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時間:2022-11-27 09:50:50

導語:項目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項目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一、選擇有趣項目,激發學生興趣

在開展項目學習的時候,為了能夠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就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精心的準備,熟悉上課的流程,并對具體的項目實施過程能夠進行詳細的規劃。在選擇項目內容時,教師需要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項目的完成過程中。在初中的學習中,物理是相對比較難的學科,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如果教師不加以指引的話,學生就很容易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就需要教師在物理項目上做精心準備,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如在教學蘇科版初中物理“光的色彩顏色”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棱鏡來進行項目實驗。為了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里尋找三棱鏡或者自己準備肥皂液,拿到課堂上。這些工具都是學生比較喜歡的,學生也能夠積極去準備,當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讓學生將棱鏡放到陽光下,去觀察陽光透過棱鏡以后的顏色,當學生看到光通過棱鏡以后出現五彩的顏色的時候,學生就會感到很驚奇。然后學生又通過肥皂液看到五顏六色的氣泡的時候,學生就會感受到物理世界的神奇,在這樣有趣的實驗項目中,便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想知道為什么白光會呈現出很多顏色。接下來在講解光的折射的時候,學生就會認真聽講,這樣就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感悟也會更加深刻。

二、開展課外教學,增加項目實踐

在初中物理課堂中開展項目學習的時候,不僅需要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項目實踐,必要的時候還需要讓學生到戶外進行實踐。物理本身就是一門對我們周圍環境中的現象進行解釋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之所以感覺到困難,就是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不足,尤其是現在的學生,生活圈子比較小,對于物理現象的了解也不足,因此在面對一些常見的現象時,學生也不明白具體的物理原理,因此就需要讓學生進行課外實踐項目,增加學生對物理現象的感悟,這樣就能夠促進學生物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如在進行蘇科版初中物理“重力”這部分內容學習的時候,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不能夠正確理解重力加速度“g”這個物理量,因此學生在進行有關的重力計算的時候只是套用公式,并不能對這個值進行準確理解,而重力加速度對于學生整個中學階段的物理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就需要教師通過設計項目來讓學生理解這個量。如讓學生站在相同的地點來對不同質量的物體的重力進行測量,然后計算出質量和重力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讓學生重新測量電梯升降過程中物體的重力,讓學生觀察此時的重力和質量之間的關系是否與剛才的實驗結論一致。在不斷的實驗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加強對知識點的吸收,并理解在利用重力公式計算重力的時候應該滿足的條件,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三、注重項目總結,提高知識感悟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項目學習,不僅需要讓學生參與到項目的實踐過程中,對于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進行了解,增強對物理知識點的直觀感受,還需要讓學生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總結項目,總結的過程就是學生對課本知識點進行反思和對項目實施過程進行回憶的過程,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較好地實現實踐和理論的結合,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感悟,然后在遇到類似的物理現象的時候也能夠結合具體的知識點進行解釋。如在學習蘇科版初中物理“物態變化”這部分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安排實驗項目,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來探究水的三態變化。將六個人分成一個小組,每兩個同學進行一組物態變化的實驗,一組可以通過水的沸騰或者凝固來感受“汽化和液化”這組形態的變化;一組學生通過將冰放在陽光下進行融化和水放在冰箱中進行凝固來感受“融化和凝固”這組形態的變化;最后一組對碘固體進行加熱,然后用玻璃片對碘蒸汽進行冷卻,這樣就能夠讓學生體會“升華和凝華”這組形態的變化,最后讓三組學生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并且將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將自己的實驗心得和別的學生進行分享,從而使小組內每個學生都能夠了解形態的變化。學生在對知識點總結之后,以后再遇到與形態變化有關問題的時候,便能夠靈活地解決,這樣就能夠促進學生物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生在項目訓練中也會喜歡上物理的學習,這樣物理教學的目的就達到了。

作者:宋丹丹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