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研究

時間:2022-01-25 09:48:28

導語: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研究

摘要:現今多數高校采用的傳統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模式,存在著不少缺點和弊端。采用電子化大學物理實驗報告來代替傳統的大學物理實驗報告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大學生對實驗學習和研究的興趣,也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不啻為一種較好的教學改革思路。

關鍵詞:大學物理實驗;電子化實驗報告;教學改革

對實驗課程來說,實驗報告是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和進行成績評定的重要依據。同時,實驗報告的寫作模式對培養學生的科技寫作能力形成也有著很大的影響?,F今多數高校采用的傳統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模式,存在著不少缺點和弊端,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嚴重制約了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的模式亟待改進。采用電子化大學物理實驗報告來代替傳統的大學物理實驗報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對實驗課程的學習和研究興趣,不啻為一種較好的教學改革思路。

1傳統的大學物理實驗報告使學生處于機械被動狀態

傳統的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的寫作模式最突出的問題是使得學生處于機械被動的狀態,創新思維被束縛。不僅未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甚至是扼殺了學生學習積極性。1.1傳統實驗報告寫作機械化,作弊便利。傳統的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的寫作模式已經形成格式化了,千篇一律。同一學期的學生實驗報告雷同或相似難以區分,區別之處只是學生是否認真完成。這樣使得學生相互借用報告十分方便,有的學生更是全盤抄襲,也有的學生沒有完成實驗或者根本沒有做實驗,更改其他學生的實驗數據,完成實驗報告。甚至有個別學生結成聯盟,一人執筆眾人改抄,輪流執筆抄襲實驗報告。很難看到有特色有創新具有一定水平的實驗報告。1.2傳統實驗報告數據處理單一,誤差偏大。大學物理實驗中,有些實驗項目數據繁多,學生不得不進行一些無謂的重復性勞動。另外,學生對一些實驗采用作圖法處理數據時,由于作圖準確性有限,往往給實驗結果帶來較大偏差。不同學年的學生實驗報告也看不出其中的變化,反映不出大學物理實驗的發展和變化。1.3傳統實驗報告教師評分失真。面對千篇一律的學生實驗報告,實驗教師難以給予公平合理的評定,特別是對抄襲的實驗報告或是摘抄的實驗報告難以區別真偽,導致部分沒有完成實驗教學要求的學生實驗報告容易完成并通過。這也是學生普遍不能積極對待實驗課的原因之一。所以,傳統的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的寫作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具有優秀的綜合素質人才的需要,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的模式亟待改進。

2電子化大學物理實驗報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凸顯個性化

隨著計算機的大力普及,高校大學生已經具備一些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采用電子化大學物理實驗報告來代替傳統的大學物理實驗報告不啻為一種較好的改進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習主動性,凸顯學生個性化。2.1電子化實驗報告書寫無紙化。學生撰寫實驗報告采用word電子文檔,書寫無紙化。每次實驗報告由學習委員收齊后打包發至教師信箱,評閱后再打包發回每個學生,以便改進下一次實驗報告的撰寫質量。每個實驗都按照實驗目的、實驗器件、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數據及處理、分析與討論等部分展開。每一部分都要盡量按照學報論文的格式來撰寫,要求學生之間的報告重復性不可超過50%。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可以端正學生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以及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初步認識。2.2電子化實驗報告數據處理技術化。目前,大學里計算機資源十分豐富,學生在一二年級中已學習了計算機基礎、C語言和數據結構等計算機課程。在實驗數據處理上,可以要求學生采用容易學習掌握的Excel、Origin、Matlab等軟件處理實驗數據和繪制實驗曲線。利用計算機輔助處理實驗數據可以大大提高實驗結果的精度,同時對數據進行曲線繪制并擬合,可以大大節省人工處理數據的時間,減少中間環節的錯誤,提高效率。而且學生通過學習采用計算機處理數據的方法,提高了自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實驗學習和研究的興趣。2.3電子化實驗報告討論個性化。大學物理實驗報告不僅要看記錄、數據處理和實驗結果,更要考察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創新能力,因此,對于實驗報告最后一個討論部分應特別重視。采用設置問題讓學生有目的的討論和學生對本次實驗過程中的操作自由討論。這樣不僅有效地避免學生的抄襲現象,還能夠彰顯學生的個性化。

3結語

電子化大學物理實驗報告代替傳統的大學物理實驗報告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實驗學習和研究的興趣。對他們后續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能夠熟練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和計算分析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電子化實驗報告的寫作模式對培養學生的科技寫作能力也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趙志剛,王廣秀.淺談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7(4):8-9.

[2]趙志剛,戴存禮,王廣秀.探析大學物理實驗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6(3):23-24.

[3]趙銀娟.微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體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3):140-142.

[4]解光勇,施為,屈光輝.面向學生能力培養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J].大學物理實驗,2012(2):106-108.

[5]溫建平.探析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新模式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J].科技咨詢導報,2007(26):233.

作者:趙志剛 曾倫武 王廣秀 單位:南京農業大學