需要樂器、服裝、道具等等,所以其建設和發展都離不開資金,可以在成立各社團的同時,成立外聯部門,從多角度、多范圍的尋找投資者,保證社團的建設資金充足。職業學校要給予活動場地、條件、時間的支持,為社團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當資金足夠充足時,可以聘請相關專業的老師對訓練進行指導,增加各社團的綜合能力;第三,職業學校要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一方面,在音樂教育的課堂上要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增加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層次,老師可以不定時的在課堂上開展班級內的“小型音樂會”,在演唱中體會音樂的魅力。音樂教育不只局限在特長生的教學過程中,而是為了提高所有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豐富個人感官體驗,所以學校和老師要明確音樂教育的定位和教學目標。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可以通過興趣找到更多的學習伙伴,實現共同進步、互相學習的良性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參與學生的基礎分成多個小分組,方便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例如:音樂社團可以分成流行小組、美聲小組、合唱小組、民族小組、通俗小組等等,由于這幾種唱法各自不同,所需要的知識也不同,定向分配更有利于提高學校的整體音樂水平。通過各種大型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獲得更多鍛煉自我的機會,活動源于生活且貼近生活,使學生的課余時間變得充實,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更具有活力,與學生內心的發展方向一致。

4、完善音樂教育的評價系統

增加音樂教育的評價系統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綜合評定,職業學校的音樂教學目標主要包括情感價值觀、過程方法、知識能力,因此,教育評價是保證課堂教學完成的基礎,更是監督教學質量的一種準則。由老師的角度出發,老師整體音樂教育的參與者和指導者,要根據學生性格、能力差異的不同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給與學生肯定,增加學生的自信心;由學生的角度出發,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生要進行自我評價、學生間互評、第三者評價(例如:家長等),通過對自身的不斷總結提出可完善點,提高音樂教育的成果,通過學生之間的評價可以鍛煉學生的判斷力,第三者的評價主要依托于家長,家長是學生除老師和同學外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和家長的聯合評價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最大化提升,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有益于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

結論

綜上所述,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音樂。通過音樂教育豐富多彩的課程和音樂活動,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樣化的音樂教育豐富職業學校的師生課余生活。雖然現階段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但只要老師能夠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就可以推動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劉麗珺,薛松.音樂教育促進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6,3(29):84-85.

[2]曲富金.以校園文化建設為核心的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黃華俊.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職業,2014(29):68-69.

作者:劉佳音 單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